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汝阳库头村里的故事</p><p>库头村位于汝阳县蔡店乡东北部的长寿山下,北与伊川县相邻,南距大蔡公路1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940余亩,村庄占地600亩。全村共有560余户、2456人。在村东南处有一古城遗址,明朝初年,常姓人家因移民到古城粮仓库西头落户,故村名常库头,后沿革为库头村。村旁水库因位于库头村,而命名。</p><p>库头水库1958年冬开建,1960年春建成。1958年在汝阳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下,库头、辛店、蟒庄等村人们在永定河流的峡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库头水库。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人拉肩扛用镐、铲、锹、箩筐。吃饭都是生产队提供的大锅饭,喝着白开水,啃着窝窝头。为了保证水库按时完工,人们冒着严寒酷暑奋战在一线。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建设者们用蚂蚁啃骨头精神,短短16个月的时间,就让库头水库第一期工程如期竣工。水库类型为小型水库,蓄水面积约0.08平方千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4.7平方千米,大坝高22米,坝顶长113米,坝顶高程263米,正常蓄水位258.6米,死水位248.1米,总库容135万立方米,最大泄洪流量147立方米/秒。是一座以灌溉、兼顾防洪、养鱼的综合利用水库,灌溉农田近1.39平方千米。</p> <p>水库碧波荡漾、轻舟游弋、鱼虾嬉戏。岸边桃红柳绿、青松翠柏、蛙声不断。库边人们踏春游玩、捕鱼抓虾,情趣盎然。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在水库大坝西侧的青松林中,有棵三百余年的皂角树,树旁有座关公庙,历史上民众遇旱祈雨的地方,香火十分鼎盛。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库头村民都要到关公庙烧香祈愿,以求关公斩旱魃治水,给人们风调雨顺。</p><p>说起库头村建庙祈雨,还得从远古说起。上古传说时代,黄帝与蚩尤激战于涿鹿之野。为蚩尤助阵的风伯雨师,兴起狂风暴雨,将黄帝军队搞得七零八落。危急关头,一位青衣女神从天而降,霎时驱散风雨,帮助黄帝逆转了局势。这位力挽狂澜的女神名为“魃”,掌管炎旱之力,所以也叫“旱魃”。《山海经》中说,旱魃用神力帮助了人类,无法重返天上。但她所到之处滴雨不降,总是发生旱灾。因此,在古人的意识中,一遇旱灾,便认为是女魃作怪,就要想办法驱赶她。于是就有了阴历的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日,求关公驱赶惩治旱魃。</p><p>明朝万历年间天下大旱,库头村常姓人家就在永定河边盖起关公庙,用纸扎成的旱魃像,在关公像前摆上贡品,常姓族长向关公祝祷后,先向旱魃劝诫,然后借用关公大刀,将旱魃像砍为两段,村民齐声唤呼:“旱魃杀了,雨要来了!”果真,轰隆隆雷声响起,紧接着雨从天庭降落人间。从那时起,库头村民对五月十三关公在南天门磨刀示威,震慑危害人间的恶神和妖魔深信不疑。</p><p>如今,随着库头村水利建设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土地去往城市打工,库头村祈雨的古老的民间习俗,渐渐的被人们遗忘。然而,关公庙墙上的诗句:“千山万山雨忽至,大珠小珠沸溪里。此是关公洗刀雨,沾身也带英雄气。”和庙前古树的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岁月的皱纹,仍诉说着库头村人们世世代代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汝阳县地名办公室 褚建明)</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