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亚写意花鸟(圆光20幅)

李德亚国画

<p>艺术家风采</p><p><br></p><p>&nbsp; &nbsp; &nbsp; 李德亚,号南山馆主,1964年生于淮南,祖籍山东。自幼酷爱绘画艺术,数十年来笔耕不辍,对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等大家潜心研习,花鸟画题材广泛,取法传统,笔墨清逸,线条流畅,格调清新高雅。同时注重对书法的训练,融书法于绘画,逐渐形成了或清新自然,或纵姿豪放的画风。作品多次在全国及省市展出并多次获奖,曾有多幅作品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及各类报刊上发表,其作品被多家企业和省内外收藏爱好者收藏,淮南电视台对其做过专题报道。</p><p><br></p><p><b>现为:</b></p><p><br></p><p>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p><p><br></p><p>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p><p><br></p><p>淮南市美术家协会理事</p><p><br></p><p>淮南画院特聘画家</p><p><br></p><p>淮南书画院院士</p><p><br></p><p>淮南政协书画院画家</p><p><br></p><p>&nbsp; &nbsp; &nbsp; &nbsp;在中国绘画史上,涌现出许多以画花鸟画而流传千古的画家,以工笔形态为主的花鸟画在唐代宫廷的完全成熟到宋代的崔白,李篙和崔悫,明代的徐渭,清初的朱聋等诸大家都是画花鸟画的高手。各个时期的大师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画花鸟的经验和范式,更是树立了难以逾越的艺术标杆。</p><p><br></p><p><br></p><p>&nbsp; &nbsp; &nbsp; &nbsp;几十年来,李德亚老师一边作画一边理论研究,师自然而不拒绝传统,且在花鸟画的研习上融入了中西画法,点燃之间,画面沉厚且生机盎然,神采流动,其作品格调高雅,笔墨灵动,追求以书入画,画中有诗,讲究题跋和文气,注重意境,观之一种诗意的平和抵达人们心灵的深处,上溯宋元,下追明清,因此更加注重对书法上的训练,遍历广观,然后方知着笔去处。</p><p><br></p><p>&nbsp; &nbsp; &nbsp; 牡丹,雍容华贵,独领春色冠群芳,走进李德亚老师笔下的牡丹,热情奔放,似在和煦的春风里吸吮着天地之气,畅汗淋漓,极具感染力,观其画面,构图饱满,干净利落,远近得宜,通篇和谐,会让人感到春风扑面,风动飘香,给人以清秀美感和厚重的笔墨神韵,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甚是让人大有难分花香与墨香的味道,陶然于胸。</p><p><br></p> <h3>       李德亚老师直取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诸家。用笔刚中带柔,以层次多变的水墨铺之,干净利落,抒怀畅意。且不拘泥于所师之造化原状,画面质朴,了无俗气,气韵灵动,正因为他对线条的把控能力很高,故他的花鸟画总会给人留下一种别具一格的审美和清新语境。</h3></br><h3>      “技近乎道,道者,事物之规律”,于从艺者来说,如果没有高难度的技巧做依托又何足论道呢?孔子云:“从心所欲不逾矩”,一方面阐述了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另一方面又强调了没有规律不成方圆的创作前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李德亚老师静思其理,加之感悟,以无法为有法,不妨且看其笔下的兰花,立叶刚毅坚挺,垂叶柔美翩跹,承露生机滋润,恍若酒后的流浪,有说有笑,有种晴时的烂漫自然,风来的风骨毕露,皆在其画笔下展现得淋漓精致。</h3></br> <h3>      每个艺术家作品的感染力,源自于艺术家内心丰富情感的表达,而李德亚老师的作品将个人情怀与大自然的唯美尚韵相结合,在他的笔下,那花香扑鼻的山涧,江边的翠竹,岭上的紫藤,似乎都是他笔下喷涌的山泉,仿佛真的让人听见鸟啼,看见花开,在色彩的层层叠加下,不失精致的描绘并呈现了极致的艺术效果。</h3></br> <h3>       生活还须几多遐思,对于艺术,李德亚老师有着自觉的艺术追求。</h3></br><h3>       中国艺术向来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对间接经验的吸取,而行路正是体验感受再沉淀的过程,对于李德亚老师而言,书画艺事,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追求,而是蕴藏着他的胸怀,是坚持,是憧憬,是一切美好的象征。</h3></br><h3>     最后,最真诚的祝愿李德亚老师在豪放泼彩的解衣盘礴与有控制的精工笔墨的互补上,在真放与精微的结合上,开阔出更广阔的天地,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h3></br><h3><strong>更多欣赏</strong></h3></br> <p class="ql-block">制作:李德亚书画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抖音:李德亚国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