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前的数字“1”

华华

<h3>安阳市南漳涧小学 王华</h3> <h3> 早上一睁眼,看到微信里河南省教育厅发布“连续13天,河南疫情汇报为0增长”,我的心情就像这几天的天气一样,晴空万里,春意暖暖。终于要到第一个14天了,开学的脚步声已经在我耳边想起。起床后,轻唱着愉悦的小调,喝一杯暖茶,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一下子穿透内心,我顿感轻松。打开窗,东风是那么柔和,风里都有勃勃生机,都有暖暖的味道。<br>  一个上午干什么都是那么舒服,都是那么带劲。然而午后看到的一则消息,瞬间我心里乌云密布。“2020年3月11日12时40分,郑州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该病例是郑州市首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1”大大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是真的吗?我翻来覆去地看手机,希望这是谣言,可真真切切是官方网站发布的啊!这么说,开学真的要像歌曲里的“一切重头再来”吗?</h3> <h3>从那刻起,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各个贴吧……都开始对这个“1”进行评论,我那会也特别讨厌他,为什么自己要隐瞒呢?为什么不自觉隔离呢……随着一下午的阴郁,我开始对这个事件进行思考。<br>  首先,这个人瞒报触犯了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之规定,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想想他一个人瞒报,而且自认为没有事情,回到中国后没有自觉隔离,他等于自己带着满身的面粉在各个地方转,只要去过的地方都有很大可能留下病毒。那么在这些地方停留过,或者和他接触的人,很大可能地染上自己身上。再有这部分染上的人,再行走的地方,又会有更多的人染上……这个传播是无法想象的,因为他即使没有任何症状,只要携带就会传染。经过这近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个病毒带给社会的危害。所以,这个人一旦引起更多的人感染,就好比一颗炸弹爆炸一样。因此,在法律面前,我们不要抱侥幸心理,必须遵守。<br>  </h3> <h3>  其次,这个事例反映了当前疫情监控的不足。想想春节期间,即使你和娘家就是一墙之隔,你也别想回娘家。每天就是在家里,下楼买菜都是过了一关又一关,这个小范围就是整个城市,乃至整个中国当时的状况。可在疫情渐渐控制之时,我们的工作有了漏洞。钟南山院士一直强调,境外输入是下一个防控重点,尤其大城市,流动人口特别多。这个人3月1日出国,到3月7日抵达首都机场,我们看看接下来的一切防控:首都机场经测体温正常出航,乘坐机场大巴于10时30分到达北京西站;3月7日13时,经北京西站测体温正常,乘坐K267回到郑州,步行回家。3月8日,坐地铁上班时测体温正常,下班回家后未外出;3月10日8时,社区经大数据比对,发现其有境外居史,才将其送至集中隔离点,然后下午送至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3月11日确诊。看上面的数据,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测体温正常。无论他在哪个地方检测,一直送到医院确诊,都没有出现发热状况。这就是给他本人提供了侥幸的一个条件。另外,他一个多星期没有在家,难道社区的出入登记没有显示吗?由此,我想到安阳的每个社区管理,一个是朋友一家从海南回来,社区就给家里上了链条,说缺什么说话,有人给你们跑腿;另一个是我所在的社区,每次外出买个菜进出,社区疫情值班员都要看你的出入证。有一次,我差不多有一个星期没有下去,再下去时,管理员非要让我说清楚哪栋楼,哪个单元,哪户,直到旁边一个邻居证明我天天在家里没有出门才放行。此时我想,每天新闻上都在播放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什么样病例,难道仅靠一个体温正常就可以判定他没有问题吗?如果你都说我没有问题了,我为什么会去想自己有问题呢?如果大家都有武大那位自律性很强的学生的态度,就不需要那么多不能回家日夜值班的疫情防控人员了。再回到这个数字“1”身上,他如果在北京一下飞机,就开始在机场附近建立的隔离点隔离,等过了14天再返回,或者检测结果出来再定论,是不是接下来的一连串就不会发生了。也许这样很难,机场附近没有这样的设施,没有大型的隔离站,每天有很多来往的旅客……这些都不应该成为防疫的理由。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h3> <h3>  最后,数字“1”给我们每个人上了一节生命教育的课。他的外出可能是必须要去,去的国家正是疫情爆发的国家,因为爱护自己的生命,他回国了,而且瞒报了自己的境外居史。他爱护自己的生命是没有责任感的爱护,是自私的爱护。这样的爱护必然要受到社会的惩罚。同样,他的经历提醒我们每个人,当有过病例接触史,或者外出居史,不要担心,不要害怕,要敢于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最大的保护。你想,国家对于隔离人员、确诊病例的监护、检查、治疗是分文未取的,在这样的国家政策下,你还有什么好逃脱责任的?只有正确认识,才是爱护自己的生命。<br>  春暖花开前的数字“1”,我们不应该去抱怨,而更多的应该思考。面对疫情,我们该如何正确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我想答案不用我再说,此时只想说一句:“厉害了,我的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