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环节一 、导入</h1><p> 教师朗诵诗歌导入:如果我是一滴露珠,我会用自己晶莹的身体滋润脚下的碧绿;</p><p> 如果我是一只黄莺,我将用动听的歌声点缀静谧的森林;</p><p> 如果我是一条鱼儿,我愿把灵动的身姿荡漾一汪清泉;</p><p> 如果……</p><p><br></p> <p> 教师:孩子们,万物皆灵,若用心观之,其美妙不可言。下面请紧跟老师的步伐,我们一起走进自然吧。</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环节二、感受自然大境之无私</h1><p><br></p> <p> 师:谁说情只存于人类?你瞧,那紧紧依偎在母亲怀抱的北极熊,那互相嬉戏喂食的猴儿,还有在夕阳的余晖下交颈相对的白鹭,那情那景,莫不拨动着我们心底的柔软。</p> <p> 师:自然不仅孕育着万物的灵性,这位人类的母亲更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丰富的乳汁无私地回馈给她怀抱中的儿女。像那被赋予“天然氧吧”的森林、宝贵的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肥沃的土地等,哪一样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环节三、倾听大自然的呼声</h1><p><br></p> <p> 师:孩子们,当我们尽情享受着和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当人类理所当然地坐拥自然母亲的馈赠时,我们,可曾替这位无私的母亲考虑过哪怕一丁点儿?</p> <p> (师解说)被剥皮的鸵鸟,砍倒的树木,漫天弥漫的烟尘,散发着恶臭的河水,哪一样不是人类的“杰作”?</p> <p>如果你还觉得无动于衷,请看这血淋淋的屠戮。</p> <p> 再给大家展示一组数据</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环节四、 实地调查面对面</h1><p> 师: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现象更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小记者,因为疫情的原因,他无法去远方调查,就把家附近的情况为我们作以介绍。(生视频介绍)</p> <p> 师(深情地说):原本应该给孩子留下童年美好记忆的家园现在是遍地砂砾,一沟臭水,一片荒山。目睹这种荒凉的景象,我们难道不痛心吗?</p> <p> 师:是的,人类的行为决定了人类的命运,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大自然不是任我们践踏的,他也有自己发怒的方式,要不,曾被称为人类文明奇迹的楼兰古国,怎会成为沙漠下的一片废墟?</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环节五、大自然在发怒</h1><p><br></p> <p> 师:一代繁华就这样于沙漠中销声匿迹,可悲可叹!在我们身边,人类被大自然报复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p> <p>泥石流</p> <p>台风肆虐</p> <p> 师:新年伊始,一场冠状病毒蔓延全中国,让我们猝不及防。据研究,这场灾难的始作蛹者依然是贪婪的人类。他们肆无忌惮地捕食野生动物才会酿成今天的恶果。</p> <p> 师:灾难下,我们明明咫尺之隔却犹距海角天涯,无助的我只能这般远远地望着你。她们,如花的年龄,本该姣好的脸庞却烙印着深深的勒痕。</p> <p> 师:若不是灾情所迫,谁愿在本该团圆的时刻远赴险境?若不为让他(她)放心,谁又会在后方战场苦苦支撑?下面我们来听听一位留守儿童的心里话。</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环节六、携手共建美好家园</h1><p><br></p> <p> 师:今天有一位小朋友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做法。(播放学生的记录短片)</p> <p> 师发问:我们大家还可以怎么做?</p> <p>学生的想法</p> <p> 师:我们还可用我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劝阻我们周围的人不要捕食野生动。</p> <p> 师(总结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假如我们不加节制,肆意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话。反之,如果人类能以史为镜,大难当前反思己过,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大自然回报我们的将是一方绵延不绝的净土!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在我国湘西人与自然的魅力相处。</p> <p>附:课后成果反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