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 | 闲来写就诗文卖,鲜衣怒马过一生!

张 斌

<p>  伤哉!造物生人一场,为时不满百岁。况此百年以内,有无数忧愁困苦、疾病颠连、名缰利锁、惊风骇浪,阻人燕游,使徒有百岁之虚名,并无一岁二岁享生人应有之福!</p><p><br></p><p> ——李渔《闲情偶寄》</p> <p>他倡编的《芥子园画谱》流传至今,被黄宾虹、齐白石等视为经典范本;</p><p>他写成的《闲情偶寄》深谙生活之道,被林语堂称作“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p><p>他留下的《笠翁对韵》是儿童熟悉对仗、用韵和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p><p>他编排的戏剧传入海外,影响了 18 世纪日本歌舞伎表演;</p><p>他笔下的《肉蒲团》魔幻情色……</p><p><br></p><p>他叫<b>李渔</b>。</p> <p>大多数人初识李渔是因为他被传颂百年,在坊间流传,被世人琅琅上口的《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p><p><br></p><p>重识李渔的人,有因画临摹学习的《芥子园画谱》;</p><p><br></p><p>更有因羡雅致生活的人结缘那本《闲情偶寄》...专思研究生活的乐趣,享国人生活艺术袖珍指南,从住宅与庭园、屋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的梳妆、美容、施粉黛、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导引,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闷的途径等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闲情偶寄,风花雪月</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闲情偶寄》为 李渔重要著作之一。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在 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p> <p>《闲情偶寄》文字清新隽永,叙述娓娓动人,读后留香齿颊,余味道无穷。周作人先生对此书推崇备至,认为本书唯一缺憾中在于没能涉及老年生活,否则必有奇文妙论。总之,《闲情偶寄》不仅熏陶、影响了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一大批现代散文大师,开现代生活美文之先河,而且对我们今天提高生活品位、营造艺术的人生氛围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p> <p>因而,《闲情偶寄》给人印象深刻的不仅在于李渔对每一件细小琐碎的物品都有新颖的议论,还在于他所提出的精致生活方式适用于每一位“追求生活的人”。</p><p><br></p><p><br></p><p><br></p><p>甚至,当你理解了李渔至情至性的生活态度时,生活方式似乎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生活的艺术来源于哪里,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生活之中的无往不趣与无所不韵。</p> <p>  林语堂说:《闲情偶寄》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p><p><br></p><p> 冯唐则评价李渔:“作为一个艺术家,你自编自导自演了许多迎合尔时世俗的戏剧……作为一个对于品质有真正理解和毫不妥协的人,你写了一部《闲情偶寄》,编了一部《芥子园画谱》,如今,还有人看。你在《闲情偶寄》中谈居室、器玩、饮撰、种植、颐养……后世做会馆的,创造享受清闲氛围的,都该向你学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向往仕途,生不逢时</b></p> <h3>1611 年,浙江金华下李村的一位母亲怀胎 11 个月仍未生产,有位白发长者路过此地,看望产妇后建议道:胎儿是“星宿降地”,需到祠堂才可顺产。</h3></br><h3><strong>移步祠堂后,男婴诞下,长者说孩子非凡胎,是“仙之侣,天之徒”,于是父母为其取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strong></h3></br><h3>襁褓识字、过目不忘、下笔千言...你尽可以将这些赞美之词扔在童年的李渔身上。</h3></br><h3>母亲更是学习孟母“三迁教子”,鼓励他读书出仕。</h3></br> <h3>在明朝覆亡之前,李渔曾三次进入赴考。</h3></br><h3>24 岁,他去往金华参加童试,一举成名。</h3></br><h3>29 岁,他来到杭州参加乡试,名落孙山。</h3></br><h3>31 岁时,风雨飘摇的明朝举行最后一次乡试,他再赴杭州应试,由于局势动荡,只得中途返回金华。</h3></br><h3>不久,满洲鞑子的铁骑横扫江南,明代终结。攻陷金华之时,杀人如麻。李渔<strong>《婺城行吊胡仲衍中翰》</strong>:</h3></br><h3><strong>婺城攻陷西南角,三日人头如雨落。</strong></h3></br><h3><strong>轻则鸿毛重泰山,志士谁能不沟壑。</strong></h3></br><h3>功名未遂,身经离乱,心灰意冷的李渔返回兰溪后,一度过着归隐山林,寄情山水的田园生活。</h3></br>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家,文人,商人</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h3>1651年,李渔因为在村子里兴修水利而输了官司,心情低落。</h3></br><h3>仕途无望,田园生活也充满了苟且,不甘心就这样过完一生的李渔,卖掉了自己的园子,居家迁往杭州,开始了“杭漂”的新生活。</h3></br><h3>也就是在这里,他的艺术才华得以被发现和施展,而他自己也终于找到了仕途之外的生活方式。</h3></br><h3>这一年的李渔四十岁。</h3></br><h3><strong>李渔通过观察发现,在杭州城里,各个阶层的人都对戏剧和小说很有兴趣。茅塞顿开的李渔从此开启了热门小说畅销作家的生涯。</strong></h3></br> <h3>他在杭州居住的十多年时间里,一共写下了六部传奇和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h3></br><h3>其中有《怜香伴》、《风筝误》等六部传奇及短篇小说《无声戏》、《十二楼》。</h3></br><h3>他的小说通俗易懂,又多是写男女爱情,贴近生活,符合大众审美,所以一经面世,不是畅销,而是脱销。</h3></br><h3>他不仅写小说,还是一位成功的编剧。他将自己的小说改编成了剧本,在戏曲舞台上进行演出。</h3></br><h3>而他将《风筝误》等十部小说改编成的合集《笠翁十种曲》,成了清朝戏剧界的圣经一般的必读科目。</h3></br> <h3>由于李渔的小说实在是太畅销了,很快世面上就出现了盗版书籍。</h3></br><h3>杭州书铺里刚刚出现了李渔的新作,数日之内,远在三千里之外的地方也同时更新上市了。</h3></br><h3>盗版书不仅侵犯了李渔的著作权,还严重影响了李渔的经济收入和声誉。</h3></br><h3>李渔对此十分反感,甚至不惜和盗版商当面对质,甚至于对薄公堂。</h3></br>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芥子虽小,能纳须弥</b></p> <p>告别西子湖,来到六朝古都,李渔文化事业上的另一个高峰到来。</p><p><br></p><p>他先是购得一处小院,名曰芥子园,取“芥子虽小,能纳须弥”之意。</p><p><br></p><p>为了防止别人私自翻刻自己的著作,后来又成立了芥子园书铺,他大部分著作都在这里印刷发行,其中就包括流传至今的《闲情偶寄》。</p><p><br></p><p>他看到了出版行业的巨大商机,不仅出版自己的作品,而且还出版其他作者的畅销书。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p><p><br></p><p><b>由于李渔经营有方,又注重声誉,“芥子园书铺”变成了清朝两百年间最具影响力书局之一。</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作为商人的李渔,还建立了自己的“出版社”,名为“芥子园”。经营甚好,成为清朝出版业的驰名品牌,沿袭两百多年,当下的很多图书收藏者还以收藏到芥子园印行的图书为荣。</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擅长戏曲,自组戏班</b></p> <h3>居金陵期间,李渔的另一个贡献是对戏剧的推广。</h3></br><h3>56岁的李渔应朋友之邀去游历山水,在山西临汾和甘肃兰州找到两个极有戏剧天赋的孩子。</h3></br><h3>一个叫王姬,一个叫乔姬。李渔喜出望外,将这两个年仅十三岁的女孩子带回了南京,悉心调教,组建了自己的戏班。</h3></br><h3><strong>李渔身兼编剧、导演、明星经纪人、剧场领班为一身,将自己的小说搬上了戏曲舞台。</strong></h3></br> <h3>在李渔带领戏班踏足娱乐圈,红遍全国的几年间,也是李渔收入水平最高的几年</h3></br><h3>不过好景不长,乔、王二姬因过度劳累先后逝世,李渔的戏曲事业遭到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h3></br><h3>失去了乔王二姬的李渔,精神和情感上都备受打击,他决定返回杭州,买山而隐。</h3></br><h3><strong>七年之后,李渔在杭州吴山北麓的层园里故去,葬在西湖边,实现了他“老将诗骨葬西湖”的夙愿。</strong></h3></br>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多艺通才,生活玩家</b></p> <h3>李渔的生活并不奢靡,但讲究精致与品位。</h3></br><h3><strong>从词曲、音律到服饰、器玩,从园林、居室到饮食、养生……李渔的所有玩好,皆为其性情所寄,而不是为了显示富贵奢华。</strong></h3></br><h3>李渔爱吃,他是大闸蟹的“瘾君子”。但他还是个很现代的轻食主义者,在《饮馔部》篇,他的排序为蔬食第一、谷食第二,而肉食为第三。</h3></br> <h3>爱生活者多爱好花木。李渔可谓爱之成癖,甚至不惜忍饥挨饿,以罗致之。他说:</h3></br><h3><strong>性嗜花竹,而购之无资,则必令妻孥忍饥数日,或耐寒一冬,省口体之奉,以娱耳目。人则笑之,而我怡然自得也。</strong></h3></br><h3>李渔向有“四命”之说:</h3></br><h3><strong>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蜡梅为命。</strong></h3></br> <h3>他在生活日用方面,也颇花心思。大至园林设计,小到桌椅、箱笼等器具,无不用其奇思妙想来创造。</h3></br><h3>他特别指出,构造园林最忌奢靡,他说:</h3></br><h3><strong>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凡人之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其不能创异标新,舍富丽无所见长,只得以此塞责。</strong></h3></br> <p><b>李渔是成功的生活美学家,一生蓄声伎、好歌舞、游山水、筑园林、嗜茶酒、谙美食、着蓑衣、披僧袍、读闲书、作雅事,有情趣,懂生活,爱女人。</b></p><p><br></p><p>他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活色生香,用鲜衣怒马的一辈子,完成了自己对想要的生活方式最好的诠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渔为什么要写《闲情偶寄》</b></p><p><br></p><p>1671年,年已60的李渔回到金陵,打算趁难得的闲暇,写一部新奇、特别的书。李渔曾评价自己说,他这一生别无他好,就喜欢写书,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著书“瘾君子”。</p><p><br></p><p>现在,他的“著书癖”似乎又犯了。</p><p><br></p><p>尽管之前的李渔已写过几十部戏剧和小说,上千首诗词,对于写作,早已驾轻就熟。但这次不一样,他想,这本书一定要新奇,要特别。</p><p><br></p><p>说它新奇,是因为这书别人和自己从来没有写过。如果已经写过了,怎么能算新奇?说它特别,是这本书的主题一定要特别,决不能是那些司空见惯的孔孟道学或者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p><p><br></p><p>换句话说,在这本即将付诸笔墨的书里,李渔既不屑模仿前人,也不想抄袭自己,纯粹是他一生所思所感精心熬炼出的一部珍品。</p><p><br></p><p>这部珍品,就是极负盛名的《闲情偶寄》。</p><p><br></p><p>严格说来,虽然此书一举奠定了李渔中国戏剧理论始祖的地位,但李渔在这书中,谈的主要不是戏,而是生活。</p><p><br></p><p>这个活了大半辈子,写了几十部畅销剧,开过芥子园,办过家庭戏班的传奇秀才,之所以把他的感悟和见解写下来,主要是想让后人学会生活,最好能把生活打理得如同心仪的姑娘那般活色生香,韵味无穷。</p><p><br></p><p>李渔为什么如此钟情于生活?以至于要把他的“生活秘籍”宣之天下?</p><p><br></p><p><b>可能在李渔看来,世界虽大,真正懂生活、会生活的人实在太少了。大家每天吃喝拉撒睡,只是惯性地活着,远远尝不出生活的真味。这些人就像蒙着眼睛走路,完全看不到生活的绚烂。</b></p><p><br></p><p>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李渔自己的心病。他似乎觉得生命不大靠得住,尤其是在不可预料的时代和偶然面前,那就更是靠不住。李渔本人曾写过不少的诗词,其中一句大概是说,浮生忽若寄,“朝人而暮鬼”。一个人早上可能还在朋友面前侃侃而谈,没准儿晚上就成了阎罗殿下的阴魂鬼魅。</p><p><br></p><p><b>这种人身极浮脆的感悟,李渔不是从书中淘来的,而是现实死亡留给他的心理后遗症。</b></p><p><br></p><p>一般人似乎很少有过濒临死亡的经历,然而一旦经历,可能永远都忘不掉。李渔也是如此。1646年,当大清军队攻占李渔家乡金华府的时候,他自家的房子和无数藏书被烧了不算,眼中所见的,尽是“城上人头落如雨”的恐怖景象。他的亲友们不是死,就是逃,以至于劫后余生的李渔,只能在“骨中寻故友,灰里认居亭。”</p><p><br></p><p>回首往事,李渔并没有直言当时内心的恐惧。他只是说,当年看杜甫写的诗,总以为杜甫笔下的安史之乱言过其实,直到自己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才发现,原来语言所能表达的,不过是真实苦痛的千万分之一。</p><p><br></p><p>说起来很滑稽,却又很现实。人活着的时候往往不知道生活是什么,非要贴着死亡走一走,把脖子搁在刀尖上磨一磨,才能体会生活的味道。</p><p><br></p><p>李渔本人曾熟读二十一史,我私下常想,那时的李渔,脑子里会不会突然想起秦朝的丞相李斯?想当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斯被腰斩咸阳,临刑前老泪纵横地问小儿子: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p><p><br></p><p>但怎么能够呢?人生只有一次,难道后悔就能重新来过?</p><p><br></p><p>无论想没想到李斯,侥幸逃生的李渔应该是把自己的余生念了又念。他可能会想,自己实在是该死。作为大明的子民,尤其是读书人,他难道不该为祖国而死?可他不敢死。当多尔衮“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作为一号文件下达的时候,深感屈辱的李渔难道不该为捍卫尊严而死?可他还是不敢死。</p><p><br></p><p>以当时正统士大夫的标准而言,李渔的这种种行为绝非一个“苟且”就能了事,那真是斯文扫地,廉耻丧尽,丢光了读书人的脸。尽管丢人的并非他一个,像钱谦益这些宗主级别的大佬也没能死节,但后来的李渔每次想起自己的贪生就面红耳热,称呼自己是“髡奴”。</p><p><br></p><p>问题是,所有的厚颜无耻,不就是为了这条命吗?所以,这条命很珍贵。他似乎觉得,如果不能好好活着,活个痛快,活出生命的真滋味,实在对不起自己为“它”忍受的种种屈辱。</p><p><br></p><p><b>赤足穿过死亡的火焰后</b>,李渔也想明白了。所谓的名也好,利也好,不能没有,但名利富贵这东西,很多时候就像姑娘的贞操,不是想保就能保住的。<b>真正重要的,不是名利,而是随性生活里所能及时享受的乐趣。</b></p><p><br></p><p>所以,李渔一生都不肯写悲剧。无论他写的30篇小说也好,存留于世的十部戏也罢,无一不是喜剧结尾。他自己的理由是,人生在世已经够辛苦了,每天日理万机,为生活往来奔波,一年之内能真正觉得开心的时光能有几许?</p><p><br></p><p>事实上,李渔不但想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快乐,还想用他的笔管把这快乐输送给普通百姓。他甚而调侃自己:<b>唯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我忧。</b>因此,今天研究李渔的人,在挂上一大堆第一的名头之后,往往还不忘说一句,<b>李渔是休闲文化的最早提倡者和践行者。</b></p><p><br></p><p>这样评价也不能说不对。</p><p><br></p><p>众所周知,中国的生活艺术里活得最精彩、最浪漫的一群人,大概要属魏晋的名士。然而那种名士风度只是精英阶层的游戏,是门阀大族里头的潇洒,平头百姓基本无缘参与,更谈不上普及。</p><p><br></p><p>李渔不同,他写的东西,与其说是给士大夫们看的,不如说是给普通人看的,与其说是给读书人看的,不如说是给不读书人看的,甚至妇女儿童也是他的理想读者。</p><p><br></p><p>他的文字,很少有什么子曰诗云,即便今天看来,也近乎白话。所以李渔的小说和戏剧在当时很畅销。畅销到什么地步呢?一部新作,数日之内,三千里外就能见到刻本。</p><p><br></p><p>真说起来,李渔之所以搬到南京,开办芥子园书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南京的书商盗版最为猖獗。李渔跑到南京不是为了欣赏六朝古都的风景,是和书商们交涉维权,“决一死战”去了。</p><p><br></p><p>前半生借戏剧和小说贩卖娱乐给大众,李渔觉得还不够。毕竟,小说和戏剧是故事,是传奇,很多有关生活的东西是没法说的。</p><p><br></p><p>到了60岁这年,他觉得应该作一部别样的书。这书应该是为生活而写,也应该为生活所用。薪尽而火传,唯有把自己一世的生活经验和趣味见解留给后人,这才不负此生。</p><p><br></p><p>于是就有了如此这般的《闲情偶寄》。这书很驳杂,也很世俗,因为谈的都是些吃喝玩乐的生活日常。</p><p><br></p><p>比如说,螃蟹要怎么吃才美味,酒用什么材质的杯子喝才有味道,家里要摆什么饰品才有情调,女人要怎么打扮才显风情,富人要如何享福,穷人又如何行乐,居家要怎么自在,旅游又如何舒坦,春秋如何逍遥,夏冬怎么颐养,等等等等。</p><p><br></p><p>从内容看,这本书甚至不能算作书。它更像一本生活操作指南,琐碎,但实用。按李渔的意思,<b>一个人只要不是太傻,还想着把日子过得滋润一点,那最好拿上这书就能上手。</b></p><p><br></p><p><br></p><p><br></p><p>可能正因为如此,当李渔的小说、戏剧和诗词失去了许多读者之后,这部《闲情偶寄》却从他500万的文字里异峰突起,仿佛是郁郁葱葱的文字原野上,突然冒出的一朵鲜红,在娱乐为上的现代摇曳得格外千娇百媚。</p> <p><b style="font-size: 20px;">赏析</b></p><p>《闲情偶寄》恐怕没几个人不喜欢读,因为这世上有趣的人实在不多,尤其要像 李渔那样有趣的人,少之又少。</p><p><br></p><p>这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大家都觉得人生难免有许多大事可做,要不拘小节,更不可沉湎于风花雪月不可自拔;然而我们的人生总是那般无味,跟 嚼蜡一样。大家虽然有些感触,却立刻要被自己的这种想法吓退,以为自己算是堕落了,立刻便警醒过来。于是这本书在很多人看来便成了奇书,因为它是发他人所不顾之事,叙他人所不屑之状。</p><p>在我看来,古往今来的凡称得上奇书的,也仅仅是奇而已,大家姑且观之,却是不会信之。这是当然的事,在我们孔孟之道大行其是的民族,人们虽然觉悟不很高,手段不很了得,却也以“ 舍生取义”为荣,以“纵横天下”为任。我们总以 大德为先,小行次之,倘遇竹肉竞陈的时候,犹洪水猛兽避之不及,纵然内心欢喜得不得了。</p><p><br></p><p>君子是不会寄情声色的,但君子是世间最无趣之人。我不知道君子的具体标准若何,却也知道 中国的君子,总是板着脸孔不苟言笑的。 </p><p>李渔毕生独爱声色,所有才情均在这里面显现。照现今的标准, 李渔是典型的封建残余,不思进取,把自己的风花雪月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自然,君子的行列里他是算不上了。他爱女人的小脚,喜 狎妓,他游历四方,把四方妓女的小脚拿来比;与恶趣的 士大夫所不同者,是他觉得女人的脚仅仅小巧并不能评定为美足:他于秦之 兰州、晋之大同得见女人脚小不及三寸又能 步履如飞,觉得惊喜,因为他确信“小脚之累不可有”。书名里有“闲情”二字,内容也确是闲得可以。单凭这一个“闲”,这本书要被许多人从正经书的书目里删去。</p><p>我们常听的一句话,就是“我哪有空读那闲书呀”。这样的标榜有时候真令人难堪。殊不知,闲情得之实属不易;风花雪月,非人人可以讲得,更非人人可以讲得好的。</p><p><br></p><p>要闲,你先得 心安理得。世间 心安理得者实在是少得可怜,所以这第一个条件就不合格了。第二,还须知足。知足者当然也不多,所以这第二个条件符合的人也就寥寥得很。第三,还得真的超凡脱俗。我所说的超凡脱俗,并非清高,而是说能在极平常的生活中活得极快乐的一种心态和才情,这自然要有一双非同寻常的眼睛,看出非同寻常的美来。</p><p><br></p><p>——其实我也列不出太多的条件,只觉得这些是至少要的。这些必要条件中最难达成的恐怕是第三条。这又使我想起我们常常谈论的 艺术家来。我向来对那些一套套搬理论而竟然被称为艺术家的人 嗤之以鼻,他们固然是高高在上的,然而正是高高在上令他们丧失了成为真正艺术家的资格。我们古人对于隐者有一句话说得极好:“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这句话的意思可以套用到艺术上来。在 声色犬马中都悟出艺术来的,才 令人钦佩。</p><p><br></p><p>李渔在《闲情偶寄》的凡例里说自己著本书有“四期三戒”。一期“点缀太平”,一期“崇尚俭朴”,一期“规正风俗”,一期“警惕人心”。其中“点缀太平”和“警惕人心”是旧时著书人的行话,我们不必理会,而“ 崇尚俭朴”和“规正风俗”则是确然可见的。</p><p>最能见出 李渔的有趣来的,正是在“ 崇尚俭朴”四个字里。用 李渔的话说:“凡予所言,皆贵贱咸宜之事,既不详 绣户而略衡门,亦不私贫家而遗富室。”</p><p>"饮馔部”,是李渔讲求 饮食之道的专著。他主张于俭约中求饮食的精美,在平淡处得生活之乐趣。其饮食原则可以概括为24字诀,即:重蔬食,崇俭约, 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这正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饮食的美的追求。</p><p>其实 李渔在书里,更多的是在眷顾贫者,苦中作乐的意见随处可见。在卷六“颐养部”里,分“行乐”“止忧”等六个章节。关于“行乐”的意见, 李渔把人生可能有的几种境遇都写在里面。“贫贱行乐之法”中述一故事:一显者 旅宿邮亭,时方溽暑,帐内多蚊,驱之不出,因忆家居时堂宽似宇,簟冷如冰,又有群姬握扇而挥,不复知其为夏,何遽困厄至此!因怀至乐,愈觉心烦,遂致终夕不寐。一亭长露宿阶下,为众蚊所啮,几至露筋,不得已而奔走庭中,俾四体 动而弗停,则啮人者无由厕足;乃形则往来仆仆,口则赞叹嚣嚣,一似苦中有乐者。显者不解,呼而讯之,谓:“汝之受困,什佰于我,我以为苦,而当以为乐,其故维何?”亭长曰:“偶忆某年,为仇家所陷,身系 狱中。 维时亦当暑月,狱卒防予私逸,每夜拘挛手足,使不得动摇,时 蚊蚋之繁,倍于今夕,听其自啮,欲稍稍规避而不能,以视今夕之奔走不息,四体得以自如者,奚啻仙凡人鬼之别乎!以昔较今,是以但见其乐,不知其苦。”显者听之,不觉爽然自失。</p><p><br></p><p>明眼人很容易看出来这就是所谓的“ 精神胜利法”,是阿Q 的两百年前的鬼。如果 李渔的意思仅限于此,还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他对此事的看法是:“由亭长之说推之,则凡行乐者,不必远引他人为退步,即此一身,谁无过来之逆境?……‘执柯伐柯,其则不远。’取而较之,更为亲切。” </p><p>李渔是深知精神胜利是人类的本性,然而人们总是用不得法,相较者总是为他人居多。 李渔的“更为亲切”四字,可见他的精神胜利法还是比较高尚的。</p><p>不唯如此。</p><p>我们这些读 鲁迅长大的人,对精神胜利深恶而痛绝之,以为这是人性里最堕落的秉性。然而 李渔的这一句话,细细品味,更有所得——<b>精神胜利若用得“得体”,还是好东西</b>——他对生活的艺术理解之深可见一斑。篇末言“此皆湖上笠翁瞒人独做之事, 笔机所到,欲讳不能,俗语所谓‘ 不打自招’,非乎?”这种自我解嘲读之令人哂然。</p><p><br></p><p>较之前几卷而言,故事里已有“警惕人心”的意思在里面了,虽然正如 李渔自己说的:“劝惩之意,决不明言。”前几卷里,多是家居琐细, 妆奁器玩,居室饮食,花草树木,无所不及,而且所述极为详尽,将自己的独特的审美情趣融会其中,令人叹为观止。正如尤侗在序里所说的“用狡狯伎俩,作游戏神通”,真是风花雪月,乐不思蜀,读者眩目于其人生的丰富有趣而不知返。不能不提的是,作为戏曲家的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也用了大量的篇幅将其毕生接触的梨园洞天描绘出来。尤侗说:“度其梨园法曲,红弦翠袖,烛影参差,望者疑为神仙中人。”我不懂戏曲,故不敢妄言优劣,但想来总是不差的吧!</p> <p>自古至今,人人都向往闲情野趣的雅致生活:观雪、赏花、品茗……却鲜有人真正理解“生活美学”的要义。</p><p>  </p><p>  生活之美的真谛在用心体会、细致观察,在思考创新,在对品质的不妥协,而非仅仅流于感官享受。</p><p>  </p><p>  《闲情偶寄》正是这样一部关乎生活艺术的奇书,能想凡人所不屑之生活小事,发凡人欲说而说不出的议论。</p><p>  </p><p>  从词曲创作、戏剧演习、声容装扮到器物古玩、建筑、种植、饮食与养生等文艺生活的方方面面,字字句句皆是李渔毕生心血的总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