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接触过的孩子成百上千,有的温文尔雅,眼中有远方;有的纯朴善良,心中有他人;有的活泼机灵,带有几分狡黠。我更喜欢孩子身上有几分书卷气,盖过势利圆滑,越过苍白时尚。</p><p> 在我看来,读书是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正是读书的直接体现和立体转化。现代著名文化学者、国学大师熊十力说他读《儒林外史》会使他全身冒汗,他说他发现许多丑恶的东西还在他自己生命的深层次起作用。读到这种境界,谁能说没有收获?</p><p> 更有甚者,简直读到了骨髓。文物研究专家王冶秋十四遍读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他说第一次读,会笑得肚子疼,接着鄙弃其人,之后鄙弃化为同情,同情上升为深思,再读之,阿Q会向自己扑来,再推移到后来,才慢慢觉得是一个镜头,也许是灵魂深处的报警器。读到如此的深入地步,已不再停留在受众之层面,而是跃入再创造的佳境。</p><p> 相对于他们,我们尤其是孩子们的阅读,往往是浅尝辄止,满足于一孔之见,很少深入挖掘其内涵,摄取有用的心灵营养。</p><p> 那么,书该怎么读呢?</p> <p> 关于读书,被誉为美国文明之父的爱默生说,要力求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他强调的是独立思考,要透过书中文字的表层信息,直视其里,方才会真正有所收获和启迪。有的名著年轻时读过,需要反复读,用半生的阅历去读,用睿智和从容去读,去读出人生况味,读出真知灼见,读出前世今生,扩展和丰富人生之旅。</p><p> 在出版物像蝴蝶一样漫天飞舞的今天,要遇到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还真是不易。走出很远,回头遥望,经典作品仿佛是那梦中的故乡,永生不能忘。</p> <p> 读书也不必苛求,大可随缘。我读书并不拘泥于某一类书,往往碰到什么就读什么。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读书要如蜜蜂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正宗的蜜来。我比较喜欢林语堂的作品尤其是散文,一翻读起来,很快便会那种语淡意深的风格所吸引,便一读再读。有时也读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觉得那是海水的蔚蓝与深邃,会跳进心里,行走在时空隧道的最顶端。</p><p> 也读《史记》,司马迁的笔触犀利得像一把解剖刀,从社会发展的脊背开始剔骨,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体犹如一粒渺小的微尘随风飘过。他的叙事方式和珍珠般的语言,我只能望其项背。</p> <p> 读书就是给我们安上一双在历史和人生中发现美的眼睛。北欧最早的现实主义作家女诗人索德格朗言辞十分恳切,她说,人啊,别积聚使你沦为乞丐的财富;给自己的孩子一点人类眼睛从未见过的美吧,给自己的孩子以推开真理之门的力量。</p><p> 是啊,只有把书读到了心里,读到了灵魂深处,我们才会点亮探索知识和真理的灯塔,也才会有古人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书读透了读破了,无论前方是绿草如茵还是荆棘遍布,都会归途如虹。</p><p> 听说,巴黎人走路时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有卢浮宫;北京人能侃,因为他们身旁有故宫。</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