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历史漫谈

平邑流峪 赵敏

<p>纵观历史,人类一直致力于去发现世界的规则、原理以及它们与人类之间的联系。数千年来,在解释世界基本原理的各学科中,有一门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这一学科就是——数学!谈起数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一堆公式、数字,而在这些数字中有一类数,它的历史几乎和自然数一样古老,它就是——分数。关于分数,让我们从《九章算术》“方田”一章中的两道题目开始:</p> <p>1. 今有七人,分八钱三分钱之一。问人得几何?答曰:人得一钱二十一分钱之四。</p><p><br></p><p>2. 又有三人三分人之一,分六钱三分钱之一,四分钱之三。问人得几何?答曰:人得二钱八分钱之一。</p><p><br></p><p>相信这样的题目对于现代大部分人来说不算难题,列出算式就是:</p><p><br></p><p><br></p><p>可见,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并进行了应用,那分数由谁而来,为何而来呢?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到数千年前,一起去揭开分数的神秘面纱吧!</p><p><br></p><p>数的概念大约产生于30万年以前原始人的生活和生产中,当时的人类就已经具有识别多、少的能力了,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慢慢的就注意到1只羊和许多羊,1头狼和许多狼的差异,通过对于它们的比较人类逐渐看到了1只羊、1只狼、1棵树等之间存在着共通的东西,即数数的话,只需要知道1就行了,当然数学家把这个特殊的数称之为“单位”。在此之后人类利用石头、绳结、骨头刻线等方式去对应现实中的物体,这里蕴含的“对应”的思想,在历史上被称为“数学的第一次抽象”,难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当人们发现一对雏鸡和两天之间有某种共同的东西(数字2)时,数学就诞生了。”</p> <p>可是原始人在生产分配的过程中却常常出现不能均分的情况、在测量或计算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分数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在计数的过程中人类还创造了其他东西——数字本身。</p><p><br></p><p>1.古埃及分数</p><p><br></p><p>关于最早的分数记载于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莱因德纸草书》上,它的作者是书记官阿默斯,那它为什么叫莱因德纸草书呢?因为它是一种植物经过处理之后,可以像纸一样用来写字,所以叫纸草,公元1858年由英国的埃及学者莱因德购得,故名《莱因德纸草书》,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之中。</p> <p>在纸草书上,古埃及人用一种特殊的记号来表示单位分数即分子为1的分数(事实上绝大部分埃及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整数符号上面画一个椭圆,就表示出了几分之一。</p> <p>后来埃及的僧侣将上面的椭圆换成了“· ”其中一些数字也有了变化,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僧侣文。而当遇到分子不是1的分数时,他们就想方设法把这样的分数转化为一些单位分数之和,至于原因已无从考证。</p> <p>于是就出现了有趣的现象,比如纸草书中就记载了分面包的问题,而面包正是埃及人发明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九块面包,等分给十个人而不让他们因不均而争执。这时埃及人会将其中的五块切成两半,然后把剩下的四个分别平均分成三等份,再把其中的两个三分之一部分切成五等份,即每一片是整个面包的十五分之一,每人从中拿一块半片,一块三分之一和一块十五分之一的面包(1/2+1/3+1/15=9/10),而这也产生了埃及分数问题,埃及分数属于数论中的一个分支——不定方程(丢番图方程),它引出了大量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至今尚未获得解决。</p> <p>正是通过这样看似实际的问题,分数就此登场了。没过多久,埃及人就开始探索分数的用法。最早的分数表示法,来自于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象形符号,名叫“荷鲁斯之眼”。</p> <p>它的不同的部位代表了一个分数,但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也被用来表示6个和为1的分数,实际上这些分数的和并不是1,但却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按照这个规律继续加下去就会无限接近于1,可惜的是古埃及人并没有提出无穷级数的概念和想法,但也给我们现代数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p> <p>2.古巴比伦分数</p><p><br></p><p>除了埃及以以外,近东地区另一个数学的中心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里是古巴比伦文明的发祥地。由于原料不足,古巴比伦人没有使用奢侈的草纸而是利用泥板等来记录数学问题。古巴比伦利用楔形文字来记录数字,他们采用60进制(数学、天文学上),而且他们的分数的分母是固定的,总是60或者60的平方。</p> <p>至于为什么古巴比伦人要以60为基数,至今还有很多的争论,最有可能的理论是公元4世纪古希腊学者亚历山大的席恩提出的,他认为60可以被2、3、4、5、6、10、12、15、20、30整除,事实上,60是能被1到6整除的最小整数,看来相比与我们现在的十进制,用六十进制自有其好处,所以在今天我们还能见到古巴比伦人应用六十进制的影子:圆的一圈被看为360°,时钟计时等。</p><p><br></p><p>不过他们分数的记录方式却会带来很多的不便。例如,当表示分数时是7×1/60或者7×1/〖60〗^2,但这数如果表示整数就可能是7×60或者7×〖60〗^2 ,而且也没有任何符号来区别整数和分数部分,所以到底具体表示什么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因此也给分数的传播和使用带来的很多的困扰。</p> <p>3.希腊分数</p><p><br></p><p>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曾创用了特殊的记号表示简单的分数,例如用希腊字母表示½,他们在之后也学着埃及人的方法表示分子大于1的分数,但是却遭到了天文学家的反对,他们宁愿使用巴比伦人的60进制。</p> <p>但这都并不影响古希腊对人类数学的巨大贡献,很多耳熟能详的人物如泰勒斯、毕得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等,在这些数学家(当然很多人不仅局限于数学领域)的努力下铸就了辉煌的古希腊数学,更重要的是:古希腊数学创造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那种数学,也就是数学证明的演绎推理方法,重视抽象而不注重具体。</p> <p>4.古代中国分数</p><p><br></p><p>人类数学之路上踏出第一步的是这古老的埃及文明,与此同时还有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希腊文明,但遗憾的是,随着古希腊文明的衰亡,西方数学的研究停滞不前,然而数学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因为在东方,有一个国家把分数推向了一个活力的新高峰,这个国家就是——中国!</p><p><br></p><p>中国古代关于分数的的起源有待考证,有学者认为分数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在晚周的一些铜器上已出现了分数的记叙,在我国春秋时代的《左传》中,就规定了诸侯城池的大小:最大的不可超过周文王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可超过五分之一,最小的不可超过九分之一。于是随着记数、计算的逐渐发展也就产生算筹,这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对于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可谓是功不可没。</p> <p>据《孙子算经》记载,算筹记数法则是: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也就是说在进行计算时,首先必须懂得数字的位(和结构)。个位以纵划表示,十位以横划表示,百位是纵的,而千位则是横的;依次纵横交替。所以,千位和十位看起来是相同的,万位和百位也是相同的。</p> <p>用算筹来表示分数的方法和现代非常相似,都是分母在下,分子在上,不过那时中间没有分数线。可以说古代中国是最早给出分数定义以及建立分数体系的国家,而这比欧洲其他国家早一千年。因为在大约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就出现把两个数相除的商看作分数来认识,这正是现在分数概念的基础。</p><p><br></p><p>其中已知最早的中国数学著作《算数书》中,已经出现了分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分数除法的颠倒相乘法最早就出于此。</p> <p>用算筹来表示分数的方法和现代非常相似,都是分母在下,分子在上,不过那时中间没有分数线。可以说古代中国是最早给出分数定义以及建立分数体系的国家,而这比欧洲其他国家早一千年。因为在大约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就出现把两个数相除的商看作分数来认识,这正是现在分数概念的基础。</p><p><br></p><p>其中已知最早的中国数学著作《算数书》中,已经出现了分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分数除法的颠倒相乘法最早就出于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