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息县第十一小学用“歌声”在行动!

「周世伟」

<p>  一场疫情侵袭了全国,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到校上课,往年的此刻,老师们正在自己热爱的讲台上挥洒热情,谆谆教导,而在此刻,在灾难面前,我们第十一小学的教学有条不紊,离校不离教,我们在行动。</p><p>  音乐课是小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它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启迪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优良品格精神文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生动、活泼、有趣的音乐课堂吧!</p> <p>  同学们,每一个国家都有许多能代表国家形象好的、美的事物,例如:提起袋鼠,人们就想到了澳大利亚!</p> <p>提起白宫,人们会想到了美国。</p> <p>提起樱花,人们会想到日本。</p> <p>提起大熊猫,大家一定会想到中国。</p> <p>  是啊,最让我们感到自豪,说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就信心百倍的就是我们的《国歌》,一首简单的歌曲何以有着这么大的力量呢?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就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来共同探讨、欣赏它的美。</p><p>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看一看歌词,并大声的朗读一遍。</p> <p>  特殊时期音乐老师们只能用录制视频的方式让同学们学唱《国歌》,接下来,请同学跟着老师的提示一起学习吧。</p> <p>  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完整的演唱吧,加油,孩子们!</p><p><br></p><p><br></p><p>《国歌》创作背景:</p><p> 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当他读到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他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呻吟、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爱国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这是聂耳短暂一生中的最后一个作品。</p><p>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传唱开来。伴随着“一二·九”运动的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首革命歌曲甚至享誉海外,在全世界传播。</p><p><br></p>

同学

国歌

提起

歌词

我们

前进

小学生

老师

主题歌

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