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火线入党的女医生被批准了!

慧慧别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2月28日中午,刚刚下班回到宾馆的徐海玲接到了一个令她振奋的好消息,经过组织审查她已经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了,这是我院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首个被批准入党的个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甘肃医疗队到达武汉后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党员们处处做着表率。受气氛鼓舞,徐海玲和部分团队成员争先恐后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徐海玲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是我的心愿,这次来到一线看到那么多同事不顾个人安危、奋勇向前、救助病人让我很感动,尤其在看到临时党支部的党员们在党旗下宣誓,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让我热血沸腾,更加坚定了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徐海玲在给武师附小六年级学生龚昕桐的回信中这样写道“现在每天工作8小时,加穿防护服和交接班时间足足有10个小时不能吃喝、不能上厕所,每当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全身已经湿透了,摘下护目镜,脸上的勒痕清晰可见。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每次面对病人经受病痛的折磨,我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我们也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一位医生应尽的职责。”工作的辛苦被她说的云淡风轻,可是八个小时的工作中口罩、护目镜持续的轻微压迫感是常人半个小时都难以忍受的,那种紧箍咒一般的头痛只有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最能体会。</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望闻问切是医生诊断病人的法宝,穿上防护服连体帽包住耳朵,每个病房都开着通风扇,需要很近的距离说话才能听到患者的问题,余光又被护目镜遮挡,只能看见前方的视野,病人们都习惯看着她说话,不停的咳嗽,望闻问切都有障碍,但对患者的悉心观察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是她的另一个法宝,在她细心的诊疗和耐心的心理疏导中病人慢慢康复,在一个个被病毒包围的病房中她和患者成了好朋友,一个50多岁的女性患者出院时对她说:“感谢你们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我们,太感谢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都会牢牢记住你的名字!”</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2月25日,徐海玲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了,回到宾馆随便吃了点东西,她急着给家里打了一通视频电话,今天是她孩子的三岁生日,她多想回家陪陪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在他的小脸蛋上使劲亲一口,可是她更知道自己的使命,在电话这头徐海玲给孩子唱了一首生日快乐歌……</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汉口的防汛纪念碑上刻着毛主席语录,其中写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当前武汉部分医院已出现空床,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牺牲生命、道别家人、夜以继日努力换来的成果,徐海玲就是其中的一员!徐海玲同志,相信当你站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定会为自己冲锋在前、执锐披坚,拼劲全力治愈每一位患者而感到自豪!</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