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959年新建文峪河水库后,由于改道,东社古镇交通中心尽失,政治中心转移,文化中心迁徙,区域中心闭塞,经济发展制约。但也正因为此,东社古镇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作为典型的古村落即传统村落,当之无愧。 </p> <p> 东社古镇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保留了比较完整的村落发展历程与村民活动痕迹,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截岔盆地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美学、旅游等价值。在传统村落快速消亡的今天,是急需保护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p> <p> 村落空间布局与形态是传统村落的“筋骨肉”。空间格局即村落山脉、河流、田园、道路、街巷、建筑等类型,大小、形状、属性、数目各异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空间格局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在看似无序的景观环境中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秩序或规律。</p> <p> 东社古镇的空间布局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地理条件、自然资源、风水理念、宗族意识、经济文化等。</p> <p> 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决定了古镇的区位、性质、规模和发展,影响、制约当地的规划和布局;水力丰富、土地肥沃的优势使其农业发达、磨房林立、商业繁荣,促进了古镇的发展;古镇曾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宗教中心的地位,使得其祭祀庙宇、商业服务、行政办公、教育医疗等公共建筑分布较广,种类齐全。</p> <p> 作为晋绥八分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活动场所,又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遗址和历史建筑;旧时的宗族制度又奠定了分片居住、公共活动和设施对称的“东一社”、“西一社”格局;古镇地形环境、海拔标高,所处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加之历来人多地少,筑就了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坐北朝南、高墙小院的集中式单坡、双坡顶瓦房居住建筑群;古镇的地形条件和建筑材料,形成了以土木、砖木、砖混结构为主的建筑类型;“依山面水、天人合一”的风水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古镇的选址、形成和演变。</p> <p> 一、村落的选址</p> <p>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p><p> 东社古镇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选址特征:</p> <p> 1、 山环水绕,盆地开阔 </p> <p> 东社古镇位于截岔地区,是交城山区最开阔平坦的盆地,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平均1公里,总面积7平方公里约1万亩地。这里群山环抱,北靠卧龙山(盘龙山)、瓜具铁梁,南对子夏山、高岭山,东有鏊子峁、武元关,西临龙门山(清代交城十景之一“西社龙门”)、瓜具铁山,连绵起伏,为村落构筑了天然屏障;文峪河主流(中西河)跃出龙门后和支流西冶河在此交汇,东西横穿盆地腹部后从武元城进入晋中盆地,忽南忽北,蜿蜒曲折,给截岔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和淤地泥沙,创造了肥沃的耕种用地,形成了良好的灌溉条件,给聚落提供了宜居的生存条件和环境。</p> <p> 境内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9.8℃,年极端最高气温38.6℃。冬春季以西北风为主,夏秋季以西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1.6米/秒,年极端最大风速为8级。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多年平均降雨量560毫米。无霜期165天,最大冻结深度700毫米。</p> <p> 民以食为天。层峦环拱的群山,阻挡了冬季寒流的侵袭,起伏围合的河流,送来了夏天作物的滋润,缓解了春季的干燥,使处于温带季风区的山间小盆地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降水适中,无霜期短,作物种类多,一年两熟,农业生产发达。同时,相对封闭的环境也使得这里的社会聚居形态比较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古人留下的俗语“龙门五社赛长安”一直流传至今。</p> <p>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造物主在提供给截岔地区人民必要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提供给他们必需的物质资源,如溪流、洞穴、森林、牧草、药材、动物、矿产等。这里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为绿色之肺,维护生态,“吞吐雨水”、“吞碳吐氧”也是各种野生动物生存与栖息的好地方;</p> <p><b style="font-size: 18px;"> </b>这里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含煤层较多,深层还有丰富的煤藏量,形成了山西西山煤田的“东社矿区”;这里石灰石资源丰富,水泥厂众多,是交城县重要的建材基地,还有铅、银、铁、镁、石膏、石英石等矿产;这里山上的许多乔灌植物是村民生活、生产的燃料,是救灾、救急、拦河筑坝、副业生产等的原料;这里拥有从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所有五个地质年代的地层出露,是珍贵的地质遗存,是真正的“吕梁古董”。</p> <p> 《交城县志》称:“东社,古代为祀水神坛,明清为截岔地区五社之一,因地在文峪河之东而得名”。</p> <p> 东社古镇便处于截岔盆地的中北部,山水相依,环境优美,是其区域的最佳位置。背靠卧龙山,面临文峪河和子夏山,坐北朝南,日照充足。耕地受文峪河灌溉润泽,平坦开阔,解放前是“交土”的产地,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过黄河”、“达长江”的田园。因为夏日得到太阳的温暖、夜晚受“合里”西北风侵袭,温差较大,使得这里的骏枣、核桃、苹果、梨、葡萄等瓜果香甜。历经世代的生息营作,使得东社逐渐成为一个格局完整、风韵独具的古村落。</p> <p> 农业生产是古代先民生活的第一要务。一个地区能否提供充足优质的土地资源,满足人民耕种所需,直接决定着这个地方是否适合定居和日后长久的发展,在本世纪以前,农业以及畜牧业自给自足显得尤为重要。</p> <p> 文峪河环绕东社古镇的南界,处于河流凸岸的位置使得泥沙堆积,扩大了村落的占地范围。但在古代,由于西冶河的泛滥、冲刷和切割,河床面积大且居无定所,使有限的耕地时增时减。为了生存发展,一代一代古镇人艰苦奋斗,淤地造田、拓展面积,从清代到现在,一方面扎(砌)“腰堰”、漫河滩、淤土地、筑稻田,另一方面,砌“鱼翅垛”、筑“五村堰”、打顺水大坝等,防御灾害。同时,开凿“西冶河古渠”、“五村渠”、盘山渠、深井等,完善维护,保证灌溉,形成了今天东社古镇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19条渠道,提高了耕地质量,保障了农作物的旱涝保收和粮食产量,铸就了东社古镇优质农耕聚落的特性。</p> <p> 2、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p> <p> 东社古镇位于山西省交城县西南部,距离县城26公里、省城太原市94公里,地处吕梁山东麓、文峪河上游,交城山区截岔盆地之中北部。</p> <p> 截岔盆地为晋中平川进入交城山区之门户,是晋中(太原)盆地与吕梁山的衔接部位。在文峪河水库建设以前,从东社古镇顺文峪河谷经武元城抵达文水县开栅镇出口,便可去到交城、文水、太原、榆次、平遥、祁县、太谷等地。同样从东社古镇出发顺中西川、西冶川便走进了峰峦重重的吕梁山脉。截岔地区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历来为军事战略重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便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战争故事、著名战役和红色遗迹,同时也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国家和各级领导干部。所以区位条件十分优越。</p> <p> 截岔盆地是中西川与西冶川、中西河与西冶河的交汇之处,历史上一直是交城山区的官道必经地、驿站所在地、晋商活动地。沿西冶川可达古交、娄烦、静乐、岚县、朔州、内蒙,顺中西川可抵方山、吴城、离石、碛口、陕北、宁夏等。解放后省道219线(简称古吴线,古交市至离石区吴城镇,全长114公里)、320线(简称祁方线,祁县经文水县城至方山县麻地会乡,全长146公里)在此交汇,是交通枢纽。而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古交至西社镇219省道、西社镇至文水县城320省道已升级为241国道,其为从内蒙古省会呼和浩特到广西北海的南北纵向道路,现已正式命名并设立标志。</p> <p> 从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到解放初期,武元城一直为水陆码头,集散着从关帝山顺流筏楫的木料,从这里走向晋中盆地及华北平原、关中和中原大地,经历了多少辉煌的历程。</p> <p> 水库修建以前,截岔盆地的交通枢纽便身处东社,官道经武元城到曲里,过文峪河进入古镇,经村中街、石坡儿到油糕铺处分岔,一条路经大岩头村进入西冶川,另一条路经沙沟村进入中西川。</p> <p> 地理区位的优势,交通枢纽的地位,加之水力资源的丰富,东社古镇便从乾隆十六年(1751)始建水磨房,终于在民国中期达到了鼎盛,成为吕梁山区和晋中盆地商家的粮食加工产业基地和货物中转、交易基地,形成粮市,双日赶集,并带动当地服务业的配套繁荣,最终成为商业重镇,由此改变和拓展了古镇的规模,促进和繁荣了古镇的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p> <p> (二)天人合一的风水影响</p> <p> 风水,主要是指古代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根据长期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及实际生活的体验,对各种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价。其中虽掺杂了许多玄学的成分和迷信的色彩,但它的实质不外乎是在选址方面作为准绳对地质、地貌、水文、日照、风向、气候、生态、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选择,以及所需要采取的相应规划设计的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p> <p> 一个居住地点的形成发展及兴衰,是由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所影响、决定的,自有其客观规律,并不是都纳入或符合“风水”的理想模式,即使符合了也不见得都能产生风水所谓的吉凶祸福的效果。但若剔除风水的玄虚迷信的糟粕,毕竟还可以发现其中合理有些甚至是科学的成分,如“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代哲学思想。中国的风水观念实际受到中国传统的儒、道、释宗教以及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综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在长期的城市和村落规划、建设中,有形无形、或多或少地影响、指导、规范着人们的生产、生活。</p> <p> 通过对东社村及截岔盆地自然环境的观察,我们发现古镇所在的地理形势或山水格局十分符合风水学中所说的“风水宝地”、“地灵人杰”,它的选址和发展,具有传统风水中“山环水抱、背山面水、负阴抱阳、明堂开阔、藏风聚气”的经典选址基本原则和格局。</p> <p> 东社古镇地处截岔盆地中北部,坐北朝南,有卧龙山(亦称盘龙山,狐爷山支脉)为依托之靠山,巍峨高耸,左右有堡子梁(青龙)、狐爷庙梁(白虎)及其外围护山,逶迤绵延,南面隔河对望为高岭山、子夏山(最高峰1701米)等案山、朝山,植被茂盛,群峦竞秀,层次丰富,正符合“朱雀翔舞”之势。东西两侧为水口山龙门峡和武元关,文峪河两个急促的“S”弯曲回肠,两岸高峻峥嵘,对峙关锁。这种山势围合的空间利于藏风纳气,保卫防御。</p> <p> 不难想象,群山环拱、内敛向心、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能阻御风沙特别是抵挡冬天从西北利亚吹来的寒风,又可迎纳朝阳之气,加之河流和水面的影响,阴阳和合,有利于形成冬暖夏凉的宜人生态小气候。如果按风水的说法,四面的山体避免了外界将场内的“气”吹散,使“气”得以汇聚。文峪河将东社古镇南侧、东侧、西侧三面包围,“气”遇水而止,不会流失,同时也为“气”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来源,此为“藏风聚气”。</p> <p> 清光绪八年版(1882)《交城县志》载:“盘龙山,在县西四十里东社村之北,山顶突起,一峰尖锐似笔,名笔峰峁。相传雍正十三年八月,大雨一夜,此峰陟起如脱颖,高十余丈,周百尺。嗣后东社一带连得科名,故人乐道之。”</p> <p> 县志上所称的盘龙山,当地俗称为卧龙山,即耸兀于东社古镇的北侧靠山即“来龙”或“主山”,亦称镇山,最高峰笔峰峁海拔1194米,村民叫作“峰峰峁”,与古镇东南侧最低处842米高差悬殊352米,与村落最高处871米相差323米。“来龙”又以分枝布叶,山势向左右延伸到青龙、白虎山,成左右肩膀环抱之势,构成屏障。东部“青龙、左臂”堡子梁,蜿蜒游动,西部“白虎、右臂”狐神庙梁,低头驯俯,护其左右,“左辅”、“右弼”之外侧还有护山,顿错有致。</p> <p> 历代村民将卧龙山也意象化,狐神庙梁为龙头,山上还有两只龙角,峰峰峁、堡子梁为龙身,梁东侧有龙尾沟,远远望去“卧龙”、“盘龙“也很形象。巧合的是,东社古镇原来的道路从龙尾沟起始,经村中街、石坡儿到油糕铺,弯曲绵延,“龙头”也汇合归并到狐神庙梁底,故村民也将村中街称为“卧龙街”。</p> <p> 风水理论认为,“吉地不可无水”。支流西冶河位于东社西界,和主流中西河在截岔盆地汇合后成为文峪河,蜿蜒屈曲流经古镇南界和东界,以风水之“水支”论此,文峪河潆古镇三面,形成了聚结的“干水成垣”和“金城环抱”之势,自然属于风水佳位。</p> <p> 水乃万物之源,水为农业之本。水力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东社古镇带来了诸多利益。生产方面:文峪河滋润着这里肥沃的土地,先人开辟五村渠和西冶河古渠,将中西河水和西冶河水引入古镇,使得灌渠成网,粮食丰产(亩产量很高),普种小麦甚至水稻,旱涝保收,蔬菜茂盛,瓜果瓢香,用少量的耕地养活了祖祖辈辈大量的村民。如2012年东社村人口1454人,耕地面积541.33亩,人均248.20平方米(0.37亩)。加之舟楫、筏运、磨房、养殖、交通之便,故文峪河流域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先周即有“注水润田”的传说,再追溯到前,古镇是范家庄旧石器遗址、武元城新石器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生活方面:村中水井皆与河水相通,均为浅井,水位2-3米,人畜取水十分方便,水量不减,至今仍在使用。村边围绕的门前渠、还有村民洗衣的泉泉水,至今流淌不息,从未枯竭。生态方面:丰富的水资源,润泽、葱郁了盆地边山的树木植被,保持水土,提供燃料,调节了小气候,形成良好生态循环,使生命在此延续,自然也变成了一块吉祥福地了。</p> <p> 至于风水所言,水忌直来直去,讲究蜿蜒回旋,喜环弯、喜归聚、喜明净、喜平和,村落基址最好选择在河流凸岸,一说就明白。</p> <p> 由现代水文地理可知,河流由于地球自转的偏向力的作用,加之河床岩性差异与地表起伏等原因,即使原为平直的河道,最后也会形成河曲。如河水东流,往往向南淘成河曲,北岸凸而南岸凹,由于河水的流速不均匀,水流挟带泥沙在河曲凸岸堆积成滩,形成缓坡,土地面积越来越大,即风水上说的“明堂”宽阔,而“明堂”正是古代村落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反映了古人对以农立国、必赖土地的重视。</p> <p> 而在凹岸河流比较湍急,则不断淘蚀挖深,导致坍岸,面积越来越小。不言而喻,选址在河曲凸岸、即水环抱三面的岸上,远比选在凹岸、即河流反弓的一侧如塔上村、阳湾村等有利。相对来说,西冶河直来直去,在建造“五村堰”之前,横冲直撞,土地屡为河水所啮niè,历来是东社古镇的防御洪涝之重点。</p> <p> 《管子·乘马》载:“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这种原则不仅适合于城市的选择,也同样适用于村落。古镇的民居、庙宇、商铺,都选择在卧龙山脚下地势较高的地方,无河流洪水冲刷之忧,同时无论是村庄还是田园都有相应的坡度,排水方便,也无涝灾产生之患。</p> <p> 这样山清水秀的风水之地,颇有山水宜人的江南景色。元朝时有一个和尚叫小仓月,他写的一道诗叫《文谷道中》七绝,描绘了截岔地区的风光景致。</p><p> 星河空翠扑人衣,</p><p> 细路东风却水西。</p><p> 青嶂马蹄三峡晓,</p><p> 淡烟花木子归啼。</p><p><br></p> <p> 二、村落整体形态的演变</p> <p> 东社何时建村,无考。根据目前从玄中寺碑碣和灵塔上查找到的资料,古镇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元以前,到明代已初具规模。可以肯定的是,东社古镇的村落基址和它的村名一样,成百上千年都没有变化。</p> <p> 玄中寺重修于元至顺三年(1332)的《唐石壁禅寺甘露义坛碑》上刻有“助缘人隆门东社冯子实、王得显、王才显、王才卿、李挥”等,这些家族的后裔已无影踪,并未衍续至今,直到明朝后期张氏、解氏、郝氏家族的迁入,才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特别是张家尤其人丁兴旺。但在玄中寺东碑房的元代三通碑上刻着的下寺“东社佛堂院”,作为现关帝庙的前身,历史最悠久,代代传承了下来。</p> <p> 作为截岔地区风水最佳的村落基址(即风水中的“穴”),东社村址应该是最早的居民点,位于主山盘龙山正中山脚的城隍庙巷掌端张宝珠院、楼儿巷掌端的张甲戌院一线,应该是最初的定居之处,因此它成为聚落生长的起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向南侧和东西两侧(关帝庙沟和狐神庙沟)方向发展演变。现存于贾杰院和张甲戌院的石砌窑洞推断是村内遗存最早的建筑。</p> <p> 古代,截岔盆地为一峡谷,文峪河流量很大,河面宽阔,盆间河谷多为河床,土地极少,这从东社村村落及耕地大部分覆土不足1米,底下全为砂砾石可知,而且砾石层很深。早期先民的居住建筑只得分布在卧龙山脚下的高处,即今天的村中街以北,规模较小,关帝庙矗立于最高处。当时的村中街只是村落外侧的官道(驿道)即现在所言的过境公路,同时古镇亦为驿站。</p> <p> 历史上,任何物质文明的出现,都与其根植的社会基础与经济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东社古镇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p> <p> 明初规定民间每里须设“里社”,百户立社坛,定期举行社祭仪式,沙沟寺娘娘庙估计便是截岔十八村的“社庙”,尽管解放后屡次变迁,但“十八村庙会”一直延续至今。明中叶以后至清代,特别是清中叶以后,由于人口的增加,组织的松散,宗族的分化,社庙由中心向各村分散,开始出现“村村有社庙”、“一村数庙”的现象。</p> <p> 据1985年拆除东观音堂时村民反映,殿顶中心脊瓦上标示始建或重修年代为明正德年间(1506-1521),那么西观音堂也估计也在明代后期建设。槐树底老槐树,交城县确定为古树名木,树龄570年,如果按此计算的话,这颗国槐的栽植年代应该在明代中期正统年间(1436-1449)。从东社分为东一社、西一社,祭祀的庙堂分为东观音堂、西观音堂、东庑殿、西庑殿、东戏台、西戏台各成系统的情况分析,古镇在明末清初已形成了一定的聚落规模。这些公共建筑均布置在驿道两侧形成重要的节点,为村中街轴线地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p> <p> 进入清朝后,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不断拓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水磨房开始创建,带动了本地粮食加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如前所述,乾隆十六年(1751)东社始建水磨房,到清末已在村外河滩建设了和盛磨、大兴磨、永丰磨、三义磨、丰盛磨五座磨房,它们像五颗宝珠,用一条“天河”(磨房渠)串了起来。从旧存的契约中可以看到嘉庆十一年(1806)的铺面租赁协议,“张凌枢向解步瀛租赁房屋一间,言定每年出房钱五千文”,同治七年(1868)、光绪二年(1876)的契约中分别出现了“广顺当”、“思义当”的当铺字号。</p> <p> 在资本萌芽、商业初始、经济起步的基础上,古镇陆续配套孝文庙(狐神庙)、药王庙、河神庙、解先祠、东庑殿、西庑殿等公共建筑,贯穿古镇东西的商业街(村中街)基本形成,商业服务建筑兴起和改造,居住建筑也向其两侧靠拢。“东社镇”三个大字竖立在村东的砖砌掩壁上,印在了太原府的地图上。</p> <p> 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手工业兴起,洋货进入市场,物资流通加速,晋商活动昌盛。民国中期,优越的区位,充沛的水源,磨房的林立,晋商资本的投入,使东社迅速崛起为粮食种植、水磨加工、粮油市场的区域中心,升级为平川和山区物资中转、集散、交易之地,逢双日赶集,物阜民熙,成为名符其实的重镇,获得了“小北京”之美誉。</p> <p> 在此期间,从东头观音堂到西头旧戏台再到石坡顶骆驼铺的村中街上,店铺鳞次栉比,两侧拥有大小店铺商号、作坊60余家,有五大支柱粮店,有配套的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等,有警察所、税务所、银行、当铺等。浓重的商业气氛对于城中街的形成及其演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商业的繁荣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口涌入东社古镇投资买卖、购房经商、做工谋生,长此以往定居人数逐渐增多,过去作为驿道(过境公路)的城中街两侧被商业服务业建筑及其设施围合包裹成群带,新建、改造、加密,连坡度较大的石坡儿街两侧都充满了商铺作坊,古镇规模迅速向外扩张,而且村落的拓展是沿商业街开放式的布局,这是商业性村镇的共性特点。 </p> <p> 与此同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古镇的各项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防治西冶河水患的五村堰便在此期间砌筑完成,使成百上千年的梦想成真,保证了古镇耕地的长治久安。居住建筑逐渐向平地发展,公共建筑不断完善,交城二高小在关帝庙处新建,天主堂在镇中心矗立,形成了东社古镇的基本格局。建设量的加大促使古镇有了瓦场沟的成形和名称,别据老人们回忆,本地称为“楼儿”的二层房屋就有十几、二十幢。</p> <p> 据《交城县志》(1994版)记载:民国二十二年(1933),东社古镇属第三区,有村民145户,约700人左右,建成区面积约5.2万平方米(75亩)。</p> <p> 1938年初至1941年,日军轰炸、扫荡东社古镇,村落遭到摧残,房屋及公共建筑毁坏严重。城隍庙、东头戏台、聚祥永当铺院和许多民房被炸毁、烧光,商业重镇从此凋敝,一蹶不振。1941年底古镇沦为敌占区,拆毁东庑殿、孝文庙、河神庙、西观音堂等,砍除村边枣树、核桃树等,修堡墙、挖沟壕、建炮台,将古镇封锁起来。由于战争的破坏,到1949年时人口733人,停滞原数,未有发展,村庄形态和规模没有变化。 </p> <p> 解放后,东社古镇作为交城县三区、东社乡、交城县周平公社、钢铁公社、东社公社的驻地,50年代底在石坡底新建了戏台,建设了东社粮站,改造关帝庙为东社完小、东观音堂为东社中学,配套了卫生所等医疗用房。文峪河水库修建,从根本上扭转了古镇的性质、地位和格局,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交通等中心不在,村入口由东南(水口)被迫迁移至南侧,东社变得相当闭塞,交通格局也发生变化。</p> <p> 60年代初新建了上、下磨房,扩建东社中学。70年代初完成了1000多米顺水大坝的建设,开发了稻田,成为鱼米之乡,同时新建修配厂等村办企业。80年代新建了东社小学。90年代新建东社文峪河卧虹桥,解决了古镇出入交通问题,建材工业区在村南发展起来。公共活动中心在原来东头井台、西头旧戏场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戏台院龙山文化活动广场等。 </p> <p> 解放后政通人和,生活安定,人口增长,特别是1959年文峪河水库移民迁入后,东社古镇人口1960年突破1000人;然后逐年繁衍增长,2000年达到最高的1661人,其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控制和城镇化的加速、人口的流动,到2012年,人口递减为1454人。</p> <p>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能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1979年、1985年、1998年、2008年古镇集中进行了四次大的村民住房建设,扩展了村落建设用地,面积剧增到2012年的14.52公顷即217.75亩,比解放初期净增了1.8倍。</p> <p> 实际上,从门前渠的几次外移可看出古镇村落建成区轮廓和形态的变化。现在从空中鸟瞰,古镇就像一艘整装待发欲向东行的“航空母舰”。</p> <p> 村落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村民趋利避害,逐渐适应各种环境的选择过程,它的发展受到人与自然各方面因素的影响。</p> <p> 东社古镇形态的演变经历了自由布局、快速发展、居住需求这三个阶段。明清及以前,自由布局以习俗信仰为主,以遵循环境条件为先,枕山、环水、面屏,聚族而居;清末和民国期间,受商贸流通、粮食集散的经济支撑,村落建设迎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对自然认识、抗灾害能力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村落对自然神力的崇拜信仰开始有所减弱;解放后,随着体制的改革,经济的发展,村落建设已较少考虑风水因素,趋势以便于生活为优先条件,或见缝插针、或沿道路、或摊大饼,房屋呈军营状排列,整齐紧凑,内部形态、功能也趋于均质化。</p> <p> 东社古镇历来受人多地少和农耕经济的制约,故村落形态始终是集中式的,而且建筑密度较大;受商贸文化和经济水平的影响,村落形态是开放式的,没有形成封闭的城堡或村寨;受张、解、郝三个大族的斗争协作、兴衰演替,并未建立起家族势力的单一统治,宗教和民俗文化多元融合,庙宇众多;受到传统文化和战争动乱的影响,富商大儒院落围墙高筑,防御设施如甬楼出现。在较长的时间内,东社古镇形成了政儒商民比邻而居的集中居住空间,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设施齐全,社会和各项事业持续进步和发展。</p> <p> 二、村落格局</p> <p> 村落格局主要分为总体布局、空间肌理、街巷格局和公共空间四部分。</p> <p> (一)总体布局</p><p> 1、东社古镇</p> <p> 东社村枕山、环水、面屏的优越地理条件,行政区划平面呈“龟”形,形成了所谓的“金龟探水势”,符合华夏文化意义的人居环境理念。</p> <p> 古镇北部卧龙山属砂页岩剥蚀侵蚀中山区,南部面对子夏山石灰岩穹窿高中山区,村落和土地就坐落在两山间的盆地宽谷一、二级阶地上,耕地属河谷浅色草甸土,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坡度在1-2%之间,比较平坦。</p> <p> 古镇2012年底人口1454人,总面积324.84万平方米(4872.6亩),其中山地占72.61%,盆间谷地27.39%。村落建设用地197665平方米,折296.5亩,占总面积的6.08%,造就的建、构筑物89870平方米。</p> <p> 东社村各项用地与盆间地的关系如下表:</p> <p> 由上表可知,在盆间谷地中,建设用地约占1/4,非建设用地占3/4;耕地(包括农业、苗圃、果业、综合用地等即上楞地)占40.56%,河滩裸地26.14%,居住用地11.28%,水域用地10.65%,工业用地5.90%。</p> <p> 在耕地中,农业用地占18.65%,苗圃用地14.38%,已非常接近,近平分秋色,农业种植的地位正在逐年下降,种植结构也有较大改变,白皮松苗圃基地正在形成。</p> <p> 古镇非建设用地分类见下表:</p> <p> 由表可知,非建设用地中,山体用地占据绝对地位,其次为河滩裸地、农业用地、苗圃用地等。</p> <p> 古镇建设用地分类统计如下表:</p> <p> 由表可知,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占据前三位,其它用地所占比例较小。</p> <p> 古镇各类建、构筑物分类统计见下表:</p> <p> 由上可知,居住建筑为56.5%,占据总面积的半壁江山,其中住宅83%,附属建、构筑物17%;其次为大棚占22.13%,此项中构筑物占据绝大多数,仅有很少的管理用房;第三为工业建、构筑物,占12.40%。</p> <p> 2、古镇村落</p><p> 村落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即村庄或居民点。村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p> <p> 东社古镇村落位于卧龙山脚下,如前所述,村庄平面形状为“船”形,从高空俯瞰,像一艘朝向东方即将出港的巨轮。东社历来人多地少,故村落呈团聚型,东西长1070米,南北平均宽123.3米,最宽处238米,建成区面积145163平方米(217.75亩),建、构筑物面积57034平方米,周长2414米。它用地十分紧凑和集中,村落建筑密度(建筑基底面积占总用地的比例)35.25%,容积率(建筑面积占总用地的比例)0.39。</p> <p> 古镇村落建设各项用地分类比例和建筑分类组成见表。</p> <p> 从上表可知,村落居住用地和道路交通用地占90.33%,居住建筑面积占89.03%,东社已由民国时的商业性古镇变为现在单纯的居住村落,配套较少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p> <p>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村人将古镇从平面上分为东头、西头、石坡儿上三个片区,其即为传统村落的组成和精华部分。后来又陆续新建了庙底、梨树底和东社中学等片区,均在原村落边缘的“摊大饼”式外延、扩展和改造。这些片区集中成聚落,并无明确严格的区分界限。</p> <p> 据统计,古镇村落内传统建筑用地面积为52230平方米,占村庄聚落总面积145163平方米的36%,占居住用地100385平方米的52%;传统建、构筑物面积为20548.5平方米,占村庄聚落总建筑面积57034平方米的36.03%,占居住建筑物面积50779.5平方米的40.4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