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情缘

普洱茶

<p> “书山勤为径,子鼠读当先”安幼寒假教师共读论三组分享。</p> <p>  相信每个人都有记忆中的第一件事。我记住的第一件事,是在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大姐冒雨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的搽过一里多泥泞的土路,到乡供销社的电影院看电影。当时上映的是1982年由邵氏兄弟影业(香港)有限公司出品的《少林寺》。</p><p> 细节已经记不清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感受:很多时候,都搞不清楚,有些事是真的发生过,还是想象到骗过了自己。在余华的《现实一种》自序中这样说:回忆无法还原过去的生活,只是偶尔提醒我们曾经拥有过什么?而是这样的提醒时常以篡改为荣,不过人们也需要偷梁换柱的回忆来满足内心的虚荣,使过去的人生变得丰富和饱满。</p> <p>  后来的日子,只要听闻放映队进村就早早搬着小板凳占地儿,从拉幕到散场、再到放映员“收摊儿”,直到恋恋不舍地被大人强拉回家。我很好奇!为什么那束白光里面装着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p><p> 保定上学期间,约上一两个好友看场电影算是极其浪漫和奢侈的事儿。而《红河谷》、《真实的谎言》、《红樱桃》这三部电影就是那个时期观看的,因为机会难得,所以记忆犹新。</p><p> 从此便喜欢上了电影。</p> <p>  《红河谷》那藏族浓郁的雪域气息令人心旷神怡,藏族部落图腾神秘的令我着迷。现在才逐渐意识到人类共同的图腾是不分肤色、国度和信仰的最崇高理想;</p> <p>  之所以对施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感兴趣,是因为做宣传的滑翔机在校园上空扔下的海报,在那个年代是很新鲜的一件事。这部电影创下中国首部票房过亿的引进大片纪录,让人一饱眼福,作为当代先锋引起一时轰动;</p> <p>  《红樱桃》里年幼的中国女孩楚楚后背上留下的是二战期间“法西斯印迹”,更是一个女孩一辈子洗刷不掉的耻辱。从那个时候起,内心对战争产生了无法克制的恐惧。</p><p> 自从安新县城有了影院,只要时间允许,我就不忍心错过每一部热门电影,不管是动画片、爱情片、伦理片、科幻片……醉心于暂时性地脱离现实,身心放松地在另一个世界关照自我的微妙。</p><p> 如果不太苛求视觉和听觉效果,我们只需手机注册会员,便可轻松找到各种片源。走进那束白光,在动与静、空间与时间,思考与激情、现实与幻像中超越自我精神私域,寻求一份和平与安宁。</p><p> 假期里,看一部好电影成了我的每日清单之一。《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最近看过的一部电影,和大家简单分享。</p> <p>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1956年5月27日出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导演、编剧。大家熟知的《海上钢琴师》就是出自于这位导演。</p> <p>  这部电影被誉为男生的“启蒙电影”,史诗级伦理片。本片以男主雷纳多,一个13岁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二战时期意大利一个平凡小镇关于美丽与丑陋的故事。</p> <p>  男孩儿的懵懂、幻想、单纯、善良与大人们妒忌、贪婪、虚伪、野蛮的本性对比,是对人性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解读。(简介不再赘述)</p> <p>  电影最后以人性至善来收尾。那些因嫉妒而党同伐异的女人们看到多年后重回小镇的玛莲娜,窃窃私语、上下打量,“玛莲娜有些胖了,眼角也长出了皱纹。”是的,她不再年轻漂亮,不再对她们有什么威胁,女人们终于有了站在同一高度的趾高气扬,变态扭曲、冷漠刻薄的心理瞬间得到了矫正。</p><p> 互道一声“早安”,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p><p> (影片中很多桥段,我想在中国电影里是不容出现的,大胆、荒诞却真实。)</p> <p>  不奢望看过一部电影就懂得了什么,读了一本书就记住了什么,在这里能暂且领略到不一样的人间烟火,感悟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就是最大的心满意足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