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制作:武昌区教育局维也纳酒店隔离点指挥部</span></p> <p> 自接收第一批出院康复人员入住隔离点后,武昌区教育局负责的维也纳酒店隔离点逐步实现了功能转型——由隔离治疗点转型为康复驿站。近日,在隔离点临时党支部的号召下,新的康复出院病友临时党支部也成立了。由武昌区幼儿园校医为基础组建的湖大康复驿站医疗组每天也在上演群众工作的暖心故事。</p><p> 党建引领下的群众工作,让隔离点充满了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感恩的和谐温馨氛围。</p> <p><b>“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b></p><p> 何女士是第一批抗击疫情的护士,也是他们医院第二个被感染的病人。来到隔离点后,她对医护的工作很支持,经常鼓励病友,帮助医护人员为病友答疑解惑。当大家为她点赞时,她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每次医护人员给她送餐她总是笑脸相迎。浙江援鄂医疗队的庄莹医生说:“她的笑容和声音就像一股清泉,让我们倍感温馨!”</p> <p><b>“别告诉她是我帮的忙”</b></p><p> “医生,这是给1611 童阿姨买的,她年纪大了,群里看到她说不知道怎么点外卖,我就帮忙买了。麻烦你帮我送给她,拜托了。”病友徐女士在得知同为病友的童阿姨不会点外卖后,主动帮她买了回来。在把外卖交给医生时,为了不让童阿姨知道谁帮的忙,她撕下了外卖的明细单,她说:“一点小忙,不想让对方因此而感觉有所亏欠…”</p> <p><b>“你们别走了,留在武汉吧”</b></p><p> 奚大爷曾经是一名法官,听说要成立病友临时党支部,他毫不犹豫的亮出党员身份,坚决加入到病友临时党支部中。浙江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去看望他时,他非常激动的说:“我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也不会上网,但一定管好自己,支持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绝不给组织拖后腿。白衣天使,你们最棒。你们就别走了,都留在我们武汉吧。”说完还强烈要求一起合影。</p> <p><b>“你们的关怀坚定了我战胜疾病的信心”</b></p><p> 余阿姨在这次疫情中同时失去了几位亲人,刚到隔离点的那天晚上,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一直感到头晕不适。在得知她的情况后,隔离点临时党支部成员刘剑峰同志连夜安排车辆送余阿姨去医院,在等待车辆的过程中,刘剑峰和陈武荣、庄莹、王裙阳三位党员医生一直陪伴着余阿姨,开导她,鼓励她。在王裙阳医生和两位保安的陪伴下,余阿姨去医院做了头颅CT检查。第二天一大早,陈武荣医生和同事们带着奶粉、水果和安神胶囊去看望余阿姨,并再次对她进行诊疗。慢慢的,余阿姨的情况好转了,她说“你们满满的正能量给我带来了温暖和慰藉,增加了我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p> <p><b>“我们一起动起来”</b></p><p> “武昌区教育局的党员同志为了给我们解闷还专门送来了收音机和魔方,我也要为大家做点事情!”湖大康复驿站里的左女士是一位瑜伽教练,受到教育局党员的感染,她不仅自己坚持每天练习瑜伽,还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康复者中组建了瑜伽锻炼群,每天定时带领大家积极锻炼。</p><p> “时间到了,大家做好准备,让我们一起动起来。”每天上午十点,左女士就会带领病友在群里进行视频直播,大家随着舒缓的音乐,舒展着自己的身体,心情也平静了。此时此刻,所有的烦恼、焦虑都已经消散。</p> <p> 在党员和病友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隔离点医患一家亲,患者一家人,处处温情浓浓,战胜疫情的信心更加坚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