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成大厨的样子,烧出妈妈的味道

深秋枫叶

<h3> 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穿着居家战袍,造就了一个个美厨娘。</h3> <h3>  自认为自己还是挺能下厨的。九岁时个子还没灶台高甚至连锅也移不动的时候就能做饭给下地干活的家人吃了。当时当然只简单地能煮熟一锅粥,然后叫邻居帮我换一口锅再煮上一锅芋头罗卜之类的大杂烩,不管味道如何,但总能减轻母亲既要下地又要带小孩做家务的负担。</h3> <h3>  在外读书和刚参加工作混迹于食堂的那会,每每回家都要从家中打包一罐咸罗卜,每餐只夹几小片解解馋,像藏什么宝贝似的舍不得吃。成家后,慢慢地自己动手烧菜,回娘家也不再带母亲烧好的咸罗卜,只带一些腌好的罗卜回家后自己炒。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回家的次数也少了,再后来母亲又因病去逝了,就再也没能吃上母亲亲手做的家常美食了。</h3> <p>  今年新冠状病毒疫情,两妹妹一起居家隔离。宅家的日子,除了手机电视电脑游戏,做美食的抖音、短视频、下厨房软件纷纷登场唱主角。我们几个姐妹在一起,妈妈的味道自然而然跃上了舌尖。</p> <p>  平时的一日三餐,都是两个妹妹做,一个配菜一个炒菜,配合相当默契,我只要坐享其成。可要做面食之类或者是妈妈的味道,就需要我这个大厨出马了。</p> <p>   刚好在年前,买了个不锈钢柴火灶,用柴火灶烧出来的味道,那才叫地道呢!炒粉干、手擀面、菜饭、饺子……统统大锅菜,都用柴火灶,未揭锅盖先闻其香,诱得口水一地。</p> <p>  手擀面,是母亲最拿手的美食之一。和面的软硬度,擀面用的力度都决定面条的厚薄和均匀度,小时候只看着母亲擀面,从来没有亲自动过手。母亲擀的面厚薄粗细均匀,再用洋芋豆角一起煮,既薄润又有嚼劲,汤汁也鲜美, 堪称一绝,凡吃过母亲手擀面的朋友,一提到都念念不忘,更何况我们从小吃到大呢?凭着小时候帮厨的记忆开始和面擀面,尽管粗细厚薄不那么均匀,但没有擀出洞洞来,虽与妈妈的味道相去甚远,幸好现在调料多,又有肉铺面,还是得到了家人的赞扬。</p> <p> 菜饭,用柴火锅焖出来才香呢!凡是缙云人都知道配料、火候。</p> <p>   米米小朋友最爱吃短短的没有汤的粉干了,还需要是mumu烧的。被小朋友点名,可幸运了。</p> <p>  水饺一直是我拿手的。做的样子不错,速度也快。家里大大小小十个人,一次做一百多个,不需要花多少时间。馅儿在不断的尝试改进中,越来越受家人欢迎。</p> <p> </p> <p>  做饼,最关键是发面。面发好了,饼也会好吃。自几年前从朋友那学了用酵母发酵后再没有失败过。</p> <p> 当朋友圈油条刷屏时,看着视频一步步学,从色泽到口感,处女作还算成功。</p> <p>  居家的日子,唯美食不可辜负。我认为,做饭乃眼前事,不管你会不会,只要肯动手,慢慢都会成大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