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敬畏生命》项目化之音乐系列——欢乐的村寨、月下踏歌(一)

亮雪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盼望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盼望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风来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天的脚步近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欣欣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开了眼。</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朗润起来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涨起来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阳的脸红起来了。</p><p> ——朱自清《春》</p> <p>&nbsp; &nbsp; &nbsp;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让我们带上明媚的心情,在花开的季节,走进欢乐的山寨,感受藏家儿女的情怀,再去和撒尼族儿童一起欢歌、踏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年级</p><p>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民族音乐中最为绚丽的一枝花,藏族民歌《巴塘连北京》,请欣赏。</p> <p>  听完这首歌儿,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巴塘”在哪里?请同学们思考,“巴塘连北京”的含义是什么呢?</p> <p>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巴塘人民和祖国心连心,表达了藏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p><p> </p> <p>  请同学们在视频中,跟着老师一起用视唱与听唱的方法学唱这首歌。</p> <p>  同学们唱好这首歌曲的重点是,能用连贯的气息,轻松的颤音演唱《巴塘连北京》,抒发喜悦、自豪的心情,表达藏族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p><p> 在学唱歌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p><p> 1、跨小节的切分节奏:</p><p> 2、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p><p> 3、掌握前十六后八的节奏</p><p> 从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型中找到紧凑的音乐感觉,然后将节奏与歌词含义以及语感相结合,配合击掌动作准确演唱。</p><p> 4、咬字吐字及旋律的准确清晰性,还有连音线和圆滑线的正确表达。</p> <p>  《巴塘连北京》属于藏族歌舞形式中的弦子。</p> <p>  弦子,发源于四川巴塘,又叫“巴塘弦子”,藏语称“康谐”,是歌舞、圆圈舞的意思,又称“康巴人跳的舞”。我们通过视频来欣赏巴塘弦子舞,感受藏族人民热爱家乡,热爱北京的情感。</p> <p>  同学们,通过学唱《巴塘连北京》,你了解这首歌曲的特点了吗?</p><p> 这首歌曲的特点为:</p><p> 一、藏族歌舞类:巴塘弦子</p><p> 二、特有的演唱方法:“颤音”。</p><p> 我们初步了解了民族音乐形式中的藏族民歌特点,为我们进一步接触其他民族的音乐奠定了基础。</p><p> 接下来,我们师生一起来欣赏一首具有苗族彝族音调的管弦乐合奏曲《北京喜讯到边寨》。</p> <p>  《北京喜讯到边寨》,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合奏曲。</p><p> 乐曲曲调欢快热烈,描绘了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欣喜若狂地庆祝这伟大的胜利。作者郑路以切身的体会和满腔的热情创作了管乐合奏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后来与马洪业共同改编为管弦乐合奏曲。</p> <p>  管弦乐合奏曲《北京喜讯到边寨》,旋律热情奔放,音乐表现手段简朴:主题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曲调新颖,节奏明快,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舞蹈性的伴奏贯穿始终,使得欢乐的情绪表现得十分强烈和集中。</p><p> 让我们通过观赏管弦乐队的现场演奏,来感受这欢乐的歌舞场面吧!</p><p> 请同学们边聆听边分析:</p><p>1、乐曲有几个主题?</p><p>2、每个主题的主奏乐器是什么?</p><p>3、有怎样的画面感?</p> <p>  乐曲一共由七个段落组成:</p><p> 引子、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主题四、主题五、尾声  </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引子</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主题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主题二</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题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主题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主题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尾声</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年级</p><p> 同学们好!今天的音乐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民歌《转圆圈》。</p><p> 这是一首撒尼民歌,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及鲜明的民族特色。“撒尼”是云南部分地区彝族人的自称。 </p><p> 请听范唱。</p> <p>  目前处于变声期的同学,在学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嗓子,轻声唱,或者在心里默默学唱,会演奏乐曲的同学,也可以用乐器演奏《转圆圈》的旋律,来感受撒尼民歌的音乐特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少撒尼民歌中以“do”、“mi”、“sol”三音为重要组成音,独具特色。</p><p> 这首歌曲的旋律就是以这三个音为基础构成的,“la”音偶尔、短暂的出现只是起经过音的作用。“do”、“mi”、“sol”三个音互相连接组合形成连续的跳进,使音调具有活泼、跳动的特点,加上明快的节奏,音乐显得分外的生动、活跃,富有舞蹈韵律感。</p> <p>  在学唱《转圆圈》这首歌曲时,请同学们细心掌握下面两个知识点:</p><p>1、歌曲主要由哪三个音构成?</p><p>2、随《转圆圈》乐句的进行,边唱边律动,体验月下踏歌的意境。</p> <p>  “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跳月”是彝族常见的一种歌舞形式,每逢欢庆的节日,彝族青年男女就会聚集在月夜下,以“跳月”的形式欢歌竟舞寻找伴侣。</p><p> 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以热烈欢腾的情绪,表现了彝族人民在月下踏歌、欢庆节日的欢乐场面。彝族人民在月光下尽情欢歌,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p><p> 请同学们,在下面视频教学中感受民乐合奏《阿细跳月》的魅力吧!</p> <p>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周的音乐课,我们了解了苗族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及其风土人情,激发了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了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最后,让我们在《跳月歌》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同学们,再见!</p><p><br></p><p><br></p>

巴塘

同学

彝族

主题

首歌曲

藏族

合奏曲

音乐

边寨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