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有位奇人,名叫李铁骑。说他是奇人,其实他只是一个地地道道、普普通通、土生土长的苗家汉子。可他头上的光环却又不得不称为奇,看似普通,他却是踏虎凿花州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南省剪纸研究会理事。原踏虎凿花传习所所长,现泸溪县踏虎凿花艺术品有限公司掌门人。并多次指导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硕土研究生考察学习。2013年创办了泸溪县李铁骑踏虎凿花工作室,对踏虎凿花实行活态传承。工作室被省剪纸研究会授予“湖南剪纸硏究基地”、湘西州“旅游商品优秀开发企业”、湘西州“优秀文化企业”。2018年荣获泸溪县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湘西州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创新作品《山地情歌》荣获湖南省第七届精品工艺美术大赛铜奖;《百鹤呈祥》荣获湘西州旅博会“湘西有礼”旅游商品一等奖;大型作品《画里泸溪》成功申报世界纪录并被湘西州博物馆非遗馆收藏。</p> <p> 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李铁骑先生除了带了二十多名年青学徒外,还经常手把手指导来自美院的学生们。</p> <p> 2012年8月15日,我随湖南省剪纸研究会一行在泸溪县举行“湖湘剪纸研究基地”揭牌仪式。这是湖南省首个湖湘剪纸研究的基地。</p> <p> 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p><p> 泸溪县是中国盘瓠文化的发祥地,东方戏曲活化石辰河高腔目连戏的保留地,屈原流放期间的栖住地,沈从文解读上古悬棺之谜的笔耕地,拥有佛道合一的文化圣地天桥山、军亭界原始次森林,沅水风光带。悠悠沅水,流淌着绚丽多彩的古老文明,凝结着苗族先辈智慧的结晶。神奇的沅水有挖之不竭的文化精华。</p> <p> 何谓“踏虎凿花”,为什么没称为“湘西剪纸”或“泸溪剪纸”呢?原来它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起源于清朝亁隆年间的泸溪县踏虎乡,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篮本,是用于各种服饰和装饰品的一种剪纸艺术。在湘西苗族服饰领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称为“绣在衣服上的文明”。“凿”即是使用的工具和制作的方法而不同。 这种花样北方人通名“剪纸”或“窗花”,湘西人按习惯叫它做“扎花”或“锉纸”,制作方法有的用小剪子铰成,有的先把纸张钉固在一片木板上,再用小锉刀仔细戳镂而成。两种做法都得经过另外一道加工手续,用细针在纸面上刻扎许多针孔线路,提示绣法和重点,才算完功,应用既和人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多是民间熟悉的传统图案。</p> <p> 1956年,作家沈从文在《新观察》上发表了《塔户剪纸花样》,文中他详细介绍了这项工艺,赞赏凿花艺术细腻、俏丽。这里所说的“塔户”,就是踏虎村,所说的“剪纸”就是凿花。“踏虎凿花”是湖南湘西泸溪县合水镇踏虎村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题材广泛、花样繁多、品种齐全、刀法独特,是一种“不用剪刀的剪纸艺术”。 1993年,与合水镇合并前的踏虎乡被命名为“湖南省凿花艺术之乡”。2008年6月,踏虎凿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b>《农家乐事》</b></p> <p><b>《拾虾》</b></p> <p><b>《收获》</b></p><p>这是一组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社会的湘西民俗题材的作品。勤劳贤淑的苗家妇女,在乡村旅游中打鱼.拾虾.飼鸡,几乎忙得没有休闲时间,为勤劳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生动的刻画了广大村民在脱贪致富路上,艰苦奋斗,勤劳智慧的毅力和信心。</p> <p><b>《醉金秋》</b></p> <p><b>《山月伴人归》</b></p> <p><b>《响午》</b></p> <p><b>《金花银花富贵花》</b></p><p>这幅作品己创作二年之久。原名:春到苗寨,是根据湖南师范大学博导焦成根教授工笔画二次创作。花的功夫最大、耗时最长、凿制最复杂的一幅。作品反映一年一度的苗族“四月八”传统节日中,苗族姑娘披银戴花、梳妆打扮的场景。</p> <p><b>《抗洪保电,点亮灾区》</b></p> <p> 说起李铁骑还真有点奇,他总是不按常理出牌。2018年5月10日,他受邀参加深圳文化博览会,人家都急盼自已的产品能尽快推销出去,可他仅带来《渔家女》《松鹤延年》等8幅作品用于展示。奇的是他还带上全套凿花工具,现场给观众展示踏虎凿花这项技艺,让大家看看“花”是怎样一刀刀凿出来。李铁骑先生和徒弟精湛的非遗技艺表演赢得了满堂喝彩,神奇的踏虎凿花让观众啧啧称奇。</p><p> 文博会现场,前来看李铁骑先生“凿花”的观众络绎不绝,被作品吸引、向他询价求收藏的不少。而李铁骑却不卖展品,只是留下名片。他认为这都是潜在客户。李铁骑先生希望与对方建立联系再深入交流,而不是只做一锤子买卖。</p><p> 这次展会虽无任何收入,却给全年带来几十万订单。你说奇不奇?!</p> <p><b>《古碾回春》</b></p> <p><b>《阳春三月》</b></p> <p><b>《六月六》</b></p> <p><b>《山地情歌》</b></p> <p><b>《湘西鼓舞》</b></p> <p><b>《茶园姐妹》</b></p> <p><b>《矮寨大桥》</b></p> <p><b>《武陵山居》</b></p> <p><b>《老司城》</b></p> <p> 科技飞速发展,时代迅速更迭,踏虎凿花这一项传统的技艺也曾与众多传统文化一样面临生存危机。但作为踏虎凿花的传承人李铁骑先生却找准了市场定位。他觉得即使面临机器化生产、市场结构调整等重重威胁,踏虎凿花作为一门艺术更加追求细节上的完美,不会因为市场的冲击而“泯然众人矣”。</p> <p><b>泸溪风景</b></p> <p> “积极顺应时代发展,为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注入了新的时代烙印”李铁骑先生说“创新和传统是两个对立面,就我现在而言的发展思路就是‘两条腿走路’,要创新的话不可避免的要对传统的东西造成破坏,所以怎么将传统的东西和现代的东西相结合,做到既保留传统的元素,又够体现作品创新是个问题。传统文化需要发展,没有发展哪来的传承。”</p> <p><b>泸溪风景</b></p> <p><b>《酒鬼系列》</b></p><p>为宣传湘西名优产品而创作。作品反映鼠年酒鬼、香味浓郁,文化酒鬼、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p> <p> 挖掘和创新踏虎凿花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只有转型发展,踏虎凿花才能贴近群众,赢得市场。</p><p> 循着这一思路,长期从事踏虎凿花技艺创作与经营的李铁骑先生,凭借着自己的务实、勇气、执著、担当,赋予了踏虎凿花这门民间艺术的新生命。</p><p> 当多层套色剪纸的出现,并遭到部分人的非议时,李铁骑先生逆流而上,只身一人前往学习,靠着自己对于踏虎凿花的独特见解,摸索,并将这一技艺融入到踏虎凿花中,收到不错的效果,深受当代年轻人的喜爱。这又是一奇。</p> <p><b>《美丽泸溪 雾漫天桥》</b></p> <p>局部放大更显作品精细程度</p> <p><b>《一帆风顺》</b></p> <p><b>《赛龙舟》</b></p> <p><b>《前程万里 马到成功》</b></p> <p><b>《松鹤延年》</b></p> <p> 在疫情当下,他将自己的创作激情,默默地化作了对疫情的关切之情,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将抗击疫情期间的一幕幕感人场面、动容之情,转化成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传递人间真情,弘扬社会正能量。</p> <p><b>《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b></p><p>作品以武汉黄鹤楼(疫情爆发地)为背景,前景是白衣天使讴歌奋战在一线进行紧急救治的动人场面。</p> <p><b>《抗击疫情齐响应 湘西市民在行动》</b></p><p>作品反映疫情爆发后,一神童站在列车上射杀新型冠状病毒,湘西市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车站、码头、公共场所及要道进行严密布控,检测体温,共同防疫,抵抗病毒扩散的精彩场面。</p> <p><b>《虎威》</b></p><p>“虎”象征着权威,寓意着吉祥,人最害怕老虎也非常敬佩老虎。作品展现二只老虎大战恶魔、驱疫辟邪的场面。</p> <p><b>《龙威》</b></p><p>“龙”在中国是人人皆知的吉祥物,代表正义、兴旺和力量。几千年来,华夏儿女在它身上寄托了无数美好的愿望。作品展现双龙战疫的精彩场面。</p> <p><b>《众志成城》</b></p><p>作品彩用四层套色凿花设计。表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抵抗病毒的象征。</p> <p><b>《拒绝野味益健康》</b></p><p> 李铁骑先生夫人章竹要女士作品,土家族,踏虎凿花县级传承人,精通凿制、装裱业务。</p><p> “拒绝野味益健康”,通过新型冠状病毒对人们发出的警醒,作品展现和提示人们要善待动物,拒绝野味,树立清淡食谱有益健康的思想理念。</p> <p>《我要往上爬》 </p><p>家庭装饰工艺画</p> <p> 在李铁骑先生看来,古老的非遗技艺要传承与创新发展,走市场是必经之路。 面对未来,李铁骑先生信心十足:“我们踏虎凿花跨出了第一步,只要在保留踏虎凿花传统的同时开发创新与市场接轨,我有信心做下去。”而他最大的希望,并不只是把自家公司做大做强:“现在泸溪不止我们一家公司了,凿制、装裱、销售的各类都有,我最希望这条产业链能做活、做火。为非遗传承做一点贡献。”</p> <p>与李铁骑先生合影2020.7.26</p> <p>泸溪县李铁骑踏虎凿花艺术体验馆</p><p>地址:泸溪县国道路195号</p><p>电话1527437599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