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春节,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这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每天从新闻上看关于全国疫情的新闻报道,从抖音上看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武汉的各种抗疫消息,看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纷纷立下请战书,按下手印,紧急驰援,看到无数同胞的身体饱受病毒折磨甚至失去生命,心急如焚的我,就在想:要是我也能去武汉支援那该多好。后来当我得知了海南的各个市县可以请愿报名支援武汉时,我激动的给我们的陆护士长打了电话:我请愿参加支援武汉,我想签请战书。得知我请愿支援武汉,有位同事问我:小小个的你,哪来那么大的勇气啊?我告诉他:我想做一件足以一辈子都引以为傲的事!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吧!</b></p> <p> </p> <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0px;"> 2月17号,我成了海南省第七批援鄂抗疫医疗队中的一员,于是便有了这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它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肩上所要担负的职责和使命。为了援鄂,我剪去了为过春节而去理发店精心设计的头发,我最爱的发型,当剪刀起头发漂落的那一刻,眼泪不由自主的夺眶而出,但我知道轻装上阵才能更好的与疫情作斗争,这是伟大而不平凡的决定。</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 2月18-20号,自从确定我们20个人为援鄂抗疫的那天起,我院的各领导便积极为我们准备了各种防护用品,各种药品及生活必需品,让我们无后顾之忧,他们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这几日在护理部的严格培训和指导下反复进行穿脱隔离服,冯主任还经常强调:这不仅仅是是隔离服,也是生命的保护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必须做到人人过关!</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 2月21号 09:00,我突然接到护理部冯主任的电话要求马上到医院集合,准备出发。早餐都没来得及吃,就慌忙地换了一身衣服。等我到达医院时,院领导已经开始语重心长地叮嘱:一定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你们是勇士,是战士,我们等你们凯旋归来!我表面淡定从容,实则心乱如麻,因为我看到了几乎从不在我面前哭泣的妈妈早已泪流满面,妈妈一手把我抱入怀里,印象中这是妈妈从我有了记忆以来第一次抱我,我跟妈妈相拥而泣,临行前妈妈对我说:到那边要保护好自己,我们等你回家。说我不害怕吗?不,我是害怕的,但我知道武汉需要我们这些白衣天使,需要我们勇敢的站出来。我安慰妈妈说:我一定会平安回来。</b></p> <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0px;"> 在飞机上往窗外望去,和煦的阳光照在机翼上,飞机的羽翼如大鹏展翅在云海里穿行,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仿佛在告诉我们,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连,就没有迈不过的坎,我们总会看到春暖花开。</b></p> <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0px;"> 抵达武汉天河机场已是19:30分了,一下飞机,一阵阵刺鼻的消毒水的味道伴着刺骨的寒风迎面而来,川流不息的街道不再拥挤,人声鼎沸的闹市也归于平静,车多繁华的街市变得冷清,喧嚣的夜晚也开始沉寂,整个城市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到处可见写字楼外墙显示屏上“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大字。沉寂的夜晚让这几个大字显得更加耀眼,像颗救心丸,给了我坚定的信念,我们必须打赢这场战疫。我知道,我们的奋战就在抵达机场的那一刻开始了,彷徨而又激动。我相信,要不了多久,这儿就又会像树木一样,到了春天抽出了嫩绿的枝条,一片春意盎然,恢复往日的喧嚣。</b></p> <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0px;"> 2月26日,凌晨03:30。这是我在武汉协和西院12东重症病房的第一个班,本是凌晨五点半的班,因为住的远,必须提前两个小时出门。然而上班前的两个小时是不能进水。当穿好防护服,第一次打开隔离门那一刹那,心情沉重,难以用语言表达,那时的我很紧张,很害怕,因为我知道打开了这扇门,面对的是活生生确诊的新冠患者,即将面临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我只能对自己说:加油!重症病房是4小时制,我们工作的4个小时内不吃不喝,不拉不尿,可不到半个小时,我全身就被汗水沁透,脖子以上受压部位的疼痛感持续着,像千斤重的石头压着脑袋瓜,胸口一直闷痛,心率越来越快,护目镜起雾,让我伸手不见五指,可我依然咬着牙坚持着,忍着不能流泪,因为会加重护目镜的雾气,不想浪费这套来之不易的防护服,更不想因为我的关系增加别的老师的工作量,我不断地对自己说:再坚持坚持就能等到交接班的时间了。休息会又全身心投入到救治病人的工作中:监测体温,指脉氧,处理大小便,打开水,打饭喂饭,测血糖,翻身,吸痰......终于熬到了09:30,当脱掉所有的防护服,看到镜子里的脸,手被口罩,手套压的痕迹,头被护目镜压过后的痛疼感,不禁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坐了一个小时的车到达酒店还得做一系列的消杀,当再次洗澡出来后,已经是中午12:30分了,这一刻,终于可以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到了床上....。</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 2月29日,09:30-13:30的班,在这短短的几天里,见到了最频繁的生离死别,47床的爷爷去世了,拔掉气管插管,停掉了心电监护,鼻孔,耳朵塞满了棉球,遗体做了消杀,白布一盖,等待殡仪馆的接送,而这一程没有一个家属送别。组长对爷爷说了句:一路走好!这是一场安静的送别!虽然知道这是早晚的事,但对于直面疫情重灾区没上几天班的我很是难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 3月3日,新入院的一位47床爷爷,心力衰竭+新冠,入院后一直气促,加上家属的不关心,患者一直在闹脾气,不肯吃饭,不配合治疗,将心电监护,吸氧管拔掉,对我们说:我好不了了,家人不关心我,只有你们还在救我,别浪费国家资源了,只会增加你们的感染。听到这些话,我的心在颤抖,瞬间感觉很心酸。但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救治病人的希望,哪怕这希望多么渺小。重新收拾心情像哄小孩一样哄他吃饭,给他配合治疗的希望,耐心陪他聊天,告诉他:武汉越来越好了,我们总会看到外面的阳光!</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3月8日,今天的武汉,天气阳光明媚,正如我们的心情,满满的感动。马云送来的奶茶跟鸡翅,这久违的味道,幸福的味道,仿佛在寒冬中给我们带来温暖的拥抱。各界爱心人士,在背后默默无闻地付出的司机,志愿者……冰天雪地中,春寒料峭中,寒风呼啸中成了这座城市的守夜人。一声声,一句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地响起,一群群像一束束光聚在一起,在援鄂抗疫的道路上,我们并不孤单,我们的背后有最强大的后盾祖国母亲-中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让我们携手一心,共渡难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三月的樱花盛开了,武汉真美,中国人的心灵更美!使命还未完成,疫情还未结束,我还需继续奋战,但我坚信总会看到风雨后的彩虹🌈总有一天我们会凯旋而归……</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