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汉字表“思”》

王世華

<p><b style="font-size: 20px;">《汉字表“思”》</b></p><p><b style="font-size: 20px;">文l王世華</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开宗明义,“汉字是表意文字”应该变更为“汉字是表思文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思,即思考之动词也是思考之名词。意,从本质上说是“思”之产品,属于思之名词部分的内容。汉字表思说是汉字表意说向语言文字之思考本质的前进,不是汉字表意说的否定。</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在更深的层面对语言文字的思考,而不单单是从语言文字的功用方面的言说。</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语言文字本身在今天不论中外都是一门成熟的学问,而且语言文字的比较也是一门学问。但是,截止目前的语言文字及比较之学问都是工具性的,都在如何表达思维及方式上探讨,对于语言文字的思考本质未加以讨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语言文字是思考的呈现,也是思考的载体。我们对“母语”一词的深刻体会,对于母语在思考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就说明语言文字的思考本质。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工具意义没有深刻理解,那么“翻译”会让我们有所了解;如果忽视了语言文字的思考本质,那么在“翻译”中的“信达雅”之追求,“词不达意”之无奈可以启发我们理解语言文字的“思考”本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人之交流实际上是思考及思考产品的交流,只有“意会”才有可能达到彼此“领会”。斥著于语言文字的交流,总是会“意犹未尽”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说,语言文字就是思考。</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指出语言文字的思考本质是为了说明汉语言文字在中外文字比较中的优势。</b></p><p><b style="font-size: 20px;">汉语言文字在近代以来的民族自省自新的过程中曾备受诟病,尤以鲁迅为甚,鼓吹汉字字母化,是赵元任的两篇奇文《季姬击鸡记》和《施氏食狮史》彻底粉碎了汉字字母化,变成表音文字的鼓噪。但是汉字简化却是对汉语言文字思考本质的阉割与伤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汉语言文字是表“意”文字,西方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的框架内,我们对汉字的优势也理解不深,尤其是汉字在面对“机器输入”方面的暂时困难时,更加加深了这种不自信。是王选的五笔拼音彻底改变了这种被动局面,让汉字与机器间的“交流”无障碍。现在流行的各种输入法严格上不是“字”的输入,而是“词”——思考中概念的基本要素的输入,是贴近“思考”的。但是这样的输入法容易让人们把汉字本身“忘却”,提笔忘字就是一种症状!要引起警惕与重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语音式文字在进入思考过程中会有一个“音——意”转换过程,由于“音”的品种数量限制,那么“多意”就不好处理,半汉字的日语、拼音化的韩语越南语对“多意”的处理都显示出了不足与缺陷,这样的语言文字相对于思考所需是不成熟的。汉字之“表意”是可以尽可能精确的精致的完整的反映思考的,其间的对应性,远非语音文字能比,是赵元任的两篇奇文《季姬击鸡记》和《施氏食狮史》是个非常有力的确证来说明“表音”与“表意”的差距。</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华民族有幸发明了象形的“表意”文字,是这种幸运让方言没有改变文字,没有改变东南西北各民族各地方的人在交流时的思考层面的统一性,所以使用汉字的人都用同样的思考载体来思考(动词)来表达(表“思”,名词)。语音的千差万别没有改变整个汉语言文字形态,这才是五千年文明不倒的核心依据。其他著文明是灭失都是方言改变了文字的统一性,也就失去了文字的传承性,文明自然就堙灭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欧洲各国的语言其实就是拉丁语的方言化,还有希腊语的蜕变,如果西方不能保证一直兴旺下去,他们的语音文字一定会被语音改变,存留与否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表“思”的象形的汉语言文字是我们的语言优势而不是劣势,是契合人类意识活动之思考的最直接、最简捷的方案。</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放弃汉字的简化方案,回到智慧丰满汉字形态是应该提到昌隆中华文明的高度来思考的问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文明的最核心优势是我们的语言文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附:</b></p><p><b style="font-size: 20px;">1.《施氏食狮史》</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先生于1930年代在美国写的一篇奇文,文章原题《石室施士食狮史》,同时赵元任还用英文写了一篇说明,标题“Story of Stone Grotto Poet:Eating Lions”。</b></p><p><b style="font-size: 20px;">全文计94字(后扩充为103字,连同题目7字,共110字),每个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shi。如果用普通话读音来朗读,不懂古文的人读起来根本不懂,原因是当代普通话丢失了古汉语的入声和浊音。</b></p><p><b style="font-size: 20px;">【原文】</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b></p><p><b style="font-size: 20px;">2.赵元任创同音文后,又写了一篇《季姬击鸡记》:</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