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厨房,爱生活

张涛

<h3>这个漫长的假期,于我,最大的收获是,以前只会煮方便面的我,学会了和面,蒸碗团,还能拿出几道硬菜刺激妻儿的味蕾。</h3><h3>最可怕的是,我爱上了做饭,爱上了洗锅洗碗。每天那滋啦滋啦声音一响,就觉得全身舒畅,可能这是只有吃货才能体会到的快感吧?</h3><h3>厨房,更像是一个修复伤口的地方。刚去兴县工作时,每天餐厅吃饭,回到公寓,就觉得凄冷忧郁,这情况直到妈妈跟我们到了兴县才有转变。每天下班,就期待回家,期待妈妈做的饭。一个家,若是厨房常年热气奔腾,说明家里有个惦记着给一家人暖胃暖心的人,这样的家,总是让人格外想回去。</h3><h3>所以,家的味道,大多得益于厨房。<br></h3><h3>为什么同样的厨房却又有不同的味道呢?我想,大多中国式厨房里的人,都是爱随性而为的吧!<br></h3><h3>爸爸从来不用盐罐子,都是盐袋撕个口子,直接抖抖抖。我妈问我:“知道最近为什么菜很咸吗?”我摇头。“刚开了一袋盐,口子撕大了,一抖就多。”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妈又问:“知道为什么这几天菜很淡吗?”我摇头。“一袋盐用久了,口受潮,抖不出来。”<br></h3><h3>这种随心而抖的做菜方法,一用就是几十年,咸咸淡淡地,每顿都有惊喜。爸爸为人也是如此,一派天然,少城府,多率真,咸淡难测,全看状态。<br></h3><h3>我或多或少受了些影响,觉得对着菜谱一勺一勺地添加调料简直毫无乐趣,这个假期,喜欢做菜,最欢乐的事就是在厨房里随着性子洗洗剁剁,调料呢,液体都是用倒的,固体都是用抖的。这性格,显然不适合做精密的活,不能送卫星上太空,好在鹰击长空,文心所至,不囿于方寸之中。<br></h3><h3>厨房里的我,和讲台上的我,是一样投入而动情的。讲了太多话,因此更享受在厨房里闭口不言的感觉,油盐酱醋,随心所欲,只听滋啦作响,看一棵棵菜,完成他们的使命。这时候的人,会格外温和,因为没有无谓的期待,所以不会有情绪的大起大落。身心安宁,不逊于一场修行。<br></h3><h3>一个家里,只要厨房热乎乎的,这样的烟火气息,值得我们虔诚地感激——生活带你不薄,毕竟胃是暖的,心不会冷。<br></h3><h3>夜半,愿每个夜归人,归处,都有一碗汤,热气腾腾。<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