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3月12日星期四19:30,许昌市教研室组织开展了“许昌市学科小学语文中心组12群网上联播培训(第2期)”,直面8500余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线上培训。 “聚焦文言,共‘课’时艰”。足可不出户,研能一线牵。在许昌市小学语文教研室的带领下,作为智库服务者的教研员在特殊时期的大胆尝试,突破地域限制,同全市小学语文老师们相约云端。</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三个话题</span></p><p><br></p> <p> 今天给大家培训的第一位主讲人是长葛市教研室教研员代超鹏,他讲授的主题为“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三个话题”。</p> <p> 代老师首先解读了小学文言文<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有什么</span>?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课文的编排是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文言文,安排的这些课文都是篇幅简短的故事性文本,这种形式有利于克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畏难心理,到了五六年级每册安排两篇,这些文本都是带有一定议论性,或者是思辨性的文本,向《少年中国说》《古人谈读书》等等,它的篇幅和理解难度也都随着年纪有所增加。了解教科书中文言文课文的编排情况,就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在教学某一篇文言文的时候,找准教学的起点。</p> <p> 接着介绍文言文<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教什么</span>?教到什么程度。代老师提到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确定问题,对于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的文言文教学,并没有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也给小学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扰,该如何准确的把握小学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呢?代老师采用了把书里教课书中出现的,所有文言文的课文进行整理,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把握教科书对小学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他提示老师们要意识到阅读教学有体系,习作教学有体系,识字写字、口语交际甚至书写提示,都有相对完整的体系。所以在教学某一知识点,或者能力训练点的时候,一定要通览全部12册的教科书,要去梳理有关知识点或者能力训练点的编排内容,明晰这一内容在教科书中的位置,以及在这一知识或者能力训练体系中的位置,才能做到在教学的时候有的放矢。</p> <p> 文言文教学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指向文言文的三个教学目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朗读背诵课文</span></p><p> 朗读,背诵课文,通过画红线的部分,可以看出文言文教学的第一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执行主编陈先云先生在培训中特意讲过:小学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而要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和背诵。但是要注意课后练习大多只是提到正确流利,并没有提到有感情,只有个别的篇目如《少年中国说》,提到了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所以可以读出节奏美。一般的文言文我们只需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就可以,老师不需要拔高要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理解课文大意</span></p><p> 那么什么叫理解课文的大意呢?怎么做才算理解了课文的大意呢?以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以前流行一个八字真经,叫做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但是这个八字真经呢,遭到了很多专家和老师的批评啊。把一篇非常富有情绪的文言文碎尸万段,学生就会失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代老师并也不赞成这样对文言文大卸八块,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说一说课文的大意就可以了,所以说小学文言文教学,是不需要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落实单元要素</span></p><p> 课堂上让学生谈理解,谈感受,谈体会啊,包括学表达,其主要目的是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比如《杨氏之子》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两小儿辩日》课后练习也是这样,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课后的练习指向非常的明显,由课后练习,我们就能比较准确的把握小学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小学文言文教学除了借助课文教学生识字时写字以外。语文要素很明确,也很简单,我们可以根据这几点结合课文实际制定出精准适切的教学目标。</p> <p> 第三个部分是关于<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怎么教</span>?代老师引用钱梦龙先生的《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里面的内容:文言文中的古代汉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母语,而不是一种外语。基于此,代老师认为文言文教学,也可以像现代文教学那样,以学生的自我探究和自我发现为主,也就是说凡是教师可以放手的地方,就尽量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理解,教师只需要在关键的地方做一点指导和点拨,就可以了,不要怕学生在朗读或者理解的时候出现问题,课堂上就是要暴露问题,问题暴露出来了,正好在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和点拨。</p> <p> 文言文学习方法的学习与指导,具体的方法代老师进行总结:</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自我探究,自我发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学习方法,注意运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3.调动经验,联系基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4.多读求熟,以熟求通</p><p> 他特别提醒老师们:教这些学习方法不是机械的教,不是贴标签式的教,而且要学生边学习,边运用。也就是说,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老师在课堂上要充分的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让学生真正经历这样一个思考运用和实践的一个过程。</p><p> 他举了个老师们正在亲身感受的例子:就像我们直播线上教学一样,不直播一次,就不懂得直播的辛苦。以前看的那些网红主播们,扭捏作态一番,就能赚那么多钱,心里还有些不满,但是经历实践过这个直播之后,就会突然觉得:经历和实践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正所谓没有亲身经历,很难感同身受。由于小学文言文难度不大,行文简洁,篇幅非常短小,还富有音韵美和节奏美,特别是适用于朗读,所以根据这个特点呢,我们要特别重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贯穿整个的学习过程,这个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p><p> 总之,老师一定不能越俎代庖,不能操之过急,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尝试着去读去揣摩去感受,体会一下朗读的节奏,学生之间相互给予启发。在等所有的学生都力有不及的时候,或者说大部分学生都茫然无措的时候,老师在进行范读点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观摩课《守株待兔》</span></p> <p> 第二位主讲人是长葛市第二小学的赵培贞老师。她给老师们带来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观摩课《守株待兔》。</p> <p> 课堂环节简单梳理如下:</p><p> 一、新旧知识衔接,回顾导入</p><p> 二、借助字音,读通课文。(自读、同桌读、男女生读)</p><p> 三、读懂课文,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并解决以下问题。</p><p> 四、讲述故事</p><p> 五、带着理解再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生读、师读、齐读)</p><p> 六、背诵(通过填空背诵、个别背、想象画面背诵、齐背)</p><p> 七、拓展阅读(南辕北辙)</p> <p> 其中对于耕字的学习,赵老师通过加一加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这个会意字,左边耒代表的是农具,右边的井代表的是农田,那这样呢,学生就特别形象的知道,拿着农具,在田地里劳动就是耕。</p><p> 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吕蔚屏老师提示大家:因为要写的字都曾经作为要认识的字学习过,所以,这里不必重新认识。什么时候出现“字理”,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有的老师滥用字理识字,让简单问题复杂化,也是不对的。三年级下册了,田字格还不能丢,指导虽然侧重于重点字,难点字,但是书写指导依旧很重要。不仅三年级需要如此,我们到五六年级,也不能忽略书写的指导。</p> <p> 赵老师的把学习安排还关联到了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模块,吕老师指出这正是大单元教学的一种形式,语文园地并非是等到教到语文园地时候再处理,而要在单元备课的时候,将部分内容,分解在恰当课文学习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赵培贞老师说课</span></p><p> 本单元寓言故事是第一次以单元为形式出现的。她指出了三年级下册学习语言的目标是读懂故事内容,即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通过具体问题的回答,检测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避免了要让学生高度概括力的这个要求,那么结合学习目标。赵老师最终确定了今天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两个课时,形成了每课时三个板块的教学设计。赵老师认为学习文言文呢,其实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教给方法。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最持久的动力,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则能够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p> <p> 东城区实验学校参与小语教学一线工作的老师们早早等待在钉钉直播培训群中,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便于随时记录下思想碰撞的遐思。会后积极交流培训思考和收获。</p><p> 曹楠老师感受最深的就是代老师所说的文言文是母语,而不是外语。这就要求我们讲课的时候尽量不要越俎代庖,其中四步学习法非常好。赵老师的课例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当然,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除了借鉴名师的先进做法,还需要更多关于生本的思考。</p><p> 张丽老师认为代老师从有什么、教什么、怎么教三个方面引导我们正确对待文言文的教学。尤其是最后分享的四个模块,很有实用价值。赵老师的这节课教学流程很清晰,以两个问题串联整个教学,以“读”作为引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任务明确、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随文识字处理得当,像耕字的图片演示,冀字的方法指导,让一直从事高年级教学的她很受益。</p><p> 崔哲楠老师觉得代老师的讲解语言风趣幽默。提出通过课后习题来了解文本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在对新教材还没有熟练运用之前,不应对学生拔高要求,按教材去处理即可。有时候往往因为依照所谓的“经验”,提出过多要求,反而给学生造成学习负担。他分享的小古文的授课流程,通俗易懂,可以在今后小古文的教学中进行实践。赵老师的课堂,随文识字,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寓言哲理,降低了难度。关联了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和《快乐读书吧》,体现单元教学的原则。</p> <p> 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从三年级开始出现了文言文,我们应该明白编者的意图,教材编排文言文是有意让学生认识这种独特的文章样式,是让学生从小接触传统文化,激活学生继续深入了解文言文的愿望,老师也把应该握编写意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的热爱,让孩子们传承中华文字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