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 | 信息技术学院硬核在线直播教学

默蓠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面对新冠病毒疫情和不得不“加长”的假期,为做好“停课不停学”专业课教学工作,信息技术学院老师们利用各种直播平台讲授专业课,从摸索到适应,逐步走上正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在线直播教学规范。</p><p><b>一、在线直播实施</b></p><p>1、选择适合线上学习的专业课</p><p>&nbsp;&nbsp;&nbsp;&nbsp;&nbsp;本学期各专业开设的专业课都属于B类或C类课程,实践性强,理实并重。遴选课程的依据是:以电脑为载体的软件应用类课程。</p> <p>2、课程资源平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课程资源主要来源于职教云和传智播客(人民邮电出版社提供),职教云平台教学手段多,传智播客视频教程、作业资源丰富。各课程至少对接一个平台资源,用于学生预习、自学、作业。</p> <p>3、直播平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通过直播平台性能比较,最后选择“腾讯会议”作为专业课程直播教学平台。</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腾讯会议平台可以通过共享教师屏幕,老师进行演示教学,通过视频或点名提问,可以检查学生是否在线和学习情况,通过共享学生屏幕可以让学生演板和解决学生共性问题。</p><p><b>二、在线教学管理</b></p><p>1、制定直播课表</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级由于公共课较多专业课周时在12-16之间,18级专业课周课时在16-24节不等,尽量做到各班每天有课,每天课时不少于4节(包括专业课、公共课),如:</p> <p>2、定期召开“直播”效能会</p><p>多次召开直播教学经验交流会,让每名老师谈直播心得,包括进程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过程监管与控制、效果测评与反馈等;定期召开学生信息员会议,收集从学生角度对直播教学的反应。通过好经验分享、好方法借鉴、好流程参考等,扬长避短、提效增能,信息技术学院直播教学逐步形成规范,走上正轨。</p> <p>3、建立在线巡课制度</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巡课人员包括系院领导、教务科干部、研究室主任、班主任、二级督导等。直播老师通过预约会议,获取腾讯会议号,提前上报教务科汇总。教务科在周日制定下一周巡课表,做到课课有人巡、课课随时巡,随时把控教师教学实施情况。各巡课员每周提交巡课小结,统计巡课班级学生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互动情况、老师讲授情况,及时反馈优缺点,与线下随堂听课效果无二。</p> <p><b>三、特色与亮点</b></p><p>1、规范性</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通过几周的直播实践,多次的直播教学经验交流,逐步形成了适合计算机大类学科课程特点的在线直播教学规范。课前:学生登录课程资源平台观看视频预习;课中:演示操作案例,讲练结合,步调一致,统一进度,随时共享学生屏幕或点名提问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课后:布置操作练习和资源平台作业。有电脑的,与老师同步操作,截屏汇报示例、练习完成情况;没有电脑的,抄代码、或手写代码,返校补做验证性实验。</p> <p>2、高效性</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强化巡课、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强有力的监控措施,逐步让我们的在线直播课达到了高效率。目前各课程学生到课率高、参与率高,学生学习时间成了全天候。有时晚上十一二点还学生在截屏交作业、问问题,普遍反映在线学习时间比在校学习时间还多。为活跃直播效果,有的班级在线直播“课前3分钟”演讲,有的“惩罚性”表演节目等,直播课堂有声有色。</p> <p>3、周记总结</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为反思教学效果,系院要求每名上课老师每周提交教学周记,内容包括教学进程执行情况、教学心得、教学效果、反思与诊改、“教与学”特色效果图等。各专业研究室根据教师周记,汇总归纳专业周记,补充师生技能大赛、课程建设进度等内容。教务科汇总各专业周记,最后形成教务科在线教学周记,让系院专业教学得到有效监管。</p> <p>文案/设计:曾鸿</p>

直播

教学

在线

专业课

课程

学生

周记

平台

巡课

教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