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课堂——观点采择能力(换位思考能力)

林林

<p> 作业情况</p><p>从交作业的班级来看,大部分班级交了作业,还有个别班没收到我。交作业的班级,大部分同学都提交了作业,有的班是全体都交齐。从这些情况来看,我们大部分同学们自律性还是比较强的,老师为你们高兴。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上节课的知识点理论性强,有部分同学对上节课的内容理解不到位,或是根本就没理解;2.有一小部分同学做作业纯粹是应付老师,敷衍了事。</p><p>在家学习是磨练意志,养成自律习惯的好时机,需要同学们自主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做的好的同学继续保持,做的不足的加一把劲。</p><p> 接下来给同学们展示一下部分同学做的作业,由于篇幅有限,还有部分做的不错的没展示出来,比如1812班龙金晶同学、1816杨嘉月同学。</p> <p> 知识点回顾</p><p><br></p><p><b>观点采择能力</b>是指儿童推断别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观点采择的本质特征在于个体认识上的去自我中心化,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p><p> 通俗的说,就是指换位思考的能力。</p><p><br></p> <p>我们来看几组图片:</p><p>1.同一个数字,左边的人看到的是6而右边的人看到的却是9,那么谁是对的?谁又说的清呢。</p> <p>下面这张图,是不是很有意思?其实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确实是没有错,一边确实是4根,另一边也确实是3根。他们这样争论下去,一辈子都没有办法理解对方。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这么多年,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一样的,自然而然地也会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看待问题的角度。</p> <p>这样一来人与人的交往必然会产生很多分歧,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换位思考,请对方到我们这个角度来数一数到底有几根,或者我们去对方那里数一数到底有几根,也许事情就会简单很多。</p> <p>换位思考是一种</p><p>“想人所想、理解至上”</p><p>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思维方式</p><p>能够换位思考的人</p><p>可以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p><p>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p><p>从而就可以与他人形成良性互动</p><p>学会换位思考</p><p>对我们一生的成长发展都有帮助!</p> <p>我们如何培养换位思考能力?</p><p>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p><p><br></p><p>01 看待问题的角度要多元</p><p> 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不要以非黑即白的一种模式</p><p><br></p> <p>02 换位思考之前先处理情绪</p><p><br></p><p>如果和人发生矛盾,正处于情绪爆发期,此时不宜换位思考。当等情绪平静下来以后,再进行换位思考。</p> <p>03 换位思考四步曲 </p><p><br></p><p>第一步: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p><p>第二步: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p><p>第三步:如果我是对方,我的做法是……</p><p>第四步:我是以对方期望的方式对待他吗?</p> <p>  今天的课就到这。</p><p> 今天不布置作业了,重点是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并且作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p>

换位

思考

同学

作业

角度

他人

能力

采择

对方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