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疫情期间,居家学习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线上学习已是老师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进而爱上我们自己职业,已经成为我们数学老师的重要部分。怎样让学习真正发生,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议论的长盛不衰的话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习变得更加深刻。市教育局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学习机会,精心挑选了张宏伟特级教师的讲座《不一样的数学教育——全景式数学教育》。张老师从课程改革为着手——沙道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方式,优先捍卫学生对数学、对学习、对世界的兴趣、信心和好奇心。这些都值得老师的借鉴和思考,以下是石壁中心学校部分报送上来的老师心得体会。</h3> <h3> 学习张宏伟全景式数学教育有启发</h3><h3> 庞学杨</h3><h3> 经常在课堂之余听到天真烂漫的学生这样的声音;</h3><h3>生:老师,今天事什么课?</h3><h3>师:数学课;</h3><h3>生:怎么今天又是数学课,每次都是数学课,怎么数学课那么多,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h3><h3>老师听到的是学生烦躁的声音,毕竟孩子很天真,这些话都是发自孩子内心的,好多孩子不喜欢数学,这已经是当今一种普遍现象,一种不好的趋势。怎能让初学习数学的孩子就扼杀在这摇篮里呢?如何让孩子爱上学数学呢?作为自己的一份职业甚至是事业,这也是我常常思考的。</h3><h3> 今天学习了张宏伟老师这堂全景式教育,让我深受启发。有几点感触很深,也对数学课堂有新的认识。它是一种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基于世界历史文化,用全景的课程培育全面发展的人。</h3><h3>一、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数花生。</h3><h3> 如何让学习数学有吸引力,如何让孩子深深迷恋上数学。在教一年级数数那一部分,通过调查得知,没有人喜欢数数,说喜欢也只是应付老师表面的事来迎合老师一时的高兴。在这里他找到学生的欲望,欲望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以学生自己的欲望去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张老师改变了学生往常的一种教学方式,如看一看数一数。在教室开超市,在教室开超市让学生数花生,每一次学生都乐此不疲地数,数对了免费送,这在无形当中勾引起学生对枯燥数数知识的兴趣。让变成一种驱动,全身心参与其中。让学习变成一种挑战,使学习变成一种激励。</h3><h3>二、舌尖上的分数——在数学课上吃蛋糕。 </h3><h3> 一堂看似索然无味,看似简单的数学课堂,只要你增加某些元素,或改变它的形式,它就可以让数学课变得有滋有味。</h3><h3> 这里他大刀阔斧谈改革,而不是因循守旧,运用老一套;取而代之是拓展小学数学教育新疆域,引入新路径。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那一节,改变以往分数教学那种让学生通过分纸、分图形、涂一途。而是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应用舌尖上的分数模式教学,让学生亲自平分蛋糕成四分,品尝它的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有什么区别,说说自己的感受。这种可以让学生边吃东西边思考,吃进的不仅是蛋糕,吃进是分数,吃进的是数学的学习。这样的学习记忆会更加长久,这些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应用到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h3><h3>三、学习数学更深刻——让问题与学生共成长。</h3><h3> 让问题伴随学生成长,在数字的组成这里,难点在于10可以7和3,进而触发起学生发现身边的姓氏,“徐”,这个看似简单的东西,却埋藏学生追求当中很久,这个看似简单的东西,却引发“姓氏数学”课程。这根根,让学生触发起对知识的寻找,对知识的追求,在课外之余,我们也可以留有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解决,培养他们发现、猎奇和挑战。设法让所有数学学习都密切链接孩子的日常生活,从而实现学习的多点驱动,让学习时有发生。</h3><h3> 围绕孩子兴趣,激发孩子兴趣,围绕学生的天性,去促发学生的欲望,让学习数学成为一种好“玩”的事。尊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我们会和孩子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h3> <h3>《如何让孩子们迷上数学》讲座观后感
郑丽萍
看了张宏伟老师的关于"如何让孩子们迷上数学"讲座,收获颇多。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张宏伟老师打破传统枯燥的学习方式,积极构建全景式教育课堂。确切地说,张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在用数学做教育,他认为最好的课堂就是让你的课程和教学充满情趣和挑战,吸引是最好的管理。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敢于胡说八道,将来才可能能说会道;只有在课堂上敢于胡思乱想,将来才可能有奇思妙想;只有在课堂上敢于胡作非为,将来才可能有所作为!
我们的课程教学要如何改变才能吸引孩子,让他们迷恋、甚至为之疯狂呢?张宏伟老师从支付宝”锦鲤”入手,去探究让学生上瘾的数学。他结合学生喜欢的食欲、玩耍欲、购买欲等,在教学《认识入民币》时,在教室开超市,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购物中认识人民币,学习真实的数学,整个课堂变得热闹而充满数学的气息。
张宏伟老师还巧妙地将"锦鲤心理”扩展到各种活动和评价中成为一种激励机制,奖品从物质过度到精神,比如做一周教室封面人物等。原本机械的管理、束人的规范,恼人的作业等一下子变得可爱 、好玩、鲜活、刺激起来。而针对学生课堂表现好的进行抽奖,其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吸引,还有极其重要的目的: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体验可能性的大小,感受随机现象,为以后学习统计和概率积累真实、深切、充分的体验。
他在《数的组成》教学中让学生说一说10可以分成几和几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在生活中找到一个真实的现象来牢牢记住数的组成。在张老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用螃蟹记住了10可以分成2和8,有的学生用双枪手势记住了10可以分成4和6,还有的学生在自己的姓氏中发现“徐"的笔画可以表示10可以分成3和7。张老师变重复练习和机械记忆为发现、猎奇和挑战,用人性本源的好奇、好动和发现挑战的本能,吸引孩子沉浸其中。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讲到要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孩子们对吃喝的欲望,抓住他们的心理,让孩子们在吃中学、用中学。
高丽君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摒弃传统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分纸、分圆形、涂一涂形式来学习,而是采用全景式数学教学,把食物作为学习的材料,开设”舌尖上的分数”让学生在吃吃喝喝中学习分数,学生在平均分一分中学分数,在吃四分之一铜锣烧,喝五分之一橙汁中学会了分数的意义、读写法和比大小。
张宏伟老师还把枯燥的数数变得充满欲望和挑战。他自备花生,只要课堂表现好,下课时每人都可随意抓一把,数一数,谁抓的花生与老师公布的条件符合,谁就能获得在教室超市里任选一件商品的机会。这种教学设计不仅能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把数的各种知识巩固于无形之中,让学生们在刺激的中奖欲望中获得新知。
其实在很多时候,由于我们急于求成的心理,约束了我们的课堂,禁锢了孩子们的思维。如果能像张老师那样,透过学科关注到受教育的人,我想我们的教育会更加贴近人的发展!因为教育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而做好教育的落脚点则是教师。若想当一名好老师,最重要的还是要了解孩子。课堂上不要计较学生的对错,多鼓励每一个敢于表达的学生, 尽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带着自信和愉悦离开我们的课堂。在此,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说说全景式数学教育带给我的心得、思考:
一、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们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展示所思考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自己生活中的作用,吸引他们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更重要的是,找到引发学生思考的内容,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用多样化、直观化的方式呈现学习材料,展现出学习的必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逻辑思维的力量,同时认可鼓励并支持每个学生的想法,让他们大胆尝试,帮助学生接受和尊重与自己认知和理解不同的同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进行思考的积极性。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学生的课堂表现如何?学生上完课后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还存在什么疑问和需求?其次是关注教学目标的完成,如果学生没有达成目标,我们就要去分析原因是什么?是教学过程中,哪些地方有了问题或者是教学目标本身制定的不合理。
三、上完每一节课我们都要反思:我是否始终关注了学生如何思考?我是否在尽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思考?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什么活动?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与以前的内容有哪些联系?我们是使用哪些方法获得结论的?这些方法在什么地方还能用到?通过学习又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
正如张宏伟老师所说的,数学永远只是工具,只是载体,只是路径,而不是教育的终点。终点是一个个鲜活而具体的孩子,因此数学老师不是教数学的老师,而是用数学育全人的人师。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升修炼自己,让学生对我们产生惊喜、神奇和崇拜的感觉。同时让学习像八爪鱼,拥有强大的吸盘,让学生爱上数学、迷上数学。<br></h3> <h3> 《如何让孩子们迷上数学》观看心得
黄露茹
数学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枯燥乏味,只是一门充满了公式和计算、冷冰冰的学科。每当有人知道我是一名数学老师的时候,都会忍不住赞叹一句:哇,你居然教数学,太厉害了!我知道这只是赞叹我的勇气,而她的真实感受是数学真的好难啊!从小到大的“噩梦”。不少朋友到现在都是谈“数”色变,我也相信很多人的感受是,以前学了那么多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好像只有“加减乘除”比较实用。所以,如何让孩子们爱上数学?我觉得就得首先要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
新授课我们一般采用的是“情境导入”模式,通常就是课本上的一幅情境图,再结合例题。我觉得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吧,我们觉得这就是情景导入了。自从听了林景主任的《确定位置二》这堂课,我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情境导入。就像最后访问的一个小孩说的,我们数学老师讲的跟我们好像没啥关系,我们只是为了配合老师的演出,只是为了考试,所以没兴趣。林主任的救援任务情景与其说是情境导入,我觉得更像情景剧,让学生仿佛那一刻自己就是救援指挥中心的一员,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在学数学,自己是在执行一项任务,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使命感。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居然可以挽救一条生命!因此,要让孩子喜欢上数学,教师要善于设计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数学情境,活用教材,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
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我觉得孩子要喜欢数学,首先还是得对他的数学老师有兴趣,这就是一个老师独有的人格魅力了。我的高中英语老师曾说,当你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你就是“演员”,你要想你怎么“演”才能吸引到无数粉丝。以前我只觉得他很好笑,现在我明白了,如果你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那么你接下来的付出都将是白费。在课堂上,往往看到两种不同的场面,有的课堂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的情绪瞬间被老师感染了,教与学双方都沉醉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充分体会着思维之趣,成功之乐。有的课堂,教师教法呆板,乏味枯燥地讲解着公式,学生木然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善于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孩子“亲其师而信其师”。
“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的欲念”。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多次追求成功”的条件,结合每个孩子的特点,为他们设定不同的目标,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想方设法给他们创造表现才华、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一次次的成功不仅仅是满足、兴奋,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这样才能使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化被动为主动。
<br></h3> <h3> 张宏伟全景教学讲座心得
张少蕊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在追寻教育的路上我们应该一路向前!特殊时期,病毒无情,人有情。张宏伟老师的《如何让孩子们迷上数学》公益讲座,为老师们对目前居家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及自觉性严重衰退等问题提供了教育思路,同时也为了开学后更有序、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张宏伟老师的讲座,如同春风,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该讲座为我们分享了“谁是那条锦鲤”“把学习装进孩子的饥胃饿肠”“重复练习,机械记忆——发现、猎奇和挑战的欲望”“用热爱点燃热爱”四种教学方式,给了四个教学问题的建议。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通过该讲座,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凭干劲和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注重方式方法,才能培养出良好的班集体。
一、坚持以心灵沟通为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时代的学生在价值观和个性特点方面更显示出对自我、民主的重视,他们反对传统教师的权威,渴望和教师进行平等民主的沟通。所以,班主任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学生,多与学生沟通,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例如,班里同学网瘾,影响了学习。对此,班主任没有必要声严厉色地批评和指责学生,而应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给他们分析危害。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将精力转移到正常的学习中。
二、坚持以制度规范为核心
作为一个集班体,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并使之成为全体成员行为的准则。班级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卫生制度、学习制度、作业制度等,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法”可依。制度出来后,班主任还要及时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协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并随时做好个别调查,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定期评定,奖优罚劣。同时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例如,可以把班内几十名学生分成小组,小组之间围绕班内日常事务积极开展竞赛活动,从而形成互相激励、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班级管理
1.加强班主任管理。
班主任在管理中,通过深入观察,掌握学生的特点、心理,从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对症下药”。
2.加强班干部管理。
在一个班集体内,班主任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不断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班干部管理实现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3.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自习课上往往做小动作、聊天等。为此,班主任可以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学生熟记并付诸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2)进行自省。每两周要求学生进行一次自我小结,写出这段时间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足,并提出
自己的努力方向。
(3)量化考核。在健全各项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制订班级量化考核表,实行班级量化管理。
四、处理好与科任老师、家长的关系
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必须搞好关系,密切配合,做到教育思想一致。班主任除了完成所任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班级管理工作。科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有渗透的责任。
班主任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家庭情况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班主任要加强家访活动。一些学生,有时候受家庭的影响,情绪出现波动,缺乏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应了解其家庭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家访,做好学生的学习调整工作。
总之,班主任必须具有对教学的忠心和对学生的爱心,培养和锻炼自己较高的心理素质和管理素质,才能管理好班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出最佳环境。
<br></h3> <h3> 如何让孩子迷上数学
吴清军
今天我看了张宏伟老师的《如何让孩子迷上数学》,给我的感觉就是现时代的教育是让孩子爱上数学,自己去学数学,而不是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所以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利用一些教具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宝。数学教学要提高效率和质量,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才能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喜欢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处处开启学生的心智,课课给学生以知识、方法及新颖感,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自觉的获取知识和养成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细读教材,再因人而教。
教师理清教学层次,找准教学难点,确定教学重点是关键所在。
1.亲近文本,找准难点。叶圣陶先生有诗云:“作者有思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景,入境始与亲。”教师只有准确的把握课文的内在层次,辨清作者思路的轨迹,真切深入的理解课文,才有可能设计好讲析层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去关注能够震撼心灵的文本内容,激发学生深层次的解读欲望,让学生在深层次阅读中感悟到文本的意义,真正领悟文本的魅力。
2.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依据具体课文而定,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如果墨守成规,一味死扣课本,甚至唯教参是从,那便有缘木求鱼之嫌了。课堂教学重点的确定必须考虑教学的主题,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做到因人而异,适时而化。
所以,我们备课,教学设计也应做到因文、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异,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
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责任心。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正处于培养其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习惯养成包括两方面:
1、行为习惯养成:包括听、说、读、写等各种习惯养成,学生要会听讲、会学习,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创新习惯。数学课堂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会创新思考,习惯的培养显得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认知规律,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常新思维训练。
四、课堂问题设计要科学、有效。
数学是以课堂思维为主的,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进行的是有意义的思维训练。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时必用的方法,也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备的基本功。教师的课堂提问指向性极强,往往直接引领学生的思维向预期的方向推进。在设计问题时一般不要出现下列情况:教师设计好每一个细节问题,学生顺着教师解题思路解答;有的还是一问一答,还有的是教师说上句,学生说下句……这些设计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那么在讲解新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尽可能地从孩子的实际生活经验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进行分类,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br></h3> <h3> 观张宏伟《如何让孩子们迷上数学》有感</h3><h3> 李莉莉</h3><h3> 今天有幸在网络上观摩了张宏伟老师的专题讲座《如何让孩子们迷上数学》,张老师这个专题讲座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课程内容整合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启发。回首我们的日常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我的工作经验,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h3><h3>一、创造应用机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h3><h3> 数学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家长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开始会感到枯燥无味,应该从多方面启发,并通过演算题目,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建设及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学生可以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技能,应尽可能地创造实际应用的机会。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了元、角、分以后,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买小商品的办法熟悉元、角、分。高年级学了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图形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实际测量家具、房屋等物体的面积,使他们在实地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让孩子感到知识学得还不够,还需要努力学习。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加深孩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孩子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可以提高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用结合上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h3><h3>二、引导动手操作,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h3><h3> 孩子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在教学或辅导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孩子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孩子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圆环面积计算时,先让他们动手画一个半径是6厘米的圆,并剪好,再以这个圆的圆心为圆心画一个半径小于6厘米的圆,并将它剪去,这样手中得到的就是环形。然后,可进一步引导孩子联系操作过程得出: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这种以动手操作到语言叙述,从语言叙述到导出面积公式的过程,就是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孩子可以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尝到探求知识的乐趣。三、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h3><h3> 提起数学,孩子常会联想到艰苦的思索、繁难的演算、复杂的逻辑推理,因此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枯燥的、艰苦的劳动。其实数学教材有它自己的特点,蕴含着可激发学习兴趣的很多因素。教师和家长应挖掘这些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种类时,当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有关的概念以后,别具匠心地出示了一些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它们属于哪种三角形。第一个只露出一个直角,学生回答说是直角三角形;第二个只露出一个钝角,学生也随口回答是钝角三角形;第三个只露出一个锐角,学生也随口回答是锐角三角形,但当教师把这个三角形全部露出后,学生们发现原来仍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悬念:为什么有一个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就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呢?在学生积极探究这一问题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老师紧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这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已经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为学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家长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些更好的方法。</h3><h3>四、开展活动,提高学习兴趣</h3><h3> 数学学习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掌握它的概念、法则、公式等等。在练习中,同一类型的计算题可能使学生感到厌倦,变形的应用题可能使孩子感到头痛。由此,有的孩子往往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以至于将数学学习视为负担。因此,应根据孩子的特点,特别注意练习的形式,使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h3><h3> 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是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因为好胜心强、不甘落后是每个孩子的共同特征。在竞赛的过程中,这种心理因素能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提高学习兴趣。家长要积极支持,热情鼓励孩子参加竞赛活动。</h3> <h3> 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正是我们新的开学之日,我们相约美丽的校园。经过这段时间居家的种种学习、与“修炼”,我们对教学方式会有新的认识,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开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