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中

中华龙

<p>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从1月24日至3月8日,一直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居家未出。</p><p>3月9日下午,为接从国外回沪的亲人,乘地铁前往浦东国际机场。</p><p>这是地铁人民广场站大厅,往日人流如洪,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的景象全然不见。</p> <h3>地铁滚梯上的人们全都戴着口罩。</h3> <h3>虽然企事业单位恢复了上班,但搭乘地铁的人并不多。</h3> <p>地铁车厢里,往日座无虚席、站立拥挤,现在则是疏密有致、空间敞阔。</p><p>每节地铁车厢里都有专用二维码,乘客用手机扫码后,个人信息即被适时录入,一旦出现疫情,便于防疫机构查找、通知乘车人员。</p> <h3>地铁2号线过了龙阳路站后,乘客几乎没有了。</h3> <p>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通道。</p> <h3>在T1航站楼入口处,前后各有一具自动测温仪,人员经过,体温数据即可报出。</h3> <h3>航站楼二层的咖啡快餐店正在营业,里面的顾客廖廖无几。</h3> <h3>从航站楼内的二层俯瞰一层。柱子右侧是旅客提取行李处,左侧是出口。</h3> <p>由于旅客们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强,航班上的情况也比较紧张,机上毯子和座位靠头垫均改为一次性的,空乘人员和旅客戴着各式各样的口罩,相当一部份戴着护目镜,有的用大毛巾包着头,甚至还有用袍子套着全身的。</p><p>飞行途中,空乘人员减少了送水送餐次数,有的旅客以防万一,不吃航空份餐,不到厕所方便(可能兜着尿不湿)。</p> <p>出口处有若干组检疫人员,这是浙江派驻航空港的医务工作者。</p><p>凡从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来的旅客,下机后,护照封面均被贴上红色圆型标识;需要转机的,贴上黄色标识;可自行回家隔离的,为绿色标识。</p><p>旅客个人信息被详细录入网络,根据出发国和自身情况,分别确定采取统一隔离、居家隔离。转机者统一安排先乘大巴进入指定宾馆隔离。</p> <h3>当日国内航班就这些,明显减少了。</h3> <h3>国际航班停航的更多。</h3> <h3>步出航空港的空乘人员。现在,她们飞一次要隔离20天,所以,一个月只能飞一次。</h3> <p>各次航班抵沪后,旅客40人为一组,下机进入楼厅接受检疫人员测温,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声明卡》,共有六大项内容,个人手机扫官方健康二维码,有关信息即刻录入网络系统。然后接受流行病学询问调查,逐个谈话,细致了解情况。</p><p>从飞机停靠连廊至旅客出来,用三个半小时,据说最长的达八小时之久。</p> <p>出口处有一排通讯服务摊,我问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疫期上班,公司给你们加工资吗”?</p><p>答“加了”。</p><p>“你们没发护目镜吗”?</p><p>“发了”。</p><p>“为啥不戴呢”?</p><p>“里面老凝水气,难受”!</p><p>“每天来自各国的旅客从这儿经过,万一传染上病毒怎么办”?</p><p>小姐听我说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赶快从抽屜中拿出护目镜戴上。</p> <p>出口处的检疫人员。</p><p>这次新冠病毒肺炎属世界广泛流行性传染病,随着国内原发疫情的掌控及消灭,应对境外输入型病例逐渐成为防疫重点。</p><p>因此,加强并做好海关检疫检验工作就是重中之重。</p> <h3>检疫人员带着旅客去隔离地点。</h3> <h3>正在接受询问的旅客。</h3> <p>疫情必须重视,疫情虽未全部铲除,但日子还得过,工作、生活不能中断。</p><p>战胜这次疫情及一切传染病的关键是:卫生习惯、管理预防措施、早期报警机制和医学科技水平、医疗资源及能力。</p><p>我坚信,只要思想重视,预防、消毒、隔离方法到位,问题是可以控制和解决的。广大群众重要的是观念认识、卫生知识和生活习惯,如果不提高、不改变,是难以抵御病毒侵袭的。</p><p>我对疫情的总体看法:重视的同时不要惊慌,应对的同时不要信邪,治疗的同时不要偏激,消灭的同时牢记教训。</p> <p>在一个多月的疫期,做为一名退休人员,我主要做了三件事。</p><p>一是在1月中旬根据多途径消息,获知武汉已暴发疫情,于19日正式向在武汉的战友和其它地方的朋友发微信预警。外出时,自己率先戴上口罩,并告周边市场、商店售货人员戴口罩,注意防范疾病传染。</p><p>二是按照组织通知,积极捐款支援武汉抗疫,为战胜疫情贡献个人一份力量。</p><p>三是针对微信群中一度谣言充斥,极左极右错误言论泛滥的状况,撰写揭露、批驳信息达5万字以上。同时,转发了大量官方发布的辟谣信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