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三月是春暖花开的日子,三月是万物复苏的日子,三月更是植树的日子。3月12日,那是一个营造绿色环境,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日子——植树节。</h1> <h3><h1> 古代虽然没有植树节,但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却是古而有之。从先秦时期开始,就有关于植树的记载,南京最早的种树历史,也是从秦朝开始的。</h1><h1> 古人不但爱种树,还爱为种树写诗作赋,留下了一段段佳话。</h1><h1> 《礼记》说:“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说春天植树造林,是最大的道德行为。</h1></h3> <h1>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植树能让我们亲近自然、感受生命内涵、敬畏地球母亲。种一棵树,就是种一份对美好生活的期盼!</h1> <h1> 古代许多著名的诗人创作了许多有关植树的佳作:<br>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白居易<br> 奉乞桃树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杜甫<br> 后先人留下浓荫树,辈儿孙好乘凉。——邵同鸿<br>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白居易</h1> <h3></h3><h3></h3><h3></h3><h3></h3><h1> 树是自然界中人类最亲密的朋友,
<h1><h1> 它们是象征自然和生命的意象,<br> 是不朽与永恒的象征。<br> 种下一棵树,与雾霾和沙尘作别;<br> 播下希望的种子,</h1><h1> 收获的便是绿色未来。<br> 大地的卷轴已经展开!</h1></h1></h1><h3></h3><h3></h3><h3></h3> <h3></h3><h1>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推动了中国生态状况的改善。这个运动启动之前的1981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7.29亿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02.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2%。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森林面积已达到26.2亿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36.1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森林植被状况的改善,不仅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h1><h3></h3> <h3></h3><h3></h3><h3><h1> 树林能对生态系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造价千余万元、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h1>
</h3><h3></h3><h3></h3> <h1> 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面临严重水荒。森林的丧失更会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可达数亿。</h1> <h1> 同学们,我们要爱每一片绿叶,爱每一棵小草,受每一朵鲜花。保护环境,绿化校园,让绿色生命激活我们热爱的生活,做祖国美好的建设者。 我国是一个绿化面积比较低的国家,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绿色生命,爱护绿化,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校园栽上一棵小树,给花圃增添一朵鲜花,为草皮浇上一盆清水,我们应该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气,尽一点责任。</h1> <h1> 我希望同学们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我坚信,我们的校园将更加美丽,我们的城市也将更加美丽!我们祖国的明天也必将更加美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