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前汉演义(以下简称演义)》以较大篇幅记述到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公元前200-168年);我之前是在《古文观止》里读过他写的两篇精彩的政论文章——《过秦论》和《治安策》,《过秦论》主要是分析需要借鉴的“秦之过”,《治安策》则是针对汉文帝面临的多种社会危机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补救措施。这些策论对于被人称道的“文景之治”和以后朝代的治国安邦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毛主席曾称赞《治安策》是“西汉第一雄文”。本文不是要赏析贾谊的宏论,而是想简述一下贾谊命运的起伏,及其引发的思考。</p> <p> 《 演义》 介绍说:贾谊十八岁已成了一方名士,“文帝乃召谊为博士”“每有政议,诸老先生未能详陈,一经谊逐条解决,偏能尽合人意,都下遂盛称谊才。”仅仅过了一年时间,贾谊便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因为赞赏他的治国方略,并照议施行,文帝又准备升任贾谊为公卿,这下子引起了偏丞相周勃、太尉灌婴等人的妒忌,他们常到文帝座前诋毁贾谊,文帝为众议所迫,改了主意,竟外放贾谊去给长沙王当太傅。贾谊自然心中郁闷,加上长沙潮湿,水土不服,身体受到影响。</p><p> 三年后,文帝又派人把贾谊召回,两人虽有彻夜的长谈,文帝还发出“我久不见贾生,还道是彼不及我,今日方知我不及彼了。”的感慨,但随后还是让贾谊去给梁王当太傅。贾谊没得到内用,满腔抑郁,无处发挥,便纵论时政得失,也就是留给后人的名篇《治安策》。</p> <p> 文帝十一年,与贾谊相契甚深的梁怀王坠马而死,不得志的贾谊更加心灰意懒,郁郁寡欢,一年后,便英年早逝,年仅33岁。</p><p> 贾谊的人生轨迹,正应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句话——因聪慧博学、出类拔萃,他一度得到破格重用,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而遭人嫉恨,终不得志,抑郁而死;命运如此起起落落,不免令人唏嘘。</p><p> 如何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确实有些难度。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的后面,紧跟着的一句是“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那么就无解了吗?我这里仅说点儿持“中庸之道”的俗话:一是从外部环境上讲,主政者应该注意营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氛围,首先让自己的属下能够平等地参与竞争,在此基础上,出以公心,选贤用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时需要拿出勇气,甚至力排众议才行;再有就是要尽量创造一些机会和空间,前进的路上不要只是一根独木桥;另外,注意培植大家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做到心胸豁达,不嫉贤妒能,自觉地把劲儿用在工作上,懂得努力形成合力,才可能创造出业绩来。</p><p> 为了不致像贾谊那样命运起伏多舛,我们在面对“羡慕嫉妒恨”的“推论”时,尽量采取低调做人,诚恳待人,乐于助人的态度;不炫耀、不浮夸,别人能做的事,自己尽量避让,注意制造出一个宽松的软环境,说直白一点儿,不要招恨。</p><p> 退休多年,自然讲的多是些过了时的无知妄说,就此打住。 </p><p> 2020年3月11日</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