<p>中国的白酒,香型众多,饮者各有喜爱。对于白酒的体验,多数人的感觉是辣喉,尤其对于初饮酱香型白酒,更是难以入口。对于能饮出香甜感觉的则是浓香、是酒鬼或酒神级别了!茅台酒,是酱香型的代表,原来也称国酒,家喻户晓。我本不会饮酒,并无概念酱香,偶于15年前一次旅游专列上,带团的香港客在餐车用餐时开启的飞天茅台,当时觉得整个车厢香味四溢,对这种感觉很微妙,久久不能忘怀。后来也缘于挚友的多次家晏款待,对酱香慢慢适应、喜爱。其实很多人对于酱香的感觉是觉得冲,闻着香、不好入口,喝后还打嗝,甚至觉得有股豆豉味。于是,在饮者中喜欢浓香的居多,自以为是孤独的酱香者。</p> <p>53度酱香型白酒,是酒分子与水分子最稳固的结合。很多人第一次喝酱香酒时会觉得有点辣,其实这不是辣,是酸度高带来的收敛感。</p> <p>对于初次品酱香酒的朋友,可以遵循“三三三”原则,慢慢适应,即品三口,饮三杯,喝三次。小杯细品三口,三口以后就适应酱香;小杯豪饮三杯,三杯以后就会觉得酒不错;酱香连喝三次,酱酒粉丝就可能诞生。</p> <p>在你第一次接触到酱香酒的时候,用小杯细细的品味三口,三口过后,口腔会初步适应酱香酒的独特风味物质。第一小口需快速入口,酱香虽爆不掩其味;第二小口需中速入口,酱香虽爆不掩其香;第三小杯需慢速入口,酱香虽爆不掩其格。</p> <p>品味三口过后豪饮三杯:会让你逐渐的适应酱酒的高酸和高酒精度。第一小杯需流过舌尖,酱酒盘旋入喉;第二小杯需平铺舌中,酱酒回味入喉;第三小杯需倒入舌根,酱酒一线入喉。</p> <p>连续喝过三次酱香酒之后,已经完全习惯了酱香酒独特的风味物质和高酸高酒精度,这样大多数朋友就会爱上酱香酒了。</p> <p>酱香酒的魅力,就在于刚开始喝时,可能有点不适应,但喝过几次后,再喝其它酒就会觉得没味了,只有觉得喝酱香酒才能找到那种味道和感觉。有酱粉调侃:喝三次就会适应,喝七次之后会形成口感依赖,喝二十一次之后就会上瘾,再也无法接受其它香型的白酒了!</p> <p>喝酱香酒,一定要用小酒杯,6杯为一两最为适宜,也即茅台杯。经研究,传统小酒杯正好能够铺满口腔,进一步打开你的味蕾,品位酱香酒的极致风味。</p> <p>酱香酒有排它性,一旦习惯了,就会觉得其它酒无味。真是:初饮不知其中味,再饮已是懂酒人。</p> <p>喝酒,随着年龄的增长,口感在不断变化。年轻时,多数人喜欢某小白等类型的网红酒,或者对香型并无概念,既经济又实惠,或者兑着红牛、雪碧喝,讲究喝的是氛围和痛快,或者感情深一口焖。步入中年,人生有了一定的阅历,就会喜欢上茅台了。喝酱香,每次在100ml以内最为适宜,此时能体味酱酒带来口感的微妙、回味。喝多了,就破坏这种感觉,既伤身又浪费。当年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是何等的豪迈,想想应该是自由工作者才能得如此放纵吧。对于饮酒,如果觉得抱着豪无保留或无思想负担,必醉无疑!凡大醉后,隔日必定痛骂自己。主张喝而不上瘾,只跟对的、懂的人喝或独酌,乐在其中。</p> <p>茅台太贵,不是一般人消费得起。做为工薪阶层的口粮,也有不少平民价的酱香,首推大牌直系,不买系列酒,个人应经济量力而行,最好每年屯些,存上三五年再喝,口感会更加醇厚。</p> <p>酒后,喝一碗粥最舒适,解酒养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