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课堂——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肖倩

<p>同学们,上午好!又到了我们心理小课堂时间了。</p><p><br></p><p>有人说:“人生在世,和“自己”相处最多,打交道最多,但是往往悟不透“自己”。”</p><p><br></p><p>大家了解“自我”吗?知道“我”有几个层次吗?</p><p><br></p><p>那么接下来跟着老师一起来揭开“我”的神秘面纱吧!</p> 人物简介 <p>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代表作——《梦的解析》。</p> 人格结构理论 <p>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包含三个方面:本我、自我和超我。</p><p><br></p><p>如下图所示</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本我</b>处于一种“潜意识”状态,它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主要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组成,包括一些基本的生理需求。</p><p><br></p><p><br></p><p><br></p><p>简单来理解,就是只考虑自己的欲望是否得到满足,比如饿了就要吃,喜欢就要不顾一切得到。可以将它想象成我们心中的小恶魔——只考虑自身的需要,不考虑其它。所以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怎样高兴就怎样做。</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超我</b>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p><p><br></p><p>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美的境界。</p><p><br></p><p>比如在吃饭的时候会节约粮食,避免浪费,并且愿意把这些食物分享给一些流浪汉。我们可以将它想象成我们心中的小天使——根据社会道德进行思考,不考虑自身。超我遵循道德原则。</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自我</b>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p><p><br></p><p>所以当本我与现实社会的一些准则产生冲突时,自我会站在现实的角度上,适度满足本我的一些需要,同时避免违背一些道德准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p><p><br></p><p>比如上课期间小华很饿很想吃东西,但课堂上规定不能饮食,否则会被批评,所以小华会选择暂时等待,在课间再去吃东西。</p> <p>在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p><p><br></p><p>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p><p><br></p><p>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也存在着矛盾冲突。这三个系统如果保持平衡,人格就能健康发展。一旦三个系统失衡,人格就会出现异常,人就会产生焦虑,从而导致心理疾病。</p> 作业 <p>思考:</p><p><br></p><p>1.学了本节课的知识对于你聪明的小脑袋有什么帮助?</p><p><br></p><p>2.学习本堂课的知识点后,你会怎样利用本我、自我、超我调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p><p><br></p><p>以上为思考题,可以自己写在心理学小本本上,不用交。</p> 每日一句 <p>“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p><p>“什么意思,难道我以后</p><p>就不能成为我自己了吗?”</p><p> ——《阿甘正传》 瑞克·罗斯</p> <p>本文为溶江中学周立林老师和肖倩老师共同创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