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援鄂日记(3月2日)多云

迷糊的雯小雯

<p>昨天,叶涛和我转场进入感染病区轮值,这里全是核酸检测阳性的确诊病人。感染病房的小楼在阴沉的天空笼罩下稍有些特别。说“无所畏惧”,真有些虚,毕竟学医的人更清楚,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新型病毒,感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这更需要我们互相提醒监督,尽量做好防范。</p> <p>更衣室的旁边放着一堆物资,仔细一看,很扎心,没有人愿意在成年之后还去体验这种感觉,可在疫区这却是解决生理需要,降低防护用品损耗的方法。</p> <p>在这里,喝水变成了很奢侈的事。值班的那一天,整整8个小时,我没喝一口水。到交接班的时候,感觉嘴巴里连口水都咽不下去。回到驻地清洗完毕,一瓶550ml的农夫山泉,我一饮而尽,那时候,最幸福的事莫过如此了。</p> <p>进入红区查房,换装之前,来自开远的李潇洌约我上厕所,大家的同袍之谊模糊了性别。进入污染区前,护士小姐姐们总会在我们的防护服上留下祝福,还有手艺超赞的小哥哥帮我画过二娃最爱的“小猪佩奇”。</p> <p>今天,我需要为12名患者进行咽拭子标本采样。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先得耐心地向每一位病人解释检查的重要性,叮嘱大家配合。有的病患操一口湖北方言,交流不畅,那就得反复讲解。当患者张口的瞬间,却也正是病毒大量释放的时刻,而此时操作者需要贴近患者面部才能确保取材的质量。面对病人,我们无从回避,不能退缩。可下班后,我去驻地附近的小超市买东西,却没敢进门。守门的阿姨招呼我进去,我说“刚从医院回来,您帮我递一下吧”,那一刻觉得挺心酸。</p> <p>病人们每天治疗结束,就常在窗边做做伸展运动,见此情景,我不禁想到“同呼吸共命运”这么一句。昨天中午,我就在旁边的窗口迎着凛冽寒风,快速扒拉盒饭,哈哈,黑色幽默,苦乐参半。一位即将出院的阿姨看到防护服上的字,对我说,“医生,你是云南来的吧,我儿子在云南工作,感恩你们来支援,你们真勇敢!你声音很好听,我想为你拍张照”。走廊尽头,迎着窗外温暖的阳光,她看不清我的脸,却还是拍下了防护服背后我的微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