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同学们,上午好!</p><p>又到了我们心理小课堂时间了。</p><p><br></p><p>有人说:“人生在世,和“自己”相处最多,打交道最多,但是往往悟不透“自己”。”</p><p>大家了解“自我”吗?知道“我”有几个层次吗?</p><p><br></p><p>那么接下来跟着老师一起来揭开“我”的神秘面纱吧!</p> <p> 🌴人物简介🌴</p><p>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代表作——《梦的解析》。</p><p><br></p><p><br></p> <p> 🌴心理知识🌴</p><p>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包含三个方面:本我、自我和超我。</p> <p> 🌱本我🌱</p><p>本我处于一种“潜意识”状态,它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主要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组成,包括一些基本的生理需求。</p><p><br></p><p>简单来理解,就是只考虑自己的欲望是否得到满足,比如饿了就要吃,喜欢就要不顾一切得到。可以将它想象成我们心中的小恶魔——只考虑自身的需要,不考虑其它。所以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怎样高兴就怎样做。</p><p><br></p> <p> 🌿自我🌿</p><p>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p><p><br></p><p>所以当本我与现实社会的一些准则产生冲突时,自我会站在现实的角度上,适度满足本我的一些需要,同时避免违背一些道德准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p><p><br></p><p>比如上课期间小华很饿很想吃东西,但课堂上规定不能饮食,否则会被批评,所以小华会选择暂时等待,在课间再去吃东西。</p> <p> 🌲 超我🌲</p><p>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p><p><br></p><p>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美的境界。</p><p><br></p><p>比如在吃饭的时候会节约粮食,避免浪费,并且愿意把这些食物分享给一些流浪汉。我们可以将它想象成我们心中的小天使——根据社会道德进行思考,不考虑自身。超我遵循道德原则。</p> <p>在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p><p><br></p><p>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p><p><br></p><p>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也存在着矛盾冲突。这三个系统如果保持平衡,人格就能健康发展。一旦三个系统失衡,人格就会出现异常,人就会产生焦虑,从而导致心理疾病。</p><p><br></p><p><br></p> <p> 🌴作业🌴</p><p>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有所了解了。请完成以下作业:</p><p>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有哪些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p><p><br></p><p> <b>作业由各组组长于星期六晚上8点之前整理收集(拼成长图,标记姓名班级),收齐后交给心理课代表,心理课代表将作业分享在心理课代表群里。</b></p><p><b>这次的作业希望同学们能按时上交!</b></p> <p> 🌴每日一言🌴</p><p><br></p><p> 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我自己不幸命运的起因。</p><p> ——【法】拿破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