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杨柳堤 植树行动护家园--太极学区在行动中

陈晨

<p>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到了,在疫情特殊的状况下,太极学区全体师生一如既往的进行活动,只是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植树教育活动并做好宣传。</p><p> 首先让学生了解一下植树节的来历。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年仅只有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此外,他还在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p><p> </p><p>&nbsp;</p> <p>  其次,太极学区少先大队进行安排任务:三月的暖春温柔地洒下阳光,春天已经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今年的这个春天,虽然我们不能外出去植树,但是我们可以在家过一个不一样的植树节,希望把活动时的有趣的创意过程进行分享。</p><p>一、二、三年级:绘画:体现植树,小草等;有关植树歌谣短视频;四、五、六年级: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完成一张有关植树保护地球环境的手抄报;或者种植实践,在家里寻找一些可以自制花盆的容器,在容器里种上到处能找到的种子,自己种下去,并开始写观察日记。写一篇《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p><p>&nbsp;</p> <p>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展示对春天的美好向往!</p> <p>用自己的双手亲自种花种菜,体会植物成长的过程与快乐!</p> <p>孩子们体会种植的具体过程</p> <p>孩子们用自己的朴实语言表达对家园的爱护!</p> <p>  通过本次系列活动,使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同时也明白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但是植树节的意义不是在于每个人都要在植树节这天去种一棵树,而是通过植树节的又一次来临,使我们大家更加的关注绿化、环保的问题也在活动中收到良好的实践效果,提高了师生绿色环保理念,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此次活动是我们学区德育工作的新起点,也是将习近平总书记把“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贯彻下去。</p><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