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清风竹影

<p>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经典文化,在璀璨的文学星空中,最耀眼的明星,今天我们一起欣赏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进陆游</p><p>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于北宋,长于南宋,一生颠沛流离,宦海沉浮,年少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p><p>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攻打北宋都城开封,北宋灭亡,金兵烧杀掠夺,无恶不作,生灵涂炭,沦陷区的人们过着地狱般的生活,而一路南逃的南宋皇帝赵构,在杭州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未曾休”,南宋当权者,安逸一隅,全然不顾沦陷区子民的死活。</p><p> 此时六十岁的陆游,内心是何等的痛苦,何等悲愤,写下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p> <p>  这是一首绝句。题目《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间是秋夜将晓,秋天的夜晚将要天亮的时候,地点篱门,篱笆门,住处之简陋,有感,所想。题目就告诉了我们诗所写内容,陆游在秋天夜晚将要亮的时候推开篱笆门所见所想。</p><p> 诗的前两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诗词大气磅礴,祖国的壮丽山河映入眼帘。诗人陆游推开篱笆门看到了,波涛滚滚的黄河水向东流入大海,气势磅礴,有万马奔腾之势,险峻的华山直插云霄!壮哉,我祖国壮丽山河!美哉,我祖国壮丽河山!</p><p> 三万里,五千仞,运用夸张手法,极言黄河之长,华山之高险。一“入”一“上”,两个动词,拟人化,写出黄河奔腾之势,华山高耸入云之势。</p><p> 前两句,写景,描写祖国山河的壮丽!</p><p> 陆游望着南方的山河美景想的是什么呢?不是仗剑天涯,策马奔腾,揽尽祖国的秀丽河山,而是北方沦陷区的子民。有民痛苦,他岂能安枕?</p><p> “遗民泪尽胡尘里”,北方沦陷区的民众生活在侵略者的统治下,民不聊生,眼泪都流干了。一个“尽”字,写尽百姓的苦难,似乎看到衣衫褴褛的民众上街乞讨,似乎看到金兵的野蛮掠夺,看到民众哀怨的眼神,金兵的狰狞!</p><p> 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失地呢?什么时候才能把金兵赶出家园呢?</p><p> 统治区的百姓望眼欲穿,渴望祖国统一的陆游望眼欲穿,盼来的是什么呢?</p><p> “南望王师又一年”,一个“又”字,一年又一年,希望变成了失望,希望化为泡影!南宋统治者是多么昏庸无道,他们在杭州醉生梦死,“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他们只顾他们的欢乐,只顾他们的快活,早已忘了亡国之痛!早已忘了金兵铁蹄下的遗民。</p><p> 陆游是多么的失望,多么的愤懑!</p><p> 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纸上,花甲之年,夜不能寐,推开柴扉,秋日夜色的清冷,黎明河山的美好,心系亡国中的遗民,渴望收复失地!可是朝廷,是多么的令人失望。国不强,百姓遭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六十岁的陆游一腔热血日月可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