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如果让你正读初中的孩子停止学业,现在就放到农村去干活,户口迁出,回来无望。你怎么看?</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那不是要他/她去死?!</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如果让你自己从此去乡下做农民呢?不是现在的新农村,是真正最艰苦的农村?</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不敢想象。</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可半个世纪前,我们的父母经历了这一切。十余年间,全国近两千万城里的初中高中生们被统一分派到农村,他们有个烙入时代的名字——“知青”。</span></h5>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为追忆这段往事,为随后相关举措做准备,应文友敖桂明先生之约,近日随同市区政协委员们前往湘东就知青议题做调研。留此美篇,纯为纪念。</span></p> <h5>疫情后期,久雨间隙的初春,田野焕发勃勃生机</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我们来到湘东区最偏远的广寒寨乡,这里正因地制宜打造“知青小镇”</h5> <h5>知青,即知识青年,是在上世纪中国文盲率较高的情况下对某一群体的称谓,广义上可以是任何受到初中以上教育的青年人。</h5><h5>知青运动,又称上山下乡运动,是在一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由国家组织的城市青年到农村定居与劳动的超大规模社会运动,亦是人类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运动造成的影响深刻而久远。</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知青运动可分为三个阶段:</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55-1968年是探索阶段,以宣传引导为主,未形成规模;</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布了上山下乡的“最高指示”,运动自此全面展开。数百万“老三届”(1966、1967、1968 届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几乎全部前往农村。之后十年,每年均有上百万知青下乡;</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78-1980年则是运动的结束期,知青基本全部返城。</span></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萍乡的知青运动自1964年起,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城镇知识青年和闲散居民上山下乡,落户务农。至1978年,共动员安置24550名城镇知青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h5> <h5>广寒寨“知青印象”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广寒寨垦殖场凤形山分场,通过对原有的知青点资源进行艺术改造,挖掘知青文化,主打怀旧、体验、研学和亲子概念,致力于打造集知青生活场景还原、知青主题餐饮民宿体验、知青文化实地教学和知青亲子拓展为一体的综合型文旅景点。</h5> <h5>知青博物馆与乡文化站相结合,目前初步建成,还在不断完善。</h5> <h5>“知青”一度是时代的禁忌,好在随着社会发展,已经脱敏。</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萍乡的知青运动也大体分三个阶段:</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64-1967年,当时属宜春地区代管的萍乡,3千余名知青绝大部分离开本土,安置到高安、上高、宜丰、靖安、铜鼓等地;</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68-1972年,全市8千多知青,主要采取成组插队落户、投靠亲友、回老家等办法予以安置,少数安置在市属国营垦殖场;</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73-1978年,全市9千多知青,主要采取按系统、单位与社、场、队挂钩集中安置的办法,建立知青点、知青队,大部分安置在萍乡市内。</span></h5> <h5>1973年10月10日,萍乡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凡是1973年9月1日前出生,年满17周岁、吃商品粮的本届初、高中毕业生和中途退学学生,一律动员上山下乡参加劳动锻炼;1968年以来应下未下的初、高中毕业生和中途退学学生,现在无正式职业的均应动员上山下乡;现有正式职业的,按中发[72]19、40、44号三个文件精神处理,年龄未满17周岁的暂缓动员。</h5> <h5><br></h5> <h5>广寒寨的历史沿革,上山下乡时期,共有2百余知青分3批来到这里。</h5> <h5>这个烧瓷的窑并非新建,而是上个世纪保留下来的真迹哦。</h5> <h5>几年的农村生活虽然知青想法各异,但正当年的小伙子大姑娘仍有一部分在下乡期间结成了革命伴侣。</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同行周志刚先生现场赋词:</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水龙呤 . 知青往事(秦观体)</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青春懵懂韶光,时逢跃进思投效。激情热血,请缨报国,慨慷离校。广阔农村,崭新天地,再贫农教。看林间田上,挥锄挥汗,出听令、餐听号。</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但教娇儿大少,为工分,茧磨成泡。拼来库满,拼来林密,赢来手巧。跪乳春晖,来鸿虽在,相思难了。待甘来、故地重归忆念,泪中含笑。</span></h5> <h5>一楼是知青馆,二楼是阅览室。</h5> <h5>疫情期间,戴口罩合影。</h5> <h5>广寒寨乡变化很大,田园景观、网红小街,生态文旅大有可为!</h5> <h5>离开广寒寨,我们来到五峰山,这里也正在推进山区特色文旅开发。</h5> <h5>新鲜蒸出的番薯酒,滚烫的温度,韵味悠长。</h5> <h5>周桂萍老总的农家特色项目开发搞得有声有色。</h5> <h5>不多见的方竹。</h5> <h5>孔雀开屏惹得大家争相拍照。</h5> <h5>春光正浓,沿途油菜花海俯拾即是。</h5> <h5>此行最后一站来到敖桂明先生位于桐田对面诗源的藏书阁,这里有丰富的知青书籍和文革藏品。</h5> <h5>各种形态、各种材质的毛主席雕像和藏书。</h5> <h5>几层楼的房子摆满了对应历史时期的珍贵留存。</h5> <h5>理想永远无法超越客观实际设定的界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时势下的一段真实历史,对于绝大部分当事人是悲剧,但对于当时的国家,这样的决策又是历史的必然。</h5> <h5>党的文献中有这样的描述: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去,了解社会,接触工农,在艰苦的环境中接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为建设农村和开发、振兴祖国不发达地区作出了贡献,一些人成长为各条战线上的领导骨干和业务骨干。但是,大批知识青年失去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成长的断层,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巨大困难。</h5><h5>这是客观评价。</h5> <h5>看似荒唐的闹剧,背后有一般人难以触摸的意义。决策带有多种目的,有核心的,有次要的,有些可以公开表述,有些则不可言说,甚至需要经过矫饰后再示于人。但不管如何,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国家终归是在越来越好。</h5> <h5>经历过的人,和后来出生的一代又一代人,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已经可以笑谈往事,毫无疑问是时代的进步。</h5> <h5>最后一张图,历史不容忘记。</h5> <h5>现在的青年爱说“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剧”,而在几十年前的青年看来,是“那些年我们拓过的荒地”“那些年我们建起的水库”。</h5><h5>现在的青年喜欢叨逼“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我们生活在现今这个有无限可能的时代里,衣食不愁,思想多元,有着花样的青春。但青春眼前的鲜花,来自往昔的峥嵘和蹉跎。</h5><h5>知青的影响是深远的,艰苦环境下磨炼出的意志受用终生。“为国奉献、艰苦奋斗、勇于担当、执着进取”的知青精神永不会过时。他们,才是真正的出走半生,归来仍少年!知青的青春,永不逝去!</h5><h5><br></h5><h5>借同行老知青刘才源先生现场赋诗做结:</h5><h5><b>广寒忆起知青路,</b></h5><h5><b>旧物在,红歌酷,</b></h5><h5><b>岁月蹉跎争与度。</b></h5><h5><b>砍樵耕作,破窗风露,</b></h5><h5><b>甜苦向谁诉?</b></h5><h5><br></h5><h5><b>如今皓首人及暮,</b></h5><h5><b>世事沉浮尽皆故。</b></h5><h5><b>福祸喜悲魂已铸。</b></h5><h5><b>史情能鉴,回眸一顾,</b></h5><h5><b>华夏朝晖处。</b></h5><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