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春节都是中华人民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可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伴随春节脚步闯进了中华大地。 <div>经历过抗击非典考验的李凤华主任,田凯队长,肖磊副主任根据各岗位迅速布置院前工作防控,统一学习新冠肺炎防治相关知识,穿脱防护服演练等相关工作。<br>李凤华主任做出详细部署:鉴于科室人员抗击新冠群情高涨,人人志愿冲锋一线,值此危急时刻,更应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党员冲锋在前,哪里有急难险重的任务,哪里就能看到党员舍身为我,争当先锋的身影,领导更应一马当先。<br></div> 大年二十九,一年一度的茶话会变成了防控培训会,动员会。 全面检查车内物资配备情况 1.车队队长田凯配合李凤华主任负责新冠病例转运专项小组,负责所有疫情相关工作。院前急救部全体人员立即实行应急2221模式:每日2次汇总相关症状患者数据;每日2次检查相关防护物资使用及库存情况,做好后勤供给有效保障,每日2次检查车辆及医疗设备消毒落实情况,确保院感万无一失;每日学习1次新冠防治知识点,知己知彼百战百胜。<br>2.肖磊副主任负责常规急救工作,新型冠状肺炎知识点网络培训与演练以及传达各级主管部门对疫情工作的指示。<br>3.调度人员做好接警的各项登记工作,同时对于咨询相关医学问题要做到“解答问题要专业,情绪疏导如亲人”。<br>4.新冠病例转运专项工作组,全面负责确诊及疑似病例的转运工作。强化新冠知识培训,规范无菌操作流程、运转安全高效。<br>5.各急救小组通过集中管理、分区待命、专门流程洗消,开展确诊,疑似及常规急救转运相关工作。全体人员全天候待命,坚守岗位,确保专项转运,常规急救、临时保障、集中转运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br>自此,拉开了抗击疫情的序幕。。。 “我请战! ””我上专项转运小组!“我们院前急救部的全体人员在第一时间就写了请战书,全天候24小时开着手机,时刻准备着执行任务,特别是六名共产党员一直要求奔赴一线,但我们院领导从全局考虑一直没有给我们机会,就在前两天我们科室两名90后高腾和陈庆忠同志又再次要求去武汉,他们说十几年前的“非典”我们正好上学是国家的保护对象,而现在正是需要我们来保护家园的时刻,我们一定要冲锋在前,他们再次写了请战书并按上了红手印。<br>抗击全国疫情,又要考虑到120工作的特殊性,很多同事把家属送回了老家,有的更是自己租房子住,他们延长婚期,全身心的投入到分不清是敌我的特殊工作环境当中。这群朝气蓬勃的急救人,比明星更闪耀!每次接到疑似病人,他们不敢回家,不敢接触同事,只能待在车里,饿了就吃泡面,渴了喝瓶装水,等待十几个小时的排查结果,真的很让人心疼。 调度的工作从接到报警电话开始,白天,黑夜,日日年年周而复始 按照科室统一部署对每天工作量的统计汇总 每天院前急救的工作都是从调度室传来接警的声音开始的。有报警的,有咨询的,有骚扰的。。。但每一次的电话声都有可能伴随着一次拯救生命的过程,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疫情发生后,咨询电话突然暴增,更多的是对于发热,咽部不适等与新冠肺炎相关的一些咨询,多年的经验让我们的调度员明显感到电话那边的紧张与恐慌。<br>初二的晚上,梁水镇一位男士报警,说孩子是从武汉上学回来的,从听到武汉封城后,就总觉得自己得了新冠肺炎,不停地量体温,测到的体温不高,就怀疑体温表不准,非要让救护车去接,她知道后,就让这位感觉自己有病的孩子接电话,不厌其烦耐心询问,分析,讲 解,并告诉他一些自我观察的小知识和相关防护流程,足足半个小时对方的恐慌心理才彻底消除。调度员看似简单的一个岗位,却要求掌握的知识全面,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如亲人般的疏导,才能把握好急救的第一道防线。 夜色中,白衣卫士,勇往直前! 狭小的车内空间就是战场,严密防护,守护健康防线 疫情期间,看似普通的急救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小秘密”,急救小组的工作时刻面临着考验,验证着医护的胆识。其中一位脑瘤术后的患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天夜间凌晨 2:00我们接到一个电话,来电者称患者是位昨天刚从外地出院的脑瘤术后患者,因吞咽困难,已15、6小时未进饮食,详细询问相关情况后,我们就紧急出车了。看到病人后,患者极度消瘦、意识模糊、被动体位不能言语,还时有咳嗽,出乎我们意料,家属拿出住院资料及出院记录时,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脑瘤术后、弥漫大B淋巴瘤、艾滋病、肺部感染......”我们心里咯噔一下,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家属忙说肺部感染不重,已经在外院排除新冠肺炎了,我们去传染病医院吧。看的出家属也很紧张,可能觉得患者病重且复杂,对我们存有歉意吧。我们一边安抚家属,一边给患者测体温、血糖、血压,并告诉家属转运注意事项。患者无法配合、人手不够、电梯狭小,种种问题,最后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一一克服了。在这个特殊时期,交通管制、通行车辆明显减少,120是行动不便患者来院就医的最后一条途径也保障着聊城几十万人民的生命安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坚定信念,抗疫必胜!</h3> “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务人员就值得敬佩”,朋友圈里刷屏的这句话,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写照。 <br>疫情初始,手术室王琦 李堃志愿加入了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 成为院前急救转运核酸转阴病人的一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将两次咽拭子+核酸检测的阴性病人做好相应的防护后转移到隔离病房,24小时待命,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是避免疑似病人和普通病人及医护人员交叉感染的重要举措。<br>年轻的战士满怀着对抗击非典前辈们的崇敬之情:非典时,是你们无私奉献守护住了健康的防线,今天让我们年轻一辈迈出坚定的步伐奔向抗疫的一线!转运时的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大爷,被我们年轻的护士搀扶着上后问道:小伙子你今年多大了?今年24了,老大爷说:还是个孩子呀,和我孙子一样大的孩子呀,你们做这个工作害怕吗?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是的,简单的话语是在告诉患者,我们值得信赖!也是在告诉自己,我是一名白衣战士!老大爷下车时,说了无数感激的话语,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话:“我年纪大了做不了太多了,我一定好好配合隔离,为自己也为社会负责,有你们这些无私奉献的医务人员,又在我们伟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可以战胜这场疾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出征冠县,转运确诊病例!</h3> 2020.2.6日的聊城大雪纷飞,高速封闭,眼前雪白的世界在新冠病毒肆虐的中华大地上更显得满目萧条。今天冠县的一例确诊病例,在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下,确定由我们院前急救部负责具体转运工作。<br>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科里这些80后90后年轻的驾驶员战友们,他们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当年非典的洗礼,高涨的抗疫热情掩盖不了他们年轻的经历,更挡不住可能面临的感染风险。城际道路被大雪覆盖,行驶的安全更为重要,在接到通知那一刻,28年党龄的退役军人车队队长田凯已经转身穿上了防护服,淡淡的说到:我们是党员,我们是领导,还是转运专项小组成员,使命使然,责无旁贷。 <br>上午10点出发,常日里通往冠县不到一小时的路程更显得漫长,新冠患者病情发展的不确定性更给转运的过程带来了一丝凝重。成功完成使命:快速,安全的送达发热病房让患者早一分钟得到有效救治。李凤华主任和田凯队长在各项消毒完毕后返回科室已经下午2点多了,他们草草吃了方便面,整理完相关转运记录,距离五点夜班接班还差一个小时,李凤华主任又把实战的转运经历形成文字性的流程记录,转运的注意要点以及到达发热门诊脱防护服的注意事项整理完毕后,即刻与夜班的急救小组进入案例分析阶段,千叮咛万嘱咐:安全安全,防护防护。。。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路前行,风雪无阻,院前急救人一直在路上</h3> 每天的院前急救工作还在有序的进行着,任何伟大的事业从来都是从简单的小事中一点一点的汇聚起来的,只有把小事做好,把当下是事做好,才能实现忠诚于党的爱国信念和报效祖国的铮铮誓言。<br>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在这个人人居家隔离的危险时刻,我们院前急救人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用自己的行动展现出新一代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汇聚成战胜疫情钢铁般的意志和撼天动地的力量。<br>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相信也始终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医院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院前急救全体人员必将众志成城,真诚奉献,团结奋战,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疫”,书写出属于自己的战“疫”辉煌!<br>山川本无恙,奈何毒魔袭。你我皆卫士,共御来犯敌。待到春风徐来到,我伴神州齐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