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一个让白鹤牵挂的古镇——南翔

风雨客

<p class="ql-block">  南翔古镇与丹顶鹤的传说有关。很久以前,一位农夫在耕地时挖到一块大石块,石块刚出土,便有一对丹顶白鹤在石块上空盘旋,然后落到石上长鸣数声。恰好有位叫德齐的和尚路过此地,凝思片刻便计划在此建造佛寺。说来也怪,每天白鹤飞往哪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有人前来献款,日日如此。不久得济和尚就筹集到一大笔善款,择日便以巨石为基石动工建寺,于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建成白鹤南翔寺。落成当日,那对白鹤扇翅而起,驮着德济和尚翩然南飞。日后因寺成镇,于是取名“南翔镇”。</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开成年间(836—840年),白鹤南翔寺香火渐微,此时来了位叫行齐的和尚,同时也飞来一对丹顶白鹤,白鹤飞到了镇上财主莫少卿家,莫财主解囊捐款予行齐和尚,寺庙修缮一新,还扩展了面积到一百八十多亩。修成那日,莫财主对白鹤说:“好了,我的事办完了。”于是那对白鹤展翅而起,驮上行齐和尚向南飞去,从此再无踪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纪&nbsp;&nbsp;&nbsp;&nbsp;群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1、南翔,古名槎溪,因寺成镇,也因寺而得名,于是白鹤就成了南翔的标志。在南翔镇上,人们随处可见那白鹤美丽的影子。</p><p><br></p><p><br></p><p><br></p> <p>  2、那对白鹤飞走了,它们把传说留在了南翔,它们还把美景也留在了南翔。据清嘉庆《南翔镇志》记载,古时的南翔有十八景,即:博望仙槎、萧梁古寺、东林银杏、北园老桂、西院芙蓉、南坞屏梅、差阜社灯、鹤湾渔艇、太平竞渡、天恩赏月、萧寺钟声、薛湾潮汛、桂苑占秋、鵷林消夏、止舫观鱼、平桥折柳、双塔晴霞、三槎霁雪等。上图便是“天恩赏月”的所在地 —— 天恩桥。</p><p><br></p><p><br></p><p><br></p><p><br></p> <p>  3、南翔以寺得名,故而南翔寺便是古镇的镇山之宝。南翔寺始建于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初名“白鹤南翔寺”,后宋理宗赵昀赐“南翔寺”匾额,寺名便改为“南翔寺”;公元1700年时,康熙赐额“云翔寺”,故又易名为“云翔寺”。不幸的是1766年报济桥旁的民居区一场大火,不仅烧毁了全部的民居,还殃及了当时的云翔寺,几乎将寺园烧为灰烬。现在的寺院是2004年重建的,更名为“留云禅寺”。新寺以唐风复建,占地15亩,分三进院落,钟楼、鼓楼、殿堂、僧寮、迥廊等,刚劲雄健、简洁大度、淳朴自然。</p><p><br></p><p><br></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1766年的大火烧毁了当时的南翔寺,差点让那对白鹤再次飞回南翔。好在寺院的一些重要物件还在,人们的念想还在。如那对砖塔、寺院的山门、水井、唐经幢、普同塔等,都被保留了下来,成了南翔古镇的历史物证。上图是赵朴初题写的“云翔寺”。</p><p><br></p><p><br></p><p><br></p> <p>  5、古人描写的十八景中的“双塔晴霞”就是现在解放街两侧的两座五代砖塔。清嘉庆《南翔镇志》中对双塔描述是“千年物业……,不知建于何代”,现经专家鉴定为五代(公元907—960年间)建造。原在白鹤南翔寺山门内两侧,1766年报济桥旁民居失火,双塔幸存,此后居民搭建房屋,将两座砖塔的北部砌入墙内,由此倒也保护住了砖塔。1981年,政府出资动迁了双塔旁的居民,并于1986年将双塔移动至解放街两侧。南翔双塔是上海古塔中的长老,也是我国砖塔中的珍品,塔前石碑上“南翔双塔”四字为苏局仙老人书写。</p><p><br></p><p><br></p><p><br></p> <p>  6、传说南翔有“龙穴之地”一说,双塔为龙角,眼睛就是两口八角井了。这两口井建于梁天监年间(505—519),明代重修。 2008年在老街的整理中,清理出南翔寺山门外水井两口,左右对称,形制相同,井深3.5米,八角形青石井圈上镌刻 [明弘治十四年重修] 题记等,现归置于砖塔旁。</p><p><br></p><p><br></p><p><br></p> <p>  7、南翔寺山门遗址。山门为宋时建的南翔寺大门,1766年大火殃及寺院。2008年在考古清理砖塔保护区时,清理出石础、夹柱石、八角形石柱、石夹墙及瓦砾灰烬等山门遗迹,现都归置于砖塔旁。</p><p><br></p><p><br></p><p><br></p> <p>  8、古时南翔积沙成陆,土地不易种稻,于是棉花成了南翔地区的主要种植物,而元代黄道婆的纺织技术给南翔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持,纺织土布便成了南翔主要的经济来源。明代时,南翔已成为土布集散中心。到了清乾隆年间,街道南北长五里,东西长六里,布庄林立,并带动百业繁荣,据记载南北街道大小商铺有四百多家。</p><p><br></p><p><br></p><p><br></p> <p>  9、长江流域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因为徽人善于经商,而南翔成镇确实也与“徽商云集”关系密切。明代起,徽人就是通过水路进出南翔的,并由此贩运货物于江淮、临清间,后来南翔的几个大商铺如“大昌成南北杂货店”、“新丰祥布庄”、“方森泰绸布庄”、“同春新茶庄”、“协记稠布庄”等等,老板都是徽人。</p><p><br></p><p><br></p><p><br></p> <p>  10、徽商在南翔古镇的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而徽籍文人也对南翔的文化氛围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檀园”(南翔混堂弄5号),是明代徽籍名士李流芳的私家园林。李流芳,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三十二岁中举,后绝意仕途。李流芳乃"嘉定四君子"之一(另三人是:唐时升、娄坚、程嘉燧),他还与松江画派董其昌、陈继儒、杨文聪、王时敏、王鉴、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等合称为"画中九友",其诗文书画在江南影响很大。李流芳五十五岁卒于檀园,大书画家董其昌曾赞曰“其人千古,其艺千古!”</p><p><br></p><p><br></p><p><br></p> <p>  11、南翔桥不少,进入古镇的中心地带,就能见到组合形成一个∏形的三座老桥,即“太平桥”、“吉利桥”和“隆兴桥”,而站在这三座桥上眺望,老街的最佳风景便能全收眼底。</p><p><br></p><p><br></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2、“报济桥”宋景佑四年(1037年)由云翔寺僧遇贤在山门口建造,也称“香花桥”。元、清两代均有修建,解放后拓宽桥面,改成钢筋水泥桥。</p><p><br></p><p><br></p><p><br></p> <div>  13、“金黄桥”由镇北迁移于此,金黄桥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修缮。该桥横跨于横沥河上,为三跨三拼的石板桥。</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div>  14、南翔横沥河畔的“尚贤廊”,全长184米,廊内有五个亭阁,分别写着“鹤鸣槎溪”、“三贤亭”、“竹坛双圣”、“虔公济渡”、“教化苏民”的匾额,并配有楹联,以此纪念南翔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和社会贤达。<br></div><div><br></div><div><br></div> <p>  15、古时南翔的有钱人爱建园林,据考证明、清两代就建园25座,素有“小小南翔赛苏城”之说。在南翔老街西边八百米处,现存比较完整的、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古猗园”乃是其中代表之一。该院是明朝官员闵士籍的私宅,由当时嘉定派竹刻创始人朱稚征设计,原名“猗园”,取自《诗经》中“绿竹猗猗”一句。闵士籍去世后,该园林几经转手,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洞庭山人叶锦成为园主,次年大兴土木改建,更名“古猗园”。</p><p><br></p><p><br></p><p><br></p> <p>  16、 “古猗园”分布有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六个区域,古朴、素雅、清淡是其特点。“古猗园”有古,建于唐咸通年间的唐经幢,高七米(原高十米),仰莲基座,四大天王坐立其顶,1959年由南翔老街移入古猗园内;建于宋代的普同塔,高约一丈,六面七级,腰束莲花瓣,塔柱镌如来佛像,雕刻精美;还有故意残缺东北一角的“缺角亭”,表达着“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南翔人民的励志情感。</p><p><br></p><p><br></p><p><br></p> <p>  17、古猗园以竹与荷为文化特色植物,园林设计者的创意就是来自于《诗经》中“绿竹猗猗”一句,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脱俗、不作媚世为其品格;荷花则是“出污不染、生性倔强、宁折不屈”。个人比较喜欢荷花,于是特意去古猗园拍摄了一些冬日枯荷。</p><p><br></p><p><br></p><p><br></p> <p>  18、南翔不仅有历史、有文化,它还有美食,“南翔小笼包”是其代表。南翔小笼包最早由南翔“日华轩点心店”店主黄明贤始创,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黄明贤,原名詹大胜,1852年出生于杭州上四乡农民家庭,后被太平军收养带来南翔,太平军在南翔溃退时送育婴堂,后被 “老旗杆日华轩糕团店”老店主收养,改名为黄明贤。同治十年(1871年)老店主病故,黄继承日华轩,将糕团店改为兼营馒头、馄饨、面条的点心店,并开始试制小笼包。</p><p><br></p><p><br></p><p><br></p> <p>  19、黄明贤的小笼包制作要求很严,一是选料要求:馅料以猪腿精肉为主,根据季节不同,加入蟹粉、虾仁、春笋,不能用味精,用鸡汤煮肉皮成冻拌馅;</p><p> 二是数量要求:一两面粉十张包子皮,每只小笼包必须是三钱馅(用戥子过称),一个小笼包十四个褶;</p><p> 三是检验要求:出笼时必须自检,任取一只小笼包放在小蝶内用筷子戳破,汤汁流出不满一碟则不能出售。小笼包皮薄馅多,口味鲜美,加上质量有保证,于是黄明贤的小笼包名声四起。</p><p><br></p><p><br></p><p><br></p> <p>  20、南翔古镇去了三次,有两次是因为“南翔小笼包”。整个南翔挂牌专营“南翔小笼包”的店铺不下几十家,估计整个上海会有几百,寻觅比较之后认为南翔老街人民街75号的 “振兴楼”最佳,一是百年老店,正宗黄明贤开设;二是口味出色,鲜美可口。</p><p><br></p><p><br></p><p><br></p> <p>  21、假如我们用当年黄明贤店主的要求来衡量现在的“南翔小笼包”的话,绝大多数挂着“南翔小笼专营店”招牌的店家都可以关门了。</p><p><br></p><p><br></p><p><br></p> <p class="ql-block">  22. “长兴楼”店主、黄明贤儿媳之弟吴翔升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豫园九曲桥畔开设“长兴楼分号”,专门经营南翔小笼包,并将南翔小笼包的十四个褶子提升到了十八个。上世纪六十年代改名为“南翔馒头店”,本世纪初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尼、香港、马来西亚等开出16家海外店,2006年被列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南翔小笼包”成为了上海的一张名片,走出了南翔、走出了上海、走出了中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23、从“南翔寺”(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的建造开始,南翔古镇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故事。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就整个江南来说,也能算是大哥级的了。2012年,南翔被国家定为AAAA景区,可喜可贺。听当地人说,政府正准备恢复清嘉庆《南翔镇志》记载的南翔十八景,还真有些的期盼呢。</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