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之约鸭绿江

石易

<p>  九月的太阳落山迟了些,五六点钟时分太阳刚刚偏西,锦江山公园里的游客便纷纷的沿公园南门的大路向江边涌去,那里是观看江桥夜景的最佳场所。</p> <p> 从锦江山公园到江边的广场很近,大约三里多地,步行多说半小时。为迎接祖国七十周年大庆,江边景点装饰的非常漂亮。</p> <p>  看江边导游图,这里的景点很多,每个景点都有自己的特色。</p> <p> 鸭绿江全长795公里,发源吉林省长白山南麓,旧称建川沟,在源头阶段先向南流,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后转向西北,再经临江市转向西南。干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并在丹东市东港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p> <p>  丹东段的鸭绿江水面宽阔,水流平缓,对岸便是朝鲜的新义洲市,两国人民隔江相望,凡来丹东必驻足江边,这里也是丹东口岸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p> <p>  沿江边广场南行百米,即是鸭绿江上的第二座大桥,又称中朝友谊桥。</p> <p>  相隔不远处便是记载着抗美援朝历史的断桥,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p> <p> 鸭绿江断桥历史</p><p> 1905年,日本人决定在鸭绿江上架设大桥,至1909年5月在朝鲜新义州一侧开始了基础施工,同时边施工边与中国清朝政府进行交涉,迫使中方同意建桥,次年4月,腐败的清政府迫于日本人的压力,不得不同意日本人在中国一侧建桥,同年5月在安东(今丹东)进行施工,次年10月大桥竣工通车。</p><p> 大桥总长944.2米,宽11米,共12孔,为便于船舶航行,中方第四孔架设旋转式“开闭梁”,这便是鸭绿江上第一桥。</p> <p>  1943年4月当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实行殖民统治的日本侵略者为掠夺中国,第一座桥的上游不足百米处又建成第二座铁路大桥。即现今的中朝友谊桥。</p> <p> 日本人修建的炮楼旧址。</p> <p>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即派兵入侵朝鲜,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应朝鲜政府的请求,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英明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p> <p> 10月19日,彭德怀临危受命,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鸭绿江大桥则成了抗美援朝、支援前线的交通大动脉。</p> <p> 大桥在援朝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美方便千方百计对其进行破坏。</p> <p>  1950年11月8日,美空军首次派出百余架B—29型轰炸机,对大桥狂轰滥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p> <p>  同年11月14日,美军又派出军用轰炸机34架,再次轰炸大桥,朝方三座桥墩被炸塌,至此大桥瘫痪,中方一侧残存四孔。被人们称为鸭绿江断桥, 战争胜利后,朝鲜将第一大桥所属六孔残骸拆除,而我方所属四孔残桥带着累累伤痕,傲然屹立江上,供人凭吊,抚今追昔。</p> <p> 护桥使用过的高炮</p><p> 第一座大桥被炸断的同时,相邻的第二桥也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为保卫大桥的安全畅通,安东铁路分局职工和驻军部队冒着敌机不断骚扰、随时轰炸扫射的危险,全力以赴抢修大桥,使鸭绿江大桥成为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p> <p> 1953年7月27日,美国侵略者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p><p> </p> <p> 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全部撤出,从鸭绿江大桥凯旋回国,大桥头的“凯旋门”前,人民欢迎光荣的志愿军凯旋归国的盛大场面,将永久地留在丹东人民的记忆中。</p> <p> 登上断桥看朝鲜江岸风景。</p> <p> 鸭绿江中游船。</p> <p> 中朝友谊桥朝鲜入口。</p> <p> 断桥尽头拍摄的大桥。</p> <p> 天高云轻飞江边,</p><p> 江水环绕两岸山。</p> <p> 中朝同饮大江水, </p><p> 铁桥挽起幸福年。</p> <p> 中朝友谊桥的后面即是四孔断桥。</p> <p> 太阳余辉下的鸭绿江丹东岸景色。</p> <p> 夜幕降临,风景很美。</p> <p> 夜幕下的中朝友谊大桥。</p> <p> 断 桥 魂</p><p> 江风拂岸断桥吟,</p><p> 水拍云天梦惊魂,</p><p> 铁桥担起正义路,</p><p> 一路欢歌今逢春。</p> <p> 長 桥 新 曲</p><p> 今观长桥灯光艳, 一江春水悠自然,</p><p> 昔日炮击鸭江水, 万众携手斗敌顽。</p><p> 凯旋门前今为鉴, 中朝友谊血相连,</p><p> 三座断桥铭青史, 两岸儿女续新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