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b>怀念母亲之(三)坚强篇</b></p><p> 古语有云: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母亲虽是一介女流,然而她的坚强品质却是我这七尺男儿身上所不具备的。听母亲的兄弟姐妹们说,母亲生性要强,自己想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小时候犯了错误,为了躲避父母的惩罚,她曾经在村庄外面古庙中的神像后一个人藏了两天两夜;为了玩耍,她挣脱了外婆的管制,爬上后院的杏树翻墙而过。因此,母亲得到了一个“死胆大”的绰号,谁也拿她没有办法。</p><p> 母亲十几岁嫁到我们家后,更是成了家里的顶梁柱。面对人丁稀少、缺乏劳力的状况,她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心要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母亲修水利、务庄稼、孝父母、养子女,做饭洗衣、纺线织布、割麦扬场,女人干的活在行,男人干的活出彩,是村子里公认的厉练人。长期的劳动经历使母亲养成了坚强的性格。</p><p>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业社时,整个国家贫穷落后,地里缺少化肥,只能靠土肥来上地。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把年什长的土炕打了粉碎做肥料。当时我家七八口人只有两个炕,一个被生产队强行打了。剩下一个炕全家人没办法睡,只有重新磐了一个炕。可是那时缺少柴火,新磐的土炕没有烧干就睡人。那时奶奶已经卧病在床,母亲心一横,拉着年幼的姐姐和出生不久的我睡到了湿炕上。让爷爷奶奶和哥哥睡在干炕上。一晚上,母亲把我和姐姐放在她的肚子上,而自己的身体却与潮湿的炕面紧密接触。母亲因此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全身关节严重变形,直至瘫痪在床,不能行走。</p><p> 眼看着我们家的顶梁柱就要倒塌了!幸运的是,在兰州工作的舅舅们成了救星。大舅想方设法从兰州军区医院弄到了一种专治风湿病的特效药,让小舅请了两个月假回来给母亲治病。听小舅说,他在给母亲治疗时,先把那种药膏抹到全身的关节上,然后用纱布缠上。过几天,药效发挥,关节部位就会发出来许多核桃大小的脓疱,再用针头把脓疱刺破,用针管把里面的脓液抽出来,最后再上药,让伤口愈合,这就算是一个疗程,大概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等伤口好了,再按照前面的程序继续重复,总共七个疗程四十九天。那是怎样的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啊!小舅说,他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给母亲治疗的。可是他那坚强的大姐,我那坚强的母亲,自始至终没有呻吟叫喊过一声!在她心里有一个坚强的信念:只要让她能好起来,不让年迈的父母失去媳妇,不让年幼的儿女失去娘亲,再大的痛苦自己都能忍受!在小舅的精心治疗下,母亲的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又恢复了往日的精神和活力!母亲常常对我们说,她这辈子已经是第二次活人,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舅舅们的救命之恩!</p><p> 母亲曾经给我讲过的一件事,令我刻骨铭心。她的一个儿子,也就是我的一个哥哥,在十岁那年不幸夭折,那是一个十分聪明孝顺的孩子。当时是三夏大忙时节,孩子们帮着大人们干活。我的哥哥干累了,就钻进了场上的麦垛中休息。可能是因为太累了睡着在里面。碾场的人不知道情况,开着拖拉机带着沉重的碌石从哥哥身上碾过。在那个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虽然经过抢救,却最终没能挽回哥哥那年幼的生命。这件事对母亲的打击非常大,好多年都郁郁寡欢,直至我出生,这种伤痛才慢慢淡化。等我懂事了,母亲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给我讲起这件压抑在她心底多年的伤心事。每每听到母亲说到动情之处,我虽看不到母亲脸上的表情,而我自己已经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我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地孝敬母亲,抚平她心头曾经的伤痛!前几年,一辈子风风火火、健步如飞的母亲突然得了脑萎缩,行动越来越迟缓,并伴随神经兮兮。我们带她去医院进行治疗的时候,我曾详细地询问过医生这种病的根源。医生说跟平时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以及曾经受过的某种打击有很大的关系。我仔细一想,这话的确有道理。母亲一生生活简朴,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一生性格要强,把悲痛压在心里,总是以坚强示人,最终对自己造成了精神和身体上的伤害,直至卧床不起、意识全失!</p><p> 去年七月份我们刚放暑假那天,母亲的病又一次突然加重。等我火急火燎赶回老家的时候,母亲已经半边身体不能动弹,无法吞咽,连医生都说没有救了。亲人们闻讯都从远处赶回来,准备母亲的后事。令人惊奇的是,母亲在昏迷了三天三夜之后,在我的呼唤声中,又一次睁开了双眼,尽管不会说话,却死死握住我的手不肯松开,开始艰难地吞咽着食物,又一次脱离了危险。我知道,母亲是舍不得离开她爱的和爱她的子女们,又一次用坚强的意念战胜了死神……</p><p> 这就是我一生坚强的母亲!如今,母亲终于耗尽了全部的精力,溘然长逝,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母亲那坚韧不拔的品质,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