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庚子3月10日,久雨初晴,余偕石榴群友一行参访湘东区广寒寨乡“知青博物馆”。 </p><p> 3月7日在石榴群中倡言此时,一夜之间即有18位群友报名,今择吉日正式成行。早9点自萍出发,10:30抵达。初入广寒,道旁有“知青小镇”标识,惜未下车留影。至“知青印象”景点,正位于广寒寨卫生院之侧,已有湘东区文化局曾维娇副局长及广寒乡司法所贾昕颖等候。旋入“知青舞台”,旁有“知青宿舍”、“知青食堂”。正面,有一大烟囱矗立云天,一个老窑炉,均系文革时期的遗迹,数十年过去留存至今,殊为难得,堪谓“现代文物”和“革命古董”。90后讲解员渐次介绍,从广寒寨垦殖场肇始之知青下乡,戴志明、钟亦、苏晓清等熟悉的名字逐一映入眼帘,更有诸多知青实物和农耕用具,原汁原味,“古色古香”,令人不胜唏嘘!余久研知青史,自是心领神会,观之心情沉重而轻松,愉悦而痛楚。</p> <p> 观毕合影。往乡政府而去,街道房相改造耗资千万元,简直可以说是“活色生香”,足以堪称“网红一条街”,可惜广寒美景眼下除四八门杜鹃声名鹊起之外,给人感觉犹是藏在深闺人不知!午间蒙乡政府重视此一调研活动,设新式分餐以待,党委书记吴菊芳女士亲至,席间频频推介广寒风光和土产。</p> <p> 而后队伍移至五峰山,庄主周桂萍和周志刚兄弟热情介绍其旅游开发态势,得以观赏孔雀开屏,杂以溜索炫酷、引吭高歌、柴灶煮酒。临行,好客的主人让我们品其新酿土酒,啜一小口下喉,顿感余味悠长,颇有几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味道。</p> <p> 辞,引众亲至自家茅庐诗源藏书楼。赏众多“毛瓷”、满屋书籍以及知青专题藏书。末了,承群友青眼有加,争相索赠小女竹梅所著《成长》并现场让其题签。</p> <p> <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知青运动,域中涉1700万人,习近平总书记尚在陕西梁家河插队7年。白云苍狗,或曰蹉跎岁月,或云青春无悔,狂暴与理性、理想与梦幻、激情与惨烈俱存。时代悲剧,失落一代,今太平盛世,复兴可期,然仍需发觉知青文化,触摸历史记忆,故为之一记。</span></p><p> 同去者凡19人,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p><p>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史委吴昌荣主任,谭学琳副主任,市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市政协常委钟艳秋,市农工民主党专职副主委、市政协常委王建辉,曾扶贫广寒四年的市文广新旅局原副局长刘洪,老知青、媒体人王剑奇,媒体人陈春来,媒体人、摄影家奉启军,著名书法家、画家刘才源,北星小学范慧莲校长,开发区联洪小学鲍玲副校长,上栗县东源乡马俊强校长,区政协委员、荷尧中心幼儿园李剑园长,市120急救中心邱芸科长,市辞赋学会会员、上栗中学教师刘小红,市政协委员、当代装饰公司董事长刘健,区政协委员、五峰山旅游公司董事长周桂萍,辞赋家、爱美佳装饰公司周志刚董事长,市政协常委、大唐幼儿园董事长敖桂明。</p><p> 感谢湘东区文化局陈娇局长居中协调,感谢广寒寨乡党委政府尽地主之谊。期待由人民政协推动《萍乡知青回忆录》能早日问世,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萍乡知青博物馆”能落户大安里,如是,则不负我萍乡24550名知青的青春热血!</p> <p>今日同行者,中有刘才源君,擅书画,通诗词,当晚填词一阕,特录之如后:</p><p>青玉案</p><p>参观广寒寨 知青馆感怀</p><p>文/刘才源</p><p><br></p><p>广寒忆起知青路,</p><p>旧物在,红歌酷,</p><p>岁月蹉跎争与度。</p><p>砍樵耕作,破窗风露,</p><p>甜苦向谁诉?</p><p><br></p><p>如今皓首人及暮,</p><p>世事沉浮尽皆故。</p><p>福祸喜悲魂已铸。</p><p>史情能鉴,回眸一顾,</p><p>华夏朝晖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