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从马拉喀什到卡萨布兰卡是坐的火车。马拉喀什火车站气派的玻璃门和百合花型的吊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p> <p>火车的外观和我们70年代的差不多,车厢里的座位像我们的软卧一样被一间间隔开。车速很慢,车上有很多热情而健谈的摩洛哥人,虽然听不懂他们和小张先生的交流,一路上倒也不寂寞。只是时不时想起国内的高铁,多快呀。</p> <p>达尔贝达(Dar el Beida)原名安法,别名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位于摩洛哥西部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历史名城,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人口约290万。该市拥有全国70%的现代工业,城市临海,树木常青,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是北非著名的旅游城市。</p><p>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16名。</p> <p>“世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有那么多的酒馆,而她却走进了我的。”这是电影《卡萨布兰卡》中的台词,因为这部电影,让我很早就知道这个城市,并且向往着这个城市。想象着坐在里克咖啡馆中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闭着眼睛去想英格丽.褒曼和亨弗莱.鲍嘉的浪漫情怀。</p> <p>来到这里,大失所望,完全不是我想象的样子,而且还关门不营业,好郁闷哦。好在不远处就是卡萨布兰卡的标志—哈桑二世清真寺,据说是世界上最美的清真寺。</p> <p>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摩洛哥王国的卡萨布兰卡市区西北部,坐落在伊斯兰世界最西端。其外观雍容华贵,内饰富丽堂皇,堪称大西洋海岸上的一道风景。清真寺的建造与已故国王哈桑二世有着直接关系。1987年8月动工修建,耗资5亿多美元,占地面积9公顷。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p> <p>清真寺的建造与已故国王哈桑二世有着直接关系。哈桑二世国王在位30多年,国王品德高尚,勤政爱民,国泰民安,在人民中极具威望。国王认为这一切都归功于真主的指引,因此他决定要在摩洛哥这个穆斯林世界的最西部修建一座大清真寺,以感谢真主,并将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至于清真寺为何建在海上,据说是缘于国王的一个梦,梦里国王曾接获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水上。”</p><p>为实现国王的梦想,摩洛哥举国捐赠,筹措建筑资金5亿多美元,其中3/5是国内外的捐款,其余由政府出资。工程由国公司承包,1987年8月正式动工。3万名工人和技术人员移沙填海,日夜奋战,用掉了30万立方米混凝土、4万吨钢材和6.5万吨大理石。经过5年的施工建设,清真寺于1993年8月30日建成启用。</p> <p>清真寺分主体大殿和露天广场两部分,全部占地面积9公顷,洁白的大理石墙壁精雕细琢,殿内外回廊玉柱气宇轩昂。宣礼塔高200米,有电梯直达顶端。塔顶装有激光设备,夜间激光束清晰地指向圣城麦加方向。主体大殿内可容纳2.5万名穆斯林祈祷,广场上可以容纳8万名穆斯林同时礼拜。</p> <p>哈桑二世清真寺通体是黄白的大理石砌成的,到处可见绿色琉璃瓦镶嵌而成的阿拉伯图案,随便拍都是大片。</p> <p>主体大殿屋顶可以遥控开启闭合,25扇自动门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正门重35吨,据说只有国王来了才会打开。正门不用钥匙,而是使用一组密码,否则就是撬也撬不开。</p> <p>哈桑二世清真寺内部,地面铺满地毯,游客戴上鞋套即可进入,礼拜堂宽阔高大,十分空旷。说这里是皇宫都有人相信,金碧辉煌,大气磅礴,屋顶每一个见方都不相同,精致到每一个小细节。</p> <p>整个大殿宽敞明亮,行走在灯光照耀下的大理石上,恍若来到了水晶宫。大理石地面真正是一尘不染,光亮如镜。</p> <p>大殿内的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冬季气温降低时,地板可以自动加热;夏季室内温度过高时,屋顶可以在5分钟内打开散热。宣礼员还可以乘电梯直达宣礼塔顶,从这里发出的诵经声可以传到市内的每个角落。</p> <p>室内的廊柱、墙壁、天花板等,都是精美的阿拉伯图案。</p> <p>它的顶部装饰处处精雕细刻,极其精美、极尽奢华。整个建筑处处体现出摩洛哥的民族特色,体现出它的宗教风格。清真寺里除了玻璃是威尼斯制造的以外,其它所有的材料都是摩洛哥本国的建材。</p> <p>清真寺的底层是洗浴室,光线通过门上的圆形玻璃透进来。这些莲花般的大理石喷泉就是信徒们在祈祷前沐浴用的,这也是我们看到过的最豪华、最别致的洗浴场所。</p> <p>参观完毕,深刻的感受到哈桑二世清真寺象征着伊斯兰教在摩洛哥的崇高地位,同时,作为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结合的产物,也彰显了摩洛哥人开放包容的态度和发展建设的成就。</p> <p>离开卡萨布兰卡,乘火车到达菲斯。菲斯,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中心。菲斯河在此分支,适宜农耕,所以菲斯在阿拉伯语意为“金色斧子”,也有“肥美土地”之意。半山腰上的菲斯(Fez)市,可俯瞰广阔的平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重镇。 菲斯分为老城(bali)、新城(Jadid)和新市区(Villenouvelle),老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规模的典型的中世纪风格的城市之一,在阿拉伯国家可与马拉喀什(摩洛哥南部城市)、开罗(埃及首都)、大马士革(叙利亚首都)和萨那(也门首都)等城市相媲美,依旧保存着浓郁的中世纪风采。</p> <p>到达菲斯后,我们居住的公寓,内部装修极具当地风格。</p> <p>大厅的吊顶木雕装饰,精美绝伦。最难忘的是第二天早上在公寓旁边咖啡厅吃的老爷爷做的手工面包,我觉得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p> <p>菲斯作为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当下摩洛哥的第三大城市,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老城有9.9公里的城墙,19座城门,9000多条街道,300万人居住。</p> <p> 菲斯古城占地250公顷,由伊德利斯二世兴建于公元808年,是摩洛哥的第一座皇城,9.9公里长的城墙基本完好,保留着浓厚的阿拉伯色彩。</p> <p>只是城墙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一段一种风格,有些和房子连在一起,错落有致,有层峦叠嶂的感觉,连起来也气势恢宏。</p> <p>城门就更是各展风采,各不相同。时间的关系,好遗憾,没有把19座城门都看一遍。</p> <p>菲斯古城有9000多条街道,纵横交错,阡陌交通。空气中时而弥漫着药草和香料的味道。黄色的主色调中也有各种涂鸦。走过几条,已经晕头转向,若不是向导带路,我们可能都走不出来。</p> <p>如果时间充足,在古城里慢慢的行走,你就会有一种跌落在旧时光里的感觉。安宁,惬意,慢节奏。</p> <p>菲斯老城区到处都是传统手工业:染色作坊、皮革加工厂、陶瓷作坊,挂毯等传统手工加工店,虽然是手工制作,但其世界一流的品质却颇享盛名。</p> <p>我们参观了一个陶瓷作坊,和国内的现代化生产工艺相比,这里很原始,所有的颜料都是从植物中提取,陶瓷制作的工人们采取类似于我们活字印刷的原理,在制作一个陶瓷马赛克桌面。</p> <p>成品倒是很精美,但太花费时间。做一个桌面,要好几个月甚至1年。</p> <p>来自瓷器大国的我们,在眼花缭乱的成品中也可以挑出别具一格的东西,带回家留作纪念。</p> <p>第二站去了一个皮革加工厂,了解了皮革的制作过程。菲斯的皮革业非常有名,更为奇特的是皮革的染色,染色原料为纯天然,五颜六色的染缸如同一张完整的画板,蔚为壮观。</p> <p>可能是式样的原因,在琳琅满目的皮革制品中没有发现新奇的或赏心悦目的。</p> <p>最后到了一家挂毯厂,极具西域风情的成品,色彩斑斓,眼花缭乱。</p> <p>和向导一起合个影。</p> <p>挂毯厂的主人非常热情,邀请我们参观他的房子。别具一格的过道和别具一格的天台。</p> <p>站在天台上远眺,远处是布阿那尼亚清真寺,古老而著名的建筑。</p> <p>菲斯古城是深厚、浓重的。因为在这里,你可以完全体会到不一样的古老,鳞次栉比的建筑是朴素、庄重的,色彩是远古的黄色,菲斯又称为黄色之城。1980年已被列入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非斯古城阿拉伯人居住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p> <p>告别菲斯,去往蓝色之城舍夫沙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