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小打卡”,助力疫情期间的教师专业成长

美友27276962

<p>  庚子之年,立春之时,本是春光无限好的时节,我们身边却酣战不止——抗击新冠病毒,护我山河无恙,保我家国平安。</p><p> </p> <p>  我们是教师,这次战役,我们在后方,牵动着几十名学生,数十个家庭。</p><p>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对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培育祖国栋梁至关重要。</p> <p>  为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前为开学后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鉴于教师们居家办公、学生居家学习现状,学校教导处借助网络平台,在微信上开辟“小打卡”程序,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机会。</p><p> 延期开学期间,学校教师除了积极参与协作区的网络研讨外,纷纷在网络小打卡练起了基本功。</p> 教学计划篇 <p>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师们根据学情,纷纷设计教学计划,服务教学。尽管开学时间一拖再拖,但周计划不变,教学初衷不变,对开学的期待越强烈。</p> 教材解读篇 <p>  教材分析是教师备课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p><p> </p> 备课篇 <p>  备课作为教学活动的初始环节,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和前提。备课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实践活动的成败。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备课的重要意义之所在。</p> 课程标准篇 <p>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一个人是否善就看他受的教育如何,他受的教育如何又应看他的老师的水平如何。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学习国家课程标准,是重要途径之一。</p> <p>  精美的插图,工整的文字,认真的圈点,别有一番滋味。</p> <p>  老师们满满的“艺术细菌”。</p> <p>  教师们将此次假期作为充电的契机。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丰盈自己,服务学生。</p> 作业批改篇 <p>  如此详实的批改记录,字字是牵挂,句句凝情,都是汗水与心血的凝聚。</p> <p>  二年级的学生,并没有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老师每次布置生字作业,都会用语音对每个笔画进行详细的讲解,笔顺的占格也毫不马虎。</p><p> 正所谓: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对学生们最深沉的爱。孩子们工整规范的书写,也是对老师最好的回馈。</p> <p>  教师以身作则,亲自示范,为学生的居家学习尽可能的提供优质服务。</p> <p>  以上“作品展示”,只是冰山一角,我们不便将教师们的优秀、用心、认真和孜孜不倦一一展示。窥一斑而知全豹,老师们辛苦了!</p> <p>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p><p> 教会学生学习,教导学生爱国,让学生学习民族大义。疫情期间,我们的教师,学习,从未止步。</p> <p>  “大风起兮云飞扬”,身穿白衣的抗疫英雄,满含热泪的钟南山院士,鞠躬尽瘁的李兰娟院士……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奉献者们,是今天社会平安与发展的坚定守卫者,从耄耋老人到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年轻主力军,让我们感到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生在中国的自豪。</p> <p>  我们也会记得我们的老师在学生作业下长长的语音、文字的回复,那一张张在线提交的作业编辑的红红的对号、错号、笑脸、文字;我们会记得我们的老师为了这次延期开学升级手机装备、化身主播、解锁各项新技能;我们也会记得我们的老师在家长群里编辑的一个个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的长信息。这一切都是我们共同经历的不一样的课堂,也会成为我们从教生涯中永不会忘记的特殊时刻。</p> <p>  面朝大海,静待花开!</p><p> </p><p><br></p><p><br></p><p>图片:教导处 </p><p>文字:段友艳</p><p>审核:邴庆来</p><p><br></p>

教师

老师

学生

教学

备课

我们

开学

学习

打卡

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