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徒(三)——儒意1219期楷书多宝塔碑结业作品展

儒意

<p>写给1219期《多宝塔碑》全体学员:</p><p><br></p><p> 为期两个多月的楷书《多宝塔碑》的学习已经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感谢在这80天中各位学员的陪伴和支持,也感恩遇到在座的每一位善良而又暖心的志同道合的朋友。</p><p><br></p><p> 这个冬天全国生了“一场病”,在这每一个不得外出的日子,是书法给了我们温暖,更带给了我们生活的色彩和愉悦。我们每一位书者都要感恩传统文化,感恩祖辈对于书法艺术不断的追求和传承,这才有了我们现今如此瑰丽又博大的书法世界。在业内,我们一直遵守着古圣先贤们所留下的教诲:“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烛”,故初学必以临古为先。但是“师古”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的“泥古”,在古法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变通,这才是一个书家在创作中所要达到的最好的状态,民国时期的书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所云“笔笔自家写法,亦笔笔自古人得来”便是这一道理。我们学书既要追求古人、与古为徒,又要懂得适时的汲古出新,为己所用。</p><p><br></p><p> 我们在课程的最后带领着同学们进行了扇面以及对联的创作,在这些创作的内容中同学们一定在颜真卿《多宝塔碑》的基础上又掺杂进了自己对于字帖的理解,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多宝塔》,而每一位书者手中所展现的《多宝塔》又是一个又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今天的这个作品展,就是要把大家心中的颜体的不同风貌展现出来,让这个历经一千多年的书体在如今这个时代再次焕发光彩。</p><p><br></p><p><br></p> <p>行于国中书作</p> <p>xiaohaitun 吴宇书作</p> <p>贺兰山书作</p> <p>刘宇航书作</p> <p>松涛林海书作</p> <p>卓思书作</p> <p>香山松书作</p> <p>丁莉书作</p> <p>郝丽萍书作</p> <p>喜马拉雅青藏高原书作</p> <p>X眼睛 杨淑贞书作</p> <p>浙江海鸥书作</p> <p>兔兔叶书作</p> <p>东太平人书作</p> <p>陈曦书作</p> <p>海员书作</p> <p>紫竹书作</p> <p>啸之书作</p> <p>春青艺通书作</p> <p>珊A 彭晓冬书作</p> <p>南方666 李昭书作</p> <p>燕草如碧丝书作</p> <p>Etta唐 吴媚娜书作</p> <p>大道星行书作</p> <p>心茹祉水书作</p> <p>肖岚书作</p> <p>龙虾书作</p> <p>女小草书作</p> <p>张玉明书作</p> <p>2丽琴书作</p> <p>陈凡书作</p> <p>含章1016书作</p> <p>木水书作</p> <p>微笑parsta书作</p> <p>戚永胜书作</p> <p>宁静淡然书作</p> <p>蓝奇奇呀书作</p> <p>王军书作</p> <p>郭碧洲书作</p> <p>满天星刘淑侦书作</p> <p>荣静书作</p> <p>汤玉龙书作</p> <p>蒙家玉书作</p> <p>闫梅玲书作</p> <p>吕小英书作</p> <p>武汉圆圆书作</p> <p>耕读传家书作</p> <p>奥利安书作</p> <p>周腊梅书作</p> <p>李云云朵朵书作</p> <p>马有才书作</p> <p>卧石听泉书作</p> <p>c三毛 王银忠书作</p> <p>风鹏书作</p> <p>芊芊纤墨书作</p> <p>淡墨余香书作</p> <p>墨韵生香书作</p> <p>五年级林诗涵书作</p> <p>王美杰书作</p> <p>易青书作</p> <p>晚秋小小书作</p> <p>嘉澍书作</p> <p>青花书作</p> <p>sun仰望天空 孙永刚书作</p> <p>风雨 李志生书作</p> <p>浅秋582书作</p> <p>国兵777书作</p> <p>國報猷壯书作</p> <p>心灵之旅书作</p> <p>  </p><p> 写在最后:</p><p> 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显得重复又无味,但是这又是一个浪漫的世界,所有全身心投入书写的过程都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对话。苏轼说:“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浪漫是吾师”,希望各位学员能够尽快从书法中寻回赤子之心,做一个天真烂漫的“花甲青年”亦或是“垂髫老者”。</p><p><br></p><p> 儒意期待着下次和你一起快乐得学习。❤❤❤❤</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