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督促是为了“不督促”</p><p> ——家长如何有效督促孩子在家学习</p><p><br></p> <p> 督促孩子学习真是一件特别考验人的事情。同样作为家长,我很理解你们的艰难。你说的轻了,他吭吭哧哧,半天不动;你说的重了,他大吵大闹,摔碟子打碗。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更有必要好好探讨一下这个问题。</p><p>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时期,孩子们享受了前所未有的在家学习时间。作为家长,你也终于有机会可以长时间地看着孩子在校学习的大概情况。之所以说是大概,是因为目前这样的网络授课,和在校学习相比更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的情况。自觉、有规划的孩子既可以实现如在校学习一样的听课效果,又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安排。这样的学习安排,其实更容易达到理想化的学习境界,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大化。相反,对于没那么自觉、自律性不足的孩子,单纯靠他自己,那简直就是各种拖沓、各种散漫,不但可能连平常最基本的学习效果都达不到,而且还形成了一些懒惰消极的思想和习惯。</p><p> 今天,我跟大家探讨的属于“第二种的孩子”。第一种的孩子不用探讨,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听着羡慕一下就可以了。千万别以这些孩子为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娃,否则结果很可能只能是全家“鸡飞狗跳”,正面效果没有,反面效果反而被放大。</p><p> 当然,即使自己的孩子属于“第二种”,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绝大部分的孩子大概都是这样,你也不用过于担心。</p><p> 其实,大部分孩子这样的思想和行为之所以正常。一是因为在他们这个年纪大多数人真的还没有明白“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二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正是需要培养和完善“积极学习习惯”的时候。只有那些真正完成了这两点的孩子,才能成为你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当然,你的孩子也一定可以达到这样,但是这的需要你-孩子-老师三方力量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这三方的力量凝聚力越强、执行力越强,你的孩子称为“别人家的孩子”时间也就越早。</p><p> 所以,让我们放下“奢望”,面对现实,做好家长应做的督促与激励,和老师完美对接,通畅沟通,尽早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标,学会自我规划,加强执行力度,最终形成习惯,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p><p><br></p><p><br></p> <p>一、学习成就美好——与孩子常谈常新的话题</p><p> 作为孩子,在他们对于学习价值还不特别清晰的时候,的确是需要咱们家长来引导的。这种引导不是简单地责问“今天的作业完成了没有?”或“今天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等带有一定压迫气息的“质问”。而是先应就“我们为什么要认真学习”这个问题多和孩子进行探讨。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自我对于学习的认识通过探讨逐渐清晰,另一方面是结合社会阅历将自己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明确地表述给孩子。</p><p> 同时,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让孩子强烈地感受到你很重视他在学习上的发展,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帮助他在学习上有所提升。在交流中,探讨式的语气和和谐的氛围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这绝对有利于你们亲子关系的不断增进。</p><p> 当然,毕竟他还只是个孩子,道理他懂了,但行为可能还会反复。所以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们就应该尽量多和他就“学习的价值”进行探讨和交流。</p><p> 不过,记住:是探讨“学习的价值”,而非只问“学习成绩”,这绝对是两码事。</p><p> “学习的价值”指向是未来,它所激发起的动力来自于内心深处,而且一旦孩子真的明白了,那恭喜你,他很快就可以成为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了。但是,如果你们只探讨“成绩”,它的指向是过去和现在,更多意味着不足和压力,甚至还有屡次受挫后的“自卑和无力”。</p><p> 当然,探讨“学习的价值”和“学习成绩”并不冲突,两者是因果关系。“学习价值”为因,“学习成绩”为果。如果这两者的因果关系没有理清,往往会因为我们的舍本逐末,而导致我们的苦口婆心,往往不但没有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反而引发了亲子之间的冲突。</p> <p>二、惰性毁灭未来——帮助孩子在自律上不断提升</p><p> 从古到今,所以读书有成就的人,无不是“勤奋自律”之人。这就意味着,想要读书有成就,最大的难关就是“对抗惰性”。</p><p> 对于高中的孩子而言,对于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已经逐渐有了一定的认识。不过,因为他们学习的目标还不十分明确,优秀的行为习惯还没完全养成,所以就必须借助外力来帮助他们培养好习惯。在学校,这本身就是我们教师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我们也都极其重视,所以在学校我们利用一切机会努力培养孩子这点。不过,现在由于孩子长时间在家学习,我们跟他们隔着一个电脑屏幕,控制力不知道弱小了多少。所以,暂时而言,继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重任就顺理成章递交到了家长手里了。</p><p> 总体而言,如果孩子足够自觉,那你就比较省心,但也别过于放手。永远记住:他还只是个孩子。而当你的孩子自觉自律性没那么好时,就真的需要你根据孩子“在校学习和休息”来行使督促和提醒的作用了。说实话,这点还真的不容易,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抱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多学习和思考如何可以更好帮助孩子“对抗惰性”。</p><p> 1.结合最近的网络授课,让孩子列好每日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因为网络授课时,老师都会有相应的打卡和跟踪,所以家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休息”。引导和分配孩子做做家务,是一个很不错的休息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还可以有效减少孩子和手机亲密接触的时间,一举两得。</p><p> 2.多点留意孩子网络听课的状态,桌子不要出现其它非学习物品,精神状态要认真专注。现在的网络授课,我们几乎是没办法看到学生的,所以没办法判断孩子的上课状态,家长就得关注这点了。</p><p> 3.按照学校作息,引导孩子早睡早起,这里的关键点是“早睡”。不早睡,早起就是个“美好的想象”。不过,有了早睡,早起同样还是需要关注。</p><p> 这些当然很操心,但没办法,谁让他还只是个孩子?</p> <p>三、督促应为提醒——对于督促亲子应有共识</p><p> “督促”二字实际上常常不为人所喜,关键就在于“督”字。这个“督”字里有居高临下,有批评和指责,这样的情境,试问有几人会喜欢?</p><p> 所以说,对于孩子还不够自觉自律之处,帮助他改进和提升是必须要做的。不过,督促的时候方式和方法非常重要。一旦方法不对,即使你的用心有多么良苦,极可能都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还会激化亲子之间的矛盾。那么,怎么做既可以不激化矛盾,又可以促使孩子及时而积极地改进呢?</p><p> 1.事先做好约定,让孩子明确知道哪些行为你是肯定会批评和责令他们改正的,一般又会采用哪些方式来提醒。如果可以,建议你们之间可以商量一个“提醒行为级别表”。比如说,早上孩子如果没有准时起床,第一次你会怎么提醒,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会间隔多长时间,第二次你又会怎么提醒。依此类推,可以制定第三次及以上或孩子其它学习生活行为的“提醒级别表”。</p><p> 2.一旦因为孩子行为太过不当,你们发生了激烈冲突。之后一定要找个时间,和孩子好好就这件事情做个探讨。探讨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你行为背后的内在想法,这也是引导孩子反思和自我改进的机会。</p><p> 在此,我想特别提醒大家:当孩子的行为让你实在看不到眼里时,大声而激烈地提出你的看法,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只有孩子感受到你真实的情绪后,他才能深刻地明白你究竟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当然,你可以激烈地表达,但请务必“就事论事”,说完这件事就可以了,千万别“算总账式”地发泄情绪。</p><p> “督促孩子”这件事,其实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活,做的好事半功倍,反之极容易事倍功半。所以,多点学习一些好的方法,多点平心静气地和孩子沟通,都是提升“督促”效益非常好的方式。同时,“督促孩子”还是一个为人父母修炼的必修课。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非“一锤子买卖”。它需要你反复做、做反复,累日积月累之功,方得一点一滴之长进。</p><p> 最后,还是那句话:面对现实,用心修炼吧!</p> <p>教师简介:</p><p>费贞元,高中语文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名班主任,广东省中小学继续教育特聘专家,广东省百系列优秀德育教师,佛山市优秀班主任,顺德区名班主任,顺德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顺德区第七批骨干教师,顺德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生涯规划组组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