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寻忆(双捷——麻汕——阳江市区)

青苹果

<p>2020年3月8日,因为疫情严重,连续上了六个星期班的我,终于等到一个可以休假的周末,恰好遇上三八妇女节,虽然天气阴阴沉沉还下雨,我还是决定出去走走散散心。</p> <p>早上八点二十分,道道带队,我们七人分乘两台车,从阳江水厂出发双捷拦河坝,准备反方向沿漠阳江南面徒步回阳江市区。</p> <p>双捷可以说是我第二个故乡,在这里,我度过了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毕业的六年时光,而这拦河坝作为双捷的标志性产物,也必然会在心里有着重要的位置,每次不论回来或经过双捷都要来这里走走看看,倚栏远眺或俯瞰河滩,往往忆想连篇思绪万千。</p> <p>这夜景图是去年新大坝刚建成时来这里拍的。晚上灯光璀璨的新大坝成为了附近居民晚上散步的好去处,也成为了阳江的网红打卡景点。</p><p><br></p> <p>这幅旧栏河坝照片拍于2012年,是我们记忆中的大坝。旧坝建成于1960年,以当时的条件,只能用土奎法建筑,使用了五十多年依然屹立不倒已属奇迹。虽然桥面又窄又简陋,骑辆单车上去都觉得颤颤悠悠,可我们还是喜欢乐此不疲的来这里跑上跑下,喜欢看上游平静如镜的水面和倒影,也喜欢看下游放闸时的惊涛骇浪一泻千里,还喜欢在上面骑单车比赛,别人眼里的危险在我眼里那叫好玩,总之这里就是我们发疯的好去处。</p> <p>2015年,大坝开始在原坝址拆除重建,历时四年完工,由原来的72孔改为28孔,桥面由原来的两米扩宽到现在的6米,大坝总长度413.0米。</p> <p>桥头那棵木棉花开得好灿烂,满地铺满红彤彤的木棉花,让我看得好生欢喜。</p> <p>来一张特殊时期戴口罩的合影。</p> <p>过了桥,沿着漠阳江河畔往麻汕方向走。</p> <p>徒步的驴友从来不会老老实实的走在平坦马路上的,我们也一样,哪里有风景就往那里钻,才不会管路好不好走。</p> <p>昔日的沙滩,我们小时候的乐园,如今变成了大草原。一群群牛在悠闲地品尝春草的味道,这里俨然变成附近村民的天然牧场了。</p> <p>看到我们这些入侵者,这一家三口连草都不吃了,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好像随时要向我们进攻一样,看样子被打扰得不轻,我还是走远一点比较安全。</p> <p>这一家四口也在警惕着我们,爸爸在负责放哨,妈妈则趁机对两小家伙进行安全教育,估计我们就是牛妈妈嘴里的反面教材人物。</p> <p>放眼望去,江水滔滔,绿草茵茵,牛儿成群,不知从哪飞来几只白鹤,落在牛的身边,相映成趣,好一幅美丽乡村图。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蓝天白云,阴阴沉沉的天空很是煞风景。</p> <p>水面鱼泛花,钓鱼不想家。闲暇时悠闲地坐在这里垂钓,该是怎样的一种惬意。</p> <p>禾木:”牛哥哥,让我骑上去照个相好吗?就一会儿很快的”,🐮哥哥:“不行啊大妹子,你是美女又不是男的,让你骑上去我家母牛会生气的,别害得我今晚连牛棚都进不去。”😂</p> <p>华哥现在迷上瑜伽了,逮住机会总要露两个动作,好吧,陪你练两个双人瑜伽动作。</p> <p>道道在帮我采艾草,准备带回去做艾饼。春天的艾草特别嫩绿,我很喜欢那种特殊的艾草清香,做饼或煮饭煮鸡蛋都好好吃。可惜不好采,因为现在采摘的人太多了,艾草很少了。</p> <p>边走边玩,看见一个阿婆在锄地,地里种着甘蔗,赶紧去问阿婆买几根,正渴着呢,雪中送炭的感觉有木有。</p> <p>迎着江风,边走边啃甘蔗,简直甜到心里去了。</p> <p>时过中午,麻汕圩到了,这可是我的老地盘,决定带他们逛逛麻汕老圩。</p> <p>双捷是我第二故乡,那麻汕就是我的正宗老家了,我家就在离麻汕圩不远的一个村子。那时候,小小年纪的我经常会跟着大人或和小伙伴们结伴去逛圩。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这个小圩集可以满足我所有的物质幻想和需求。</p> <p>麻汕圩这个圩镇虽然又破又小,可是历史还是挺悠久的,在清光绪年间就已经建成圩集了,原来叫麻汕堡。因为建在漠阳江边,也是没有什么好走的路,一般出行都搭船走水路,我小时候常跟着家里人来这里搭船,所以以前麻汕码头很兴旺的,自然麻汕圩也很兴旺,只是现在到处通了公路,水路不方便,码头早就荒废了。</p> <p>随着码头的荒废,这个圩集因为交通等各种原因,行政机构几度变迁,虽还保持圩集,但已经很少人往来,也很少人在这里住了,破破烂烂的跟废了也没什么两样。</p> <p>这是以前的百货公司,小时候我眼里天堂一般的地方。那时候的我还没有里面的柜台高,总是踮起脚眼巴巴的望着里面,那些琳琅满目(现在想起来其实那时候的货品很单调)的吃的玩的太有吸引力了。可是现在这里变成了一堆废墟……</p> <p>这些曾经的黄金铺位,已经逐渐变成一堆垃圾,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p> <p>这棵巨大的凤凰树已经将近百年树龄了,承受了百年风雨的洗礼,默默矗立在江边,望着滚滚的漠阳江,无数次花开花落中,见证着这个圩集曾经的繁荣昌盛历史兴衰。树下的这个破房子,以前是麻汕圩最有名的饭店,因为是我老家乡亲开的,我每次跟人来趁圩都来这里吃上一碗粉,没钱不要紧,我爸会来給钱的,哎哟那个香啊……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p> <p>小心翼翼的爬上楼顶照相,真的好怕会掉下去,到底是危楼呢。</p> <p>等到五六月份凤凰花开的季节,这满树的红花似火该是怎样的耀眼,期待中……</p> <p>想去寻找一下以前搭船的码头,可是找不到一点痕迹。</p> <p>有人说过,故乡就是那个你骂千遍不嫌少,人嫌一句就嫌多的地方。是的,就算离开了她几十年,就算她又穷又破,可在记忆深处,她依然不可替代。</p> <p>-站在这里,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每个角角落落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又那么伤感……</p> <p>离开麻汕圩,就不能再沿江边走了。道道开始带我们穿越田野走进村庄,探访新农村。</p> <p>路边种着很多风铃花,很美!</p> <p>我们梅姐人比花娇</p> <p>村子里很多这种古色古香的青砖瓦房,依稀可见房檐上的雕花,都是以前的大户人家的房子。</p> <p>这条水渠我小时候走过,对面石角村有我家一个亲戚,爸妈有时候会带我去。这桥面只有一米多一点宽,以前桥上是没有防护栏杆的,看上去又高又长,下面是踹急的河水,我当时走上去都觉得心惊胆跳脚底发软,居然还有人敢在上面骑自行车和摩托车,我觉得那些人实在太厉害了,一直到现在还是佩服得不行。</p> <p>现在才知道这条水渠叫大八河渡水槽</p> <p>道道肯定是城市长大的,看见这样一个水井竟然兴奋得不行,在我们这些农村人眼里 ,这也太常见了好吧,以前谁家没有这个玩意呢。</p> <p>走了一个又一个村子,因为还处于特殊时期,我们这些陌生人收获了好多异样的目光,当然也有很多善意的笑脸和问候,我们都一并收下。</p> <p>新农村建设看样子搞得不错,以前又脏又乱的村子现在都干净利索了许多,又漂亮又整洁。</p> <p>不知不觉走到了龙涛村,这里的“龙涛秋月”是阳江八景之一,里面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到了龙涛村就已经进入阳江市区了,我们今天的徒步也接近尾声了。</p> <p>路线全程约25公里,用时8个钟。走的都是熟悉的地方,属于寻忆之旅。关于这条路线,新华哥说计划了三年,今天总算因为天气不好而完成了,要是天气好的话还要继续计划,因为今天本来要走阳西线的,因下雨改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