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中学习 实践中转变

韩ll

<h3>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从同上一堂课中我们发现,清华附小的老师们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比如每到写字的时候,就要出示学生的坐姿口诀、握笔姿势口诀、以及写字提示。特别体现在中低段每一堂的语文课当中,每个老师每节课都去提醒学生按着要求去做,这种慢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小学高段就会形成习惯。学生每当写字的时候就会注意他的坐姿、写姿是否规范,写到每一个具体字的时候,就会看他的比例、占格、以及关键笔画笔顺。<br>  除了培养写字习惯以外,还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倾听能力。交流共学能力,最终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教育渗透着。</h3> <h3>坐姿口诀 ,握笔口诀</h3> <h3>每到写字的时候就提醒学生</h3> <h3>  每个年级每个班每到写字的时候就提供写字秘籍,让学生从观察字的结构、比例、关键笔画笔顺记住每个字。</h3> <h3>  还把许多生字变成朗朗上口的口诀,边读口诀边写字,使学生记得更牢靠。</h3> <h3>  古人曾经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清华附小的老师们,上课的教学模式把预学放在首要的位置,老师课前制定详细的预习单,学生通过扎实的预习,在课堂上进行预学成果展示、交流、反馈预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收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出主问题,然后围绕主问题去展开教学。清华附小的老师们对预学做的非常的扎实,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按一定的要求去预习,培养学生预学习惯和提高预学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h3> <h3>  语文预学小锦囊,给出了语文预习的顺序和方法,一到六年级都坚持这样做,形成了固定的预学模式和思考方向,使学生不迷茫会预学。</h3> <h3>《琥珀》一课中学生预学提出的问题</h3> <h3>《陶罐和铁罐》在课中提出的问题</h3> <h3>  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中,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按课文结构梳理,理清了思路,学生更清晰把我文章的脉络。</h3> <h3>  又如《琥珀》从题目、内容、写法归类问题,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拓宽了提问题的思路。</h3> <h3>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h3> <h3>老师对问题进行梳理分类</h3> <h3>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出更深层次问题</h3> <h3>  不仅提出问题,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h3> <h3>  对整单元学习提出问题,运用排除法逐个解决问题。</h3> <h3>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就是中国文化中值得骄傲的文化之一。汉字如同历史的见证,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再到后来的楷书,无疑是历史的瑰宝。</h3> <h3>  清华附小的语文课堂上,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每一节课当中,都会讲解一到两个关键字的演变过程,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准确理解字的意义,增加低年级学生识记的兴趣。</h3> <h3>  黑格尔说:“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至高无上的力量。”在教学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清华附小的课堂除了预学、提出问题等重要方法以外,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环节 ,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有些方法是持之以恒的渗透,学生慢慢掌握了这些方法,并且运用这些方法学会学习。</h3> <h3>  运用思维导图了解作者简介</h3> <h3>  借助思维导图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整体感知写作顺序和听故事的方法</h3> <h3>  借助表格进行事物之间的对比</h3> <h3>  采用编口诀的方法识字写字。</h3> <h3>利用表情贴体会心情的变化</h3> <h3>  活动有详细的要求,朗读方法指导。</h3> <h3>  图文并茂理解词语。</h3> <h3>  用填空形式,提取重要信息也是理解文章的好方法。</h3> <h3>  把三首古诗放到一起对比讲解不失为一种好方法。</h3> <h3>  老师教给学生理解写作特点和理解诗意的方法。</h3> <h3>  用表格评价讲故事,内容具体,参考价值大。</h3> <h3>  多种信息提取,可采用表格、文字与图形结合、图形等方法。</h3> <h3>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知识整合复习。</h3> <h3>  活动要求详细明确</h3> <h3>  数形结合,理解算理,形象直观。</h3> <h3>  方法之间进行对比,体现优劣。</h3> <h3>  课后小结与之前知识联系比较,迁移类推融会贯通。</h3> <h3>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由于疫情的困扰,让我们不能正常教学,但国家倡导“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校教,我们在给学生直播的同时,观看“同上一堂课”优质的教学资源。</h3> <h3>  听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学校要求教师在听课的时候不仅要记录好教学流程,更重要通过听课对自己的教学有所启示。</h3> <h3>  为了让学生更能有效地听好同一堂课,我们学校的授课内容走在同一课堂前面,老师先让学生预学,然后直播,学生再听同一堂课,又一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h3> <h3>  我们教师在听同一堂课的时候,关键学习每一个环节背后蕴藏的理念,好的教学方法,然后内化成自己的教学素养,再释放到自己的课堂中去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h3> <h3>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特殊时期,我们不仅注重教师的学习,更加关注教师的教研活动。组织教研活动能够促进教师之间业务的沟通,互相借鉴交流方法,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教学特色。</h3> <h3>  首先我们听了同一堂课后,在组内交流感受,教师们在组内畅所欲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从不同视角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相互交流中,思维的碰撞中收获甚多。</h3> <h3>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预学,怎样预学也是我们研讨的主要内容。组内教师研究预习单的内容,关键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学。</h3> <h3>  还要研讨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在讲课当中遇到的困惑以及怎样进行单元复习课的整合等等,上课教研模式基本采用:教师研讨、学生预学---教师直播---研讨困惑---听同上一堂课---交流感受---完善课堂。</h3> <h3> 老师们的语文课堂上已开始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汉字的意义。</h3> <h3>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想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我们学习清华附小的做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学,通过预习然后提出问题,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这样听课就有了针对性,。</h3> <h3>  四年级语文老师尝试让学生带着问题预学。通过预学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通过收集问题保留一些主问题进行共学交流。</h3> <h3>  四年级数学老师布置一些通动手操作的内容,学生在操作中探索规律。</h3> <h3>  一年级利用计数器理解每个数表示的意义</h3> <h3>  预学的详细内容</h3> <h3>  预学圈画关键词语</h3> <h3>  图文并茂仿写。</h3> <h3>  利用圈划功能批阅,语言、语音激励评价。</h3> <h3>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学习方法不是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基本教学方法,选择合适恰当的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到不同情景的教学当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就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h3>

预学

学生

问题

方法

老师

教学

一堂课

教师

写字

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