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语文作业

刘盼盼

<h3>   再次认真的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作业。<br>一,字帖《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读读写写(一页上传)<br>二,课后练习第二题,两篇短文选一篇,分析其思路。(上传)<br>三,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上传)<br><br>①《恐龙无处不有》的角度:<br><br>②《被压扁的沙子》的角度:<br>四,课后第三题。<br>五,读名著十页。<br>六,预习第七课。(查疑难字词的读音和意思,勾画优美句子、段落)(拍照上传)</h3> <h3>参考着写,不要全部抄,头发都抄白了。加油(ง •̀_•́)ง</h3> <h3>比较说明思路<br>《恐龙无处不有》的说明思路: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观点,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有是因为大陆在漂移。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br>《被压扁的沙子》的说明思路: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br>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h3> <h3>(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br>(2)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br>(3)即非常纯的沙子。<br>(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br>明确: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h3> <h3>(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br>(2)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br>(3)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br>(4)这一句起类比说明的作用,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沙子,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通俗易懂。</h3>

恐龙

沙子

说明

撞击

不有

作者

上传

无处

南极

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