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颐和园 • 九九第九天

猫影丽人

<p><br></p><p> 庚子的寒冬数九天儿 今儿算是最后一天了 在疫情持续全球发酵的当口 壮着胆子选择散步的方式送冬迎春 心中还真是忐忑 因为今年的头两个月就没踏进过公园的门儿 颐和园里会是什么样呢… </p><p><br></p> <p><br></p><p> 看看 大自然的色彩把庚子除夕到今天这五十来天聚集的恐惧和郁闷打成了碎块 春的脚步悄无声息地就这样来了…</p> <p><br></p><p> 花儿还没开 仅有的碧桃花蕾和暖阳中的几朵迎春被我照下 也算是送给那些在黑暗中走了的亮们…&nbsp;</p> <p><br></p><p> 看得出来是什么吗?</p> <p><br></p><p> 凤头䴙䴘 体型优雅的潜水高手(俗称浪花儿) 刚才那张是它在水中游曳嬉戏呢…</p> <p><br></p><p> 来张全景</p> <p><br></p><p> 如梦如幻的色彩构成春天的一幅图画</p> <p><br></p><p> 记得有一句“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用在此倒很合时宜… 就用手机和相机记录一下疫情中的颐和园吧…</p> <p><br></p><p> 细看这位一动不动的独自赏春人 是摘了口罩的 估计是太憋得慌… 这要是在人多一点的地方 指定不行啊</p> <p><br></p><p> 执勤的 跑步的——共存</p> <p><br></p><p> 远眺西堤</p> <p><br></p><p> 晒太阳</p> <p><br></p><p> 玉带桥</p> <p><br></p><p> 优雅的红配绿 她照她的 我拍我的…</p> <p><br></p><p> 陪奶奶遛弯儿</p> <p><br></p><p>妈妈带着姐妹俩</p> <p><br></p><p> 玉河斋 很羡慕他敢不戴口罩呢…</p> <p><br></p><p> 游人 坐成了对联…</p> <p><br></p><p> 隔岸远观玉河斋</p> <p><br></p><p> 孝顺的儿子推着老爸</p> <p><br></p><p> 透过豳风桥看佛香阁</p> <p><br></p><p> 手机拍一张</p> <p><br></p><p> 走下豳风桥的游人</p> <p><br></p><p> 遛腿儿带遛娃</p> <p><br></p><p> 不想回家的孙女和奶奶</p> <p><br></p><p> 不忘自拍…</p> <p><br></p><p> 看看自拍的效果</p> <p><br></p><p> 玉带桥头 游人不少</p> <p><br></p><p> 一对儿</p> <p><br></p><p> 大把的时间看手机</p> <p><br></p><p> 隔亭远眺西堤上的镜桥</p> <p><br></p><p> 享受太极</p> <p><br></p><p> 一格一人晒太阳</p> <p><br></p><p> 远眺澄鲜堂——百度介绍“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澄鲜堂是乾隆皇帝泛舟玉河往来玉泉山途中驻休码头之一 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现在看到的是2003年重建的。”</p> <p><br></p><p> 耕织图景区水域</p> <p><br></p><p> “宅”着的新清晏号</p> <p><br></p><p> 画儿一样的豳风桥</p> <p><br></p><p> 恋人的距离</p> <p><br></p><p> 疫情挡不住打鸟人 瞧这一排排大炮</p> <p><br></p><p> 真佩服他们 全副武装 等光线 等鸟儿来 一等就是一下午啊 都是不怕蚊虫叮咬的钢铁战士…</p> <p><br></p><p> 夕阳映衬下的玉泉宝塔</p> <p><br></p><p> 最后一抹余晖</p> <p><br></p><p> 没敢往人多的地方去 仅在西堤和耕织图景区小转 居然步数过万 ? 超过了前15天宅在家里偶尔买菜的步数总和… 唉 再不走走 真觉得都不会走路了……</p> <p><br></p><p> 今天的疫情数据 北京新增6例</p> <p><br></p><p> 最后分享拙字一幅:“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p> <p><br></p><p> 四季轮回 这个春天很快就会过去 愿我们心中的那个春天快快到来…</p> <p><br></p><p>附:全球实时更新疫情图</p> <p><br></p><p> 手机留影做个纪念吧。 说实话 怎么也没想到这辈子能遇上这样的日子… 盼着疫苗早些问世 盼着老天爷保佑大家都平平安安…</p> <p>照片拍摄时间:2020-3-11</p><p>地点:北京颐和园</p><p>编辑整理:2020-3-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