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烙画鉴友情——— 我的烙画与我和郝友友先生的友谊回眸

梁山

<p>昨天——2020年3月9日,我遇到了一件令我兴奋不已的事!</p><p>我的七张烙画作品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师、中国烙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烙画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郝友友先生的高度评价。他说:“你的烙画比你纸上的画作一点儿都不差!”“别有韵味”,“与众不同,颇具水墨意味且刻画深入生动!”而且建议我,“务必坚持持续依照自己的感觉做下去!”他的鼓励带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为我努力进一步尝试学习烙画艺术注入了勇气与力量。</p><p>下面是我们当时的微信对话截屏。再之后我们就进行了语音交流对话。</p> <p>我发给郝友友先生的七张烙画作品,是我烙画的系列处女作。包括了一张《荷塘清韵》画作,和六张一组的《贵和图》系列组画。尺幅均为50X50cm。</p><p>下面这张是《荷塘清韵》</p> <p>以下六张为《贵和图》系列组画。</p> <p>从来沒想到我会与烙画结缘。更没想到过我能用电焊的小烙铁在木板上可以烙出具有自家味道的烙画作品来。这一切对于我来说真的是挑战巨大。在此之前我只是看到郝友友先生做了一次概要的示范,根本没动手体验过!为了完成烙画的实践操作,我让儿子给我买来了可调温的电烙铁,又请郝老师为我加工改造了烙铁焊头(把尖头改制为弯头铲形,调整角度可烙出线面效果),就开始了我的烙画试验。最初我在网上搜了大量的各式风格的烙画作品.和关于烙画技法的帖子,颇感其阐述或是玄幻或失之于简单,关键还是得动手实践。</p><p>我最初是在绘画的卡纸上烙出了两块石头,后来又在扇面卡纸上烙了莲蓬与三条鳜鱼,初步感觉了用烙铁绘画的奇妙。接着我象一名小学生一样正式开始了我烙制绘画作品的求索。</p><p>我的第一幅作品就是巜荷塘清韵》,现在看着构成简单,那可是我费了老鼻子劲烙出来的真正“处女作”!我是依照精心构思、仔细起稿、精细烙制、小心收拾的操作模式“扣”出来的这张作品,为此滴汗、烫手可是费了大功夫。当我烙字、钤印完成这张作品时,心中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尽管这幅东西鸟的烙制层次与翎毛的质感和郝大师刻划的鸟相比有云泥之别,但对我来说已是超越了!尽管我烙出的残荷远不够厚重,于我来讲也真的是呈现了荷叶之残,表现出了我笔下从未呈现过的效果。至于细腻地刻划水草与蒲棒也是我从未描绘过的东西,初作烙画即可如此我心狂喜!尽管此作有太多差距、十分稚嫩,它却记录着我在烙画之骆上的蹒跚却坚实的第一步,于我来说弥足珍贵。</p><p>《贵和图》系列组画的完成对于我真得是一次淬炼。它依中国传统文化的谐音特点取鳜鱼与荷花的谐音,喻“和为贵”之意取名《贵和图》,意在寄意祈福祝祥。而且六幅画作题了五首题画诗,既意在强化主题表现,也更在升华这一系列的观赏性与文化意涵。它记载着我在绘画之路上这个阶段的理念与追求。</p><p>在烙制《贵和图》系列过程中,我面对着一系列挑战———从荷花与蒲草,莲蓬的深入表现与组合,到六幅鱼画的构图调度与鳜鱼的聚散、动态的设计、刻划,皆须尽心倾力为之。更难的是对于烙画温度与力道的把控——不及则疏淡达不到表现效果;一过即糊,会焦黑僵死失去表现力。恰到好处地运用烙画笔,从而表现出丰富、准确的线面构成关系实属不易!好在在2018年最热的季节里的七八月份,我以汗水和着心智的努力,完成了这个系列的呈现。如是才有了本文最初请郝友友先生评判指导的一幕。</p><p><br></p><p>说起我与郝友友先生结缘的故事,那话可就长了。记得我们初识之际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聚在一起,大有一见如故之感。我当时对他以小小的烙铁竟烙出生动深入,且颇具中西融汇画风的画作十分敬佩。随着我们之间交往的加深,他见到了我拍摄的一批乡间门户摄影,十分喜欢并受到启发。遂开始烙制以农家门户为主题的烙画,大受市场欢迎。</p><p>2005年,他参考借鉴我在1993年带摄影通讯员学习班,在山西左权县拍摄的一张农家院落图片(见下图),创作了自己的烙画新作《农家秋》(见下下图)送到北京参加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并一举荣膺金奖(证书见下),为河北烙画艺术全国瞩目赢得了荣誉,也提升了他在业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p> <p>郝友友先生的《农家秋》与我的摄影作品相比,以娴熟的烙画技法通过画面语言的丰富与气氛营造(院中的新房与丰收的玉米,以及鸡群的扩大、动态的调整与碾台的增加),赋予了作品更为鲜明的时代性与艺术味道。而平实不动声色的标题更扩展了作品的意涵,从而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联想空间,荣获金奖当之无愧、实至名归!</p><p>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农家秋》荣获金奖无意中更见证并加深了我与郝友友先生之间的友谊与感情。下面是我们当年在这一作品前的合影。</p> <p>在此之后,郝友友先生先后去了山东、北京发展他的烙画事业,闯出了一片大大的天地。他的烙画技艺有了质的飞跃,渐至炉火纯青的境界。其烙画作品兼具中西画风,刻画深入细腻,典雅渾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独歩中国画坛,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囊括了全国工艺美术大展几乎所有奖项,其所率团队,屡创佳绩,蜚声国内外,被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称为“郝家军”。他本人更是荣任了中国烙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烙画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2018年成为我省烙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荣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事业在他面前展现了极为宽广的前景。</p><p>我们得以再度会面,是在阔别之后的2017年底。在郝友友先生在石家庄的寓所,我有幸见到了多幅他创作的精品力作。他还将其专著《中国烙画艺术》赠给了我。我亦为他获得的艺术成就感到由衷欢欣。</p> <p>以下是郝友友先生的几张烙画作品</p> <p>我与郝友友先生的合影</p> <p>2018年2月23日上午,我偕儿子与儿媳专程再度拜访了郝友友先生,我是想让孩子们了解感受烙画艺术的魅力,并试图将他们引上这条道路。我们受到了郝友友先生的盛情接待。他一一为孩子们介绍有关烙画常识、展示自己的获奖作品,还为他们现场做了操作示范,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早日起步、努力做好。</p> <p>如是这才有了我后来烙画的尝试。我是抱着“玩”上一把的心理,想先行为孩子们做个“引路者”,并想等孩子们有了作品后,再一并请老师做个评判。</p><p>昨天,我是怀着。“丑媳妇见公婆”的心理把几幅烙画的数字文件发给郝友友先生指点的。绝沒想到得到了意外的评价与鼓励,让我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些许。</p><p>烙画是我无意却有缘闯入的一片圣域。我愿在这方圣域里寻觅到更为美丽的风景,享受到更为惬意的快乐。我清醒地知道作为一名突兀的闯入者,我对烙画技法的掌握还是“菜鸟级”的,综合水平也无疑是票友级。只是我对绘画感觉的长年积淀与综合文化学养对此的反哺是我的丁点优势。在今后的继续尝试中,我热切期待能持续得到郝友友先生的帮助与指导,以期能尽享求索与收获的快慰。</p><p><br></p><p> ——— 2020年3月10日于京东昊瀚堂</p> <p>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