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

农业学大寨博物馆

<p>1964年2月10日新华社记者范银怀,莎荫,报道“大寨之路”刊登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发表了评论文章“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p><p>毛主席看了“大寨之路”后的讲话:“那两位记者的文章,我看了,看来农业要靠大寨。”</p> <p>《人民日报》社论 一九六四年二月十日</p><p>一个人穷、地穷的山村—山西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用它自己亲身的经历,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尽管自然条件多么不利,但是只要人们有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雄心大志,充分发扬革命精神,并且把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使大地变样,使河山易色,创造出伟大的成绩。今天本报发表的题为《大寨之路》的通讯,就是说的这个大队怎样依靠自己的力量,同穷山恶水作斗争的经过。这是一篇极其感人的通讯,值得人们仔细地读一读。</p> <p>大寨村座落在层峦叠嶂的太行山中,全村的土地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山坡之上和沟壑之中,土质十分瘠薄,耕畜和农具量少而质劣。解放以前大寨人民在地主和富农的残酷剥削下,过着极其穷苦的日月,全村有一半多的人当长工、打短工,赶牛放马,出外讨吃讨穿。解放了,人民重见天日,实行了土地改革,又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农民翻身了,组织起来了,然而大寨的自然条件却仍然十分困难。</p><p>但是,特别困难的自然条件并没有使翻了身的大寨人民垂头丧气,相反地更加激发了他们的革命斗志。一九五三年,是这个穷山村组织起来的第一年,他们就制订了一个改造自然的雄伟规划,决心要使穷山沟变成富饶的米粮川。</p> <p>要学习大寨的革命精神,就要学习他们这种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对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心。</p><p>大寨人民的革命精神,固然是穷逼出来的,但是,正如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同志所说,他们所以那样辛勤地和忘我地劳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做饭自己吃”,而是要为社会主义打基础,要让人们看看社会主义有多么远大的前途,集体经济的力量有多么的大。大寨大队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虽然住在群山之中,但是并没有被太行山的山峰遮住视线,他们身在太行,眼看全国。在大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和教育下,大寨的绝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在旧社会受尽剥削和压迫的贫农和下中农,心胸开阔,眼光远大。他们不仅看到自己的集体,而且看到别的集体,看到我们整个的国家及它的光辉灿烂的前景。他们对于自己的集体,对于我们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无限信心。正是在这种远大理想和对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心的鼓舞下,大寨人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把穷山沟建设成了社会主义的新农村。</p><p>要学习大寨的革命精神,还要学习他们敢于藐视困难,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顽强精神,学习他们实干、苦干的优良作风。</p> <p>大寨人民在同自然作斗争,建设山区的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是很大的。要把全村七条大沟、几十条小沟都闸坝垒堰淤成良田,要把全村被分割成四千七百多块的八百多亩坡地、圪梁地修成水平梯田,这需要一块一块地垒石头,一担一担地挑泥土。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劳动是艰苦的。而当时全村只有五十多个劳动力,集体经济又刚刚建立起来,财力、物力都很单薄。但是,大寨人民既敢于藐视困难,又认真地同困难作斗争。他们坚信,只要在党的领导之下,坚决依靠集体的力量,就能把大寨的面貌改变过来。他们没有坐等农业机械化,没有单纯依赖国家的支援,当改造自然的规划一经制订,就立即投入了战斗。他们经受住了一个又一个严冬的考验,尽管凛冽的寒风吹裂了他们的皮肤,坚硬的岩石震破了他们的双手,他们的心始终是热气腾腾的。困难没有吓倒他们,失败也没有使他们后退。正是这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顽强的革命精神,使他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成倍地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同时使林业和畜牧业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p><p>我们干革命,就是要改造客观世界。而要改造客观世界,不论是同阶级敌人作斗争,或者是同自然界作斗争,就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坚决战胜困难,我们才能前进。对困难采取什么态度,这是考验人们是否真正具有革命精神的试金石。大寨人民出色地经受了这种考验,使大寨的山河变样,使穷大寨开始变成为富大寨。</p> <p>正是由于以陈永贵等同志为首的大寨大队党支部是这样地看得深、看得远,所以他们一贯用自力更生的精神教育干部和群众,要求他们处处精打细算,把一切可以节省的财力物力都节省下来,用到生产建设上。十一年来,他们只向国家借过一次钱,而且第二年就如数还清了。去年他们遭到了空前未有的大水灾,仍然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重建家园,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土地。事实证明,他们走的是一条完全正确的道路。十一年来,大寨大队的集体经济大大地发展了,自己牢固地站稳了脚跟,又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p><p>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整体,一个单位有困难,国家或者别的单位加以支援,这正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对于每个单位来说,首先不应当是要求国家和别的单位支援,而应当像大寨大队那样,充分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搞好生产和工作。因为只有每个单位都这样做,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迅速发展。</p><p>要学习大寨的革命精神,还要学习他们永远前进并且把伟大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的好作风。</p><p>十一年来,大寨人民在建设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斗争中,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是,他们并没有被已有的成绩所陶醉,不再继续前进了。在大寨大队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大寨人民始终是朝气蓬勃,一往直前。他们治理好了这一条沟,又开始治理那一条沟;修好了这一处梯田,又开始修那一处梯田。在治山、治坡、治沟的斗争中,坚持科学试验,把种试验田的制度一直坚持下来,几乎从种到收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技术措施,他们都进行过科学试验。革命精神推动他们进行科学试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科学试验的每一项成果,又更加坚定了他们不断前进的信心。到一九六二年,大寨每亩土地的粮食产量,已经超过七百斤,赶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这是相当出色的成绩。但是,大寨人民仍然没有满足,他们要从各方面继续努力,争取在一九七○年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更高的指标。</p><p>我们所以要学习大寨人民这种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革命的道路还很长。只有永远向前、不满足于现有成绩的人,才是真正的革命者,才能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而我们每前进一步,都必须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严格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就需要经常地、认真地进行科学试验。</p><p>大寨的贫困落后的过去,是我国农村过去的缩影。大寨的现在,土地变样,生产变样,技术变样,人的思想变样,又是当前我国农村的现实写照。在我们国家的每一个地方,不论是山区还是平原,都有自己的“大寨”。每一个地方,既要很好地学习大寨的经验,也要很好地总结推广自己的“大寨”的经验。在无数个“大寨”的光辉事迹鼓舞下,我国农村人民必将鼓起更大的革命干劲,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推动农业生产的新高潮,促进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p> <p>著名毛体书法家李营先生题字</p> <p>原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题写的馆名</p> <p>著名老画家赵梅生先生题写馆名</p> <p>著名书法家张建明先生题写的馆名</p> <p>著名金石篆刻艺术家陈乃强先生作品</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我馆长期征集“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各位文物资料,请联系我们。电话:18635336877</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