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足迹 心中的丰碑

小华

<p><br></p><p><br></p><p>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南京市高淳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中共南京市高淳区委党史办,南京市高淳区地方志办公室联合出版《高淳新四军人物传奇故事》一书,书中记载了抗战时期在高淳与日,伪,顽进行战斗,创建溧高安兴根据地的爸爸妈妈和众多叔叔阿姨们的传奇经历!</p><p> </p><p><br></p><p><br></p> <p><b> </b></p><p> </p><p><br></p><p> 1943年11月,苏南区党委,新四军16旅创建安兴抗日根据地,选择西舍村建立高淳县委,后合并为溧高县委,溧高县抗日民主政府。叶飞,王必成,江渭清,钟国楚,吴永湘等新四军高级将领多次入驻西舍,指挥苏南抗战。</p><p> </p><p><br></p><p> 张光,周林,毛英奇,李代胜,邢浩,应宜权,范征夫等一大批军政干部来到这里,建党,建军,建政,建厂,建校,做了大量工作,把安兴建成了稳固的大后方,可靠的军需供应基地,苏南抗日的红色堡垒!</p><p><br></p><p><br></p> <p><b> 红色堡垒西舍</b></p><p> </p><p> </p><p><br></p><p> 中共苏南区三地委扩大会议1944年1月在高淳县安兴区西舍村召开,参加人员除了三地委领导和溧阳县,宣当县主要负责人外,绝大部分都是后来溧高县的各级领导干部。</p><p><br></p> <p>  </p><p><b>照片被解放军出版社发表在《新四军图片》561幅</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b></b></p><p> </p><p><b> </b></p><p> </p> <p><b>当年各位共产党员在中共溧高县委时的位置</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溧高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机构图</b></p><p><br></p><p><br></p><p> 爸爸张光,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一直在中共苏南区各个县工作,先后任中共溧水县,高淳县,宣当县县委书记。</p><p> </p><p><br></p><p> 爸爸在苏南区参加了八年抗战,历尽艰险,九死一生。1942年12月,时任溧水县委书记的爸爸张光因患病在新四军16旅野战医院住院治疗。12月24日,日伪军分三路夾击16旅旅部,经过战斗16旅旅部和苏南区党委大部突出包围,但野战医院转移重伤员后已不及撤退。院长龚力和一部分医护人员和十几名伤员被捕,爸爸张光也在其中。 张光机智地对伪军谎称是医院的伙夫,伪军中队长让爸爸烧了顿饭,误认为是伙夫,就将爸爸张光放了。</p><p> </p><p><br></p><p> 第二天医务人员吴ⅩX叛变,供认出张光的身份,伪军中队长追悔莫及。张光向16旅旅长江渭清报告后得到命令,几天后带领16旅特工队在常溧公路袭击了日本人的汽车,活捉了五个日本人(不是军人),通过伪维持会将龚力院长,医务人员和伤病员交换了回来。日本人将那个叛徒吴XⅩ也放了回来,被新四军枪毙了。</p><p> </p><p><br></p><p> 皖南事变后,高淳县的党组织遭国民党顽军严重破坏,县委书记和一大批党员被杀,被捕,一片白色恐怖。剩余中共党员躲入山中,暂时隐蔽起来。</p><p><br></p><p> 1943年冬春之际,时任中共溧水县委书记的爸爸张光,接中共苏南区党委命令,化装成卖布的小贩进入邻近的高淳地区恢复党建。爸爸进入高淳后来到安兴地区,以种桃山村陈美喜家为落脚点,走村串户做买卖,暗中寻找失散,失联的党员,并发展新党员。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基本恢复了高淳地区的基层党组织。</p><p><br></p><p> 1943年11月,新四军16旅取得溧高战役胜利后,中共苏南区党委重建中共高淳县委,成立高淳县抗日民主政府,开辟溧高抗日根据地,熟悉情况的爸爸任高淳县委书记。</p><p><br></p><p><br></p> <p><b>1943年中共高淳县委书记张光(照片由高淳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提供)</b></p><p> </p><p><br></p><p><br></p><p> 溧高县抗日民主政府周林(强毅)县长和中共溧高县安兴区区委委员的妻子李辉。 溧高县仅存在16个月,周林叔叔共担任县长或副县长13个月,是在溧高县工作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 李辉阿姨,溧高县安兴区委委员,妈妈董珍的同事和好朋友。</p><p> </p><p><br></p><p> 周林叔叔任县长时,做了二件大事。1、扩武参军:一年多时间溧高县向新四军主力部队输送1000多人,有力地支援部队建设。2、狠抓征粮,征税:除了根据地自给使用外,还大量为部队提供保障。1945年2月,粟裕在天目山进行反顽战役,溧高县组织6000多民工,分为6批跋山涉水,将3000担大米,600担咸鱼,300担猪肉,2000块银元,10000多条毛巾送到广德、长兴兵站,为反顽战斗胜利提供后勤保障,获新四军16旅旅长王必成嘉奖!</p><p><br></p><p> </p><p><b> </b></p><p><br></p> <p><b style="font-size: 18px;">  溧高县县长周林和李辉阿姨</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b></p> <p><b>强毅叔叔和李辉阿姨(50年代)</b></p><p> </p><p><br></p><p> 照片原件已由强毅叔叔和李辉阿姨的儿女们捐赠给南京市高淳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收藏。照片旁的记录系李辉阿姨手书。</p><p><br></p><p><br></p> <p><b>照片被解放军出版社发表在《新四军图片》563幅</b></p><p><br></p><p><br></p><p><b> </b></p><p> 1943年11月,中共重建高淳县委,为保证高淳安兴根据地安全,时任新四军16旅46团政治指导员的毛英奇接谭震林司令员命令,来高淳组建地方武装,与日伪作战。1944年3月18日,毛叔叔得知郎溪县下乡抢粮的200多名伪军夜宿于南漪湖畔的花园村,决定打击伪军。毛叔叔率高淳总队三个连,命二连带二挺机枪在村东埋伏,亲率一连,三连在凌晨四点从村西村北突袭伪军,伪军逃往村东,被二连候个正着,二挺机枪猛烈开火打倒大批敌人,敌人乱作一团纷纷举手投降,此战大获全胜,击毙40多人,俘敌70多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60多支,手枪4把。</p><p><br></p><p> 毛英奇叔叔在高淳与敌伪作战十余次,共歼灭日军数十名,伪军数百人,无一败绩。地方武装也从中队发展成警卫营,独立团。毛叔叔曾任警卫营教导员,溧高独立团参谋长。北撤后进入华东野战军6纵,参与多次战役,屡立战功。</p><p><br></p><p><br></p> <p><b style="font-size: 18px;">  1955年授衔时的毛英奇叔叔</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毛英奇叔叔和沈云阿姨(90年代)</b></p><p><br></p><p> </p><p><br></p><p> 李代胜叔叔在溧高县任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曾任溧水县委书记,韩村,固城区委书记兼区长。解放后曾任长春一汽常务副厂长,江苏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p><p><br></p><p>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公开反共,勾结伪军杀害共产党人。高淳漆桥区委干部张秉申叛变,致使高淳县委书记邢东升落入魔掌,壮烈牺牲。李代胜化装成商人潜伏秘密侦察,摸清了叛徒的藏身地,通过内线将叛徒诱捕枪毙。斩首叛徒内奸,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威震敌胆!</p><p><br></p><p><br></p> <p><b>解放初期的李代胜叔叔和林君炜阿姨</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中南海接见李代胜叔叔</b></p><p><br></p><p><b></b></p> <p><b>原中共中央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看望李代胜叔叔</b></p><p><br></p><p><br></p><p><br></p><p> 邢浩(中魁)叔叔溧高县时先后任溧高县军事科长,公安局长,高淳县副县长兼公安局长。</p><p><br></p><p> </p><p> 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九千余人几乎损失殆尽,唯有一支队司令傅秋涛将军由于电台损坏,接收不到军部命令,只得自行行动。从皖南泾县通过宣城,高淳,溧水后进入茅山根椐地。是皖南事变中唯一成建制部队突围成功的,保存一千多人。</p><p><br></p><p> </p><p> 邢叔叔随傅支队突围,他是高淳本地人,接到命令潜伏在老家。张光进入高淳恢复党建,经过多次考察,邢叔叔确认爸爸是党派来的,亮明身份,两人一醉方休。邢叔叔军事过硬,尤擅锄奸肃特。1943年12月,高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东坝鬼子据点为破坏抗日根据地,派出两名特务装成小商贩潜入安兴区顾陇庙,收集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情报,被当地农民举报到公安局。邢浩当即率短枪班跑步赶到顾陇庙,将特务包围逮捕,并公开就地正法,震慑了日伪军,以后再不敢轻易进入溧高抗日根据地。</p><p><br></p><p> 应宜权阿姨在溧高县是中共高淳县安兴区委书记。1944年春,应阿姨在得知当地因干旱造成水稻歉收后,就带领根据地群众筑坝建水库,十多天就建成集水面积达2平方公里,蓄水量56万立方米,坝高4米的小型水库。从此后水库下近千亩稻田,再没有干旱之忧,根据地百姓为感谢新四军,取名为新塘水库。收获的粮食有力地支援了根据地的需要,水库养的鱼虾和鸭鹅也大大改善了部队的生活。</p><p><br></p><p><br></p> <p><b> 邢浩叔叔和应宜权阿姨(1945)</b></p><p><br></p><p><b></b></p> <p><b>邢浩叔叔曾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公安厅长</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应宜权阿姨曾任安徽省妇联主席,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付主任</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98岁的应宜权阿姨</b></p><p><br></p><p><br></p><p> 范征夫叔叔。1944年1月调入中共高淳县安兴区任区委书记兼区长。从范叔叔的回忆录得知,当年是爸爸张光到苏南三地委开会时将范叔叔带到西舍的。</p><p><br></p><p><br></p> <p><b> 范征夫叔叔(1945)</b></p><p><br></p><p> 范征夫叔叔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第28代孙,文化底蕰深厚,在溧高县是有名的秀才。</p><p> </p><p><br></p><p> 范叔叔对党忠诚,工作能力强,曾在溧高县组织军民对日作战,击毙十多名日本兵并活捉一名日本兵,称作花墙门战斗。新四军16旅旅报曾作报道,另听说延安“新华日报"也报道了,只是没有收集到明确资料,可惜了!</p><p><br></p><p><br></p> <p><b>  范征夫叔叔(1959)</b></p><p> </p><p><br></p><p><br></p><p> 妈妈董珍,1940年在丹阳加入新四军六师十六旅,随部队在茅山根据地和溧水活动,1943年10月调入中共高淳县安兴区任区委组织委员,1944年12月调宣当县太保区任区委副书记。</p><p><br></p><p><br></p> <p><b> </b></p><p><br></p><p> 1943年4月,新四军16旅完成反顽战斗后,主动撤离了溧水抗日根据地中心新桥区。国民党顽军52师一部进入孔镇安营扎寨,准备反攻倒算。</p><p><br></p><p> 此时妈妈董珍正在离孔镇仅一里地的垾泽村执行任务做民运工作。村支书张彦松得知顽军进占孔镇消息后,判断顽军即将到村里来,连夜亲率一名党员将妈妈董珍转移,送至溧水县抗曰民主政府警卫连驻地傅家边。待第二天他们回到垾泽村后,果然顽军已进村清剿,多亏同志们的保护,妈妈躲过一劫。</p><p><br></p><p><br></p><p> 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底,妈妈董珍怀孕8个多月,自参加新四军以来,已离家五年多了。妈妈思念寡居的外婆,故请假探亲并准备生产,得到批准,于9月底回到武进老家。</p><p> </p><p><br></p><p> 10月初,爸爸得到北撤命令,当天晚上就带部队和地方干部撤往山东。爸爸派警卫员钱其斌叔叔去通知并护送妈妈北撤。钱叔叔骑马走了四天,终于在武进找到外婆家,并传达北撤命令。</p><p> </p><p><br></p><p> 当时妈妈已怀孕近九个月,随时可能生产。外婆劝妈妈生完孩子并将孩子留下后再去找部队,妈妈不同意,与钱叔叔毅然离开外婆,踏上了执行命令北撤之路。11月下旬,哥哥出生在北撤途中,妈妈月子只坐了10天,就继续撤退至盐城,完成北撤任务。</p><p><br></p><p><br></p><p> </p><p> </p> <p class="ql-block"><b> 妈妈董珍(1952)</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习近平主席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指示下,南京市溧水区修复了原苏南区党委,新四军十六旅旅部所在地李巷。现红色李巷已成为南京市的十大红色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b> 红色李巷</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br></p><p><br></p><p> 南京市高淳区修复了抗战旧址中共溧高县委和溧高县抗日民主政府。</p><p> </p><p><br></p><p> "红色堡垒"西舍共有抗战时期的纪念馆13个,如县总队、兵工厂、区公所、国华小学、税务所等,现南京市高淳区政府正对抗战遗址"红色堡垒"西舍提档升级,明年“七一"前改建完成。</p><p><br></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溧高县工作的共产党员们,全国解放后大都在上海工作,这是上世纪60年代部分老战友在上海复兴公园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前排左起李辉 王珍 董珍 梅章 方宁斯 唐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后排左起徐叔叔 李广 张光 楊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前排左起王珍 方宁斯 李辉 董珍 梅章 唐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后排左二徐叔叔 楊辛 张光 李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2017年以来,我每年都会来合肥看望应宜权阿姨。当年在高淳参加抗战的共产党员们大都已离世,只有已98岁高龄的应宜权阿姨仍健在!看到应阿姨,就象看到爸爸妈妈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作为当年在高淳参加抗战的共产党员的后人,有责任将当年溧高县共产党员们的抗战历史告知世人,以传承前辈们的革命精神!对我来说,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个名字,一张张照片,而是曾朝夕相处的爸爸妈妈!以及十分熟悉的叔叔阿姨们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b>  应宜权阿姨与作者</b></p><p><br></p><p>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禍福避趋之。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对外族侵略奋起抵抗,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溧高县的共产党员们就是其中的一员! </p><p><br></p><p>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仅以此文献给为了中华民族与日寇浴血奋战的革命前辈们!献给开辟和发展溧高安兴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员们!献给敬爱的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们!</p><p><br></p><p><br></p> <p><br></p><p><b>备注: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党史办和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周林、李代胜、邢浩、应宜权、范征夫多位叔叔阿姨们后代的帮助,特表示衷心地感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