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度重阳――四户小学三年级四组传统节日重阳节活动一览表

姸姸

<p>泱泱中华,礼义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九月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p><p><br></p><p><br></p> 重阳节习俗 <p>九月九日为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最重要的是孝老爱亲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p> 赏菊 品菊花酒 吃重阳糕 <p>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p><p>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 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p><p>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 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p><p>有诗描述重阳糕的制作:</p><p>蔡云:</p><p>篝火鸣机夜作忙,</p><p>织工一饮登高酒,</p><p>依然风雨古重阳,</p><p>蒸出枣糕满店香。</p><p>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p> 登高  晒秋 孝老爱亲 <p>孝顺父母、敬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一个孝老爱亲的家庭,是最温暖的家庭;一个孝老爱亲的社会,是和谐发展的社会;一个孝老爱亲的民族,是昌盛不衰的民族。</p> <p>孝老爱亲弘扬美德,从宝宝做起,从现在做起,用行动传播美德,用爱心温暖社会,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幸福安康!</p>

花糕

重阳

重阳节

孝老爱亲

登高

传统节日

菊花

夹上

老爱亲

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