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指导——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h1>&nbsp; &nbsp; &nbsp;<span style="font-size: 17px;">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可能仍然存在身心功能障碍,会对患者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参与产生影响,希望此自我康复指导可以帮助出院患者有效改善心肺功能、躯体功能,重建健康心理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span></h1><br> <h1>一、改善呼吸功能问题(表现为呼吸模式异常、呼吸费力、呼吸不畅、活动后气短、咳嗽呼吸无力等)<br></h1> <h3>&nbsp; &nbsp; &nbsp; 呼吸功能训练通过主动循环呼吸技术、呼吸模式训练和呼吸操等方法来纠正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异常呼吸模式以获得最有效的呼吸方式,从而改善呼吸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同时能改善腹部脏器的功能,消除腹部多余的脂肪,安神益智,放松心情等诸多作用。<br>&nbsp; &nbsp; &nbsp; 呼吸很自然也很复杂,如何有效提高呼吸质量,一起来多多练习吧!</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以下多图预警,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font></h1> <b>(一)呼吸控制训练</b><br><b>作用:</b>建立正常呼吸潮式呼吸模式,学会放松呼吸的方法。<br><b>方法:</b>平躺,双膝弯曲90°,脚掌平放于床,放松肩部及上胸部,双手放松置于腹部,以鼻吸气时腹部隆起,嘴巴自然呼气时收腹。8-10次/分,持续3-5分钟。<br><b>注意:</b>吸气挺腹,呼气收腹,呼吸模式不可错误,吸气均不可上抬肩部。<br> <h3><b>(二)胸廓扩张运训练</b><br><b>作用:</b>改善胸廓活动度,增加肺活量和呼吸肌力。<br><b>方法:</b>坐位或站立位,在深吸气末屏息1-3秒钟,然后自然而轻松的呼气。也可将双手置于下胸段加压,吸气时用胸廓将双手推开,增强抗阻感觉。5-10次/分钟,持续2-3分钟。<br><b>注意:</b>体会深吸气和吸气储备量,感受气体到达相应肺段后,再将气体缓慢呼出。<br></h3> <b>(三)用力呼吸训练</b><br><b>作用:</b>改善肺不张、肺通气不足,帮助排痰。<br><b>方法:</b>坐位或站立位,在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出气,就像是对镜子哈气(呵气),不需要最大努力的呼气。1-2次哈气为一组,可持续5-10组。<br><b>注意:</b>如感觉有痰可及时排除,在哈气过程中可用口罩遮挡。<br> <b>(四)呼吸模式训练</b><br><b>作用:</b>改善呼吸效率,降低呼气能耗,增强呼吸肌力。<br><b>方法:</b>平躺,双膝弯曲90°,脚掌平放于床上,双手置于腹部。经鼻缓慢深吸气,腹部隆起;以口呼气,做吹口哨动作慢慢将气体呼出,像吹气球,用力的吐气,可让腹肌出力,需下背平贴向地面。吸气与呼气比为1:2。刚开始训练1-2分钟,后可逐渐增加至5-10分钟。<br><b>注意:</b>放松颈部和肩部肌肉.训练时也可加入盆底收缩,鼻吸气做“提肛”动作,口出气盆底肌放松。<br> <h1>4. 改善呼吸困难的姿势:当出现气促时,站立位下,先找到一个支撑,然后身体半前倾并配合缩唇呼吸调整呼吸频率,坐位时直接身体半前倾即可。</h1> <h1><b>(五)呼吸康复体操</b><br><b>作用:</b>改善呼吸肌的肌力、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提高耐力及协调性。<br><div><br></div></h1> <h1><font color="#ed2308">注意:根据自身体能选择体操强度,可在坐位或站立位下完成,训练时配合呼吸,鼻吸口呼。可逐步增加运动时的阻力。</font></h1> <h1><b>1、肩外展呼吸训练:</b>吸气时,双手掌心向内并将双上肢外展到最大,呼气时掌心向外,双手缓慢放下;10次/组,2组/天。</h1> <h1>2、<b>肩前屈呼吸训练:</b>双手掌心向下,吸气时,双肩前屈到最大范围,感受胸廓的拉伸,呼气时将双手缓慢收回;10次/组,2组/天。<br></h1> <h1><b>3、肩环绕呼吸训练:</b>双手摸肩,配合呼吸,分别进行缓慢的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肩环绕训练;10次/组,2组/天。<br></h1> <h1><b>4、耸肩呼吸训练:</b>吸气时耸肩,呼气时放松双肩;10次/组,2组/天。</h1> <h1><b>5、画圈呼吸训练:</b>双手交叉于正前方,从左边画圈到右边,再从右边画圈到左边,并配合呼吸。10次/组,2组/天。</h1> <h1><b>(六)结束放松活动</b><br>任意体位 深呼吸+平静呼吸<br>脊椎自然拉直,呼吸自然通畅,深吸一口气,气体充满腹腔、胸腔,平静呼吸,慢慢将身体平静下来。<br></h1> 小结:<br>如果出现胸闷、气急、剧烈胸痛,需要立刻停止训练。请您好好的练习呼吸,让自己真正拥有一个可以好好活动的身体,让运动、健身、训练远离疾病;相信一段时间后你会庆幸自己的正确选择。<br> <h1><b>二、改善躯体功能障碍</b>(表现为全身乏力、易疲劳、肌肉酸痛,部分可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h1> <h1></h1><h1><b>1.有氧训练</b></h1>包括踏步、慢走、快走、慢跑等运动形式。以运动后第二天不出现疲劳的运动强度为宜,从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 对于容易疲劳的患者可间歇运动形式进行。餐后1小时后开始。在训练过程中可以结合上面介绍的呼吸训练内容配合呼吸。&nbsp;<br> 台阶训练 上下楼梯训练 跑步机上训练 <h1><b>2.力量训练</b></h1><h1>使用沙袋、哑铃、弹力带或瓶装水等进行渐进抗阻训练,每组8-12个,每组间歇2分钟,每天1-3组,每周3-5天。<br></h1> <h1>哑铃抗阻训练:<b></b></h1> 仰卧位上肢力量训练 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力量训练 仰卧位胸肌力量训练 跪位背部肌肉力量训练 下肢力量训练 <h1><b>弹力带抗阻训练</b></h1> 上肢和胸部肌肉力量训练 下肢力量训练 背部肌肉力量训练 <h1><b>3.平衡功能训练</b><br>合并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利用瑜伽球或床上跪位、单腿站立、宅道上步行等方法来锻炼自身的平衡能力。<br></h1> 由易到难的跪位平衡训练 瑜伽球坐位平衡训练 单腿站立平衡训练 <h1><font color="#ed2308">运动注意事项<br></font><font color="#ed2308"> 若患者感到明显乏力,建议强度调整的周期应延长,并适当降低训练强度。当患者存在肌肉骨骼系统的疼痛症状时,应酌情调整运动处方。运动过程中出现气短、喘憋、胸闷等症状时应终止活动。</font></h1> <h1><b>三、改善心理功能障碍(表现有恐惧、愤怒、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b></h1> <h1>首先,大家可以按下表自我评测一下</h1> 心理健康自评问卷,问卷共20题,“是”计1分,“否”计0分,总分超过7分表明存在情感痛苦,建议寻求专业帮助。 焦虑自评量表: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份,就得到标准分<br><br>评价: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h1><b>心理干预:</b><br></h1><h3>1.正确认识病情:通过官方途径了解准确信息
<br>2.接纳当前处境及情绪
<br>3.积极配合治疗
<br>4.疫情期间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与家人共同学习疾病防治知识。<br> 5.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br> 6.制定新的作息时间表,可居家做适当运动
<br>7.接纳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可向家人诉说或放松训练等方式<br> 8.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必要时医院就诊
<br>9.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如有不适,及时就诊。</h3> <h1><b>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障碍(表现为无法独立完成穿脱衣、如厕、洗澡等。无法实现正常的人际交往和无法重返工作岗位)</b></h1> <h1><b>1.能量节约技术</b><br></h1><h3> 刚出院的患者常有乏力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能量节约技术,使得患者以较小的能量消耗完成必要的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减少心血管系统的负担,缓解或避免疲劳、气促等现象,预防继发性的损害。</h3><div><br></div><b>具体包括以下原则:</b><br><b>①物品摆放有序化:</b>事先准备好日常家务或活动所需的物品与材料,并按照使用顺序或活动需要进行摆放。<h1><b>②活动程序合理化:</b>按照生活任务的规律,确定最合理的流程或程序,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控制活动的速度和节奏。</h1><h1><b>③操作动作简化:</b>选择舒适体位,可采用坐位,并减少不必要的伸手、弯腰等动作。</h1><h1><b>④活动省力化:</b>例如作消除重力影响,尽可能采取推、拉等活动,而不采用提、托等活动。</h1><h1><br>在使用能量节约技术的过程中,注意提前安排好活动顺序,把繁重和轻巧的工作交替进行,活动中控制节奏,每个活动后需进行休息,并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使用工具或辅助器具简化活动,如使用吸尘器代替扫把,用电动剃须刀刮胡子;活动时保持正确的姿势,运用合适的身体力学,减少体力的浪费,如挺直腰背,使用双手做事,进行桌面活动时将手、肘承托于桌面上;活动中配合呼吸,控制呼吸节奏,用鼻轻吸气约2秒,然后用口慢慢将气吹出,约为4-6秒;做伸展扩胸的动作时应吸气;做收向身体的动作时呼气。准备用力前,应吸气;当出力时,应呼气。<br></h1> <h1><b>2.能量节约技术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应用举例<br>梳洗</b><br>①洗漱前,先将洗漱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品准备齐全,并放在伸手可够及到的地方,避免洗漱过程中步行及转移的需求。<br>②坐在洗漱台前完成洗脸、刷牙、剃须、梳头,尽量避免洗漱时低头弯腰的动作。<br>③梳洗时,手肘可支撑在脸盆边缘。<br>④在拧毛巾时,可使用小毛巾,并协调呼吸。清洁面部时,不可同时捂住口鼻。<br>⑤使用电动牙刷和剃刀减少上肢的活动。<br>⑥不要作连续漱口的动作,中途要调整呼吸。<br><br><b>步行</b><br>①使用缩唇呼吸法减少步行过程中的气喘。<br>②视情况可选用适合自己拐杖(如可折叠便携的脚拐或稳定的四脚拐)或是轻便的轮椅。<br>③根据自己的耐力情况选择步行距离,避免出现气喘气急。<br>④若步行过程中出现疲劳的情况,可坐在长椅上休息。<br>⑤建议穿合脚舒适的运动鞋或布鞋,选择相对平整的路面。<br>⑥可随身携带装有温水的杯子,在疲劳休息时使用。<br><br>除了举例活动外,其他所有日常活动均可以使用能量节约技术的原则,帮助患者更好的回归家庭和社会。<br></h1> <h1>五、中医传统方面</h1> 自我按摩(力量轻柔、自我能够耐受):<br>1、单手抹胸:两手掌心相对搓热,然后两手交替由一侧肩部由上至下呈斜线抹至另侧肋下角部。<br>2、双手拍肺:两手呈空心掌状,然后两手自两侧肺尖部开始沿胸廓自上而下拍打。<br>3、拿捏肩井:拿捏肩井可左右手交叉拿捏,也可请家人帮忙拿捏。<br>4、经络推拿和穴位按压:采用点法、揉法、按法,或揉按、拍打、叩击上肢肺经、心包经及膝关节以下脾经、胃经等穴位。每次操作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可选择中府、尺泽、内关、合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涌泉等穴位。每次按揉以穴位感到酸胀或发热感为度。可以每日早晚各操作一次。<br>艾灸和敷贴疗法:艾灸疗法自己灸足三里、内关、合谷、气海、关元、三阴交等穴,避免烫伤。也可家人帮忙灸大椎、肺俞、风门等穴。每日一次。敷贴疗法:用灸热贴等敷贴后背肺俞、风门、脾俞、大椎或前胸膻中等穴。根据不同体质区分敷贴时间。<br><br><br> 传统功法: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低强度、短时间、循序渐进的传统功法以帮助肺部功能康复和恢复体力。<div>如八段锦(<u><a href="https://compaign.tudou.com/v/XNDM0MzIyODA2OA==?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参考视频地址</a></u>)、太极拳(<u><a href="http://www.iqiyi.com/w_19rsbvg7i5.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参考视频地址</a></u>)、五禽戏(<u><a href="http://www.iqiyi.com/w_19rz3ssa8x.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参考视频地址</a></u>)等。每日1次。<br></div><div>足浴:温水泡足30分钟左右后按揉涌泉、太冲、公孙、太溪、昆仑等穴。</div> 膳食:合理膳食,加强营养。可选用百合粥、雪梨粥等。 <br>调节情志:合理作息时间,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选用歌咏疗法配合呼吸训练。<br>起居:避免烟尘刺激、做好防寒保暖。 <h1><font color="#ed2308">各位患者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可是开始之前一定要把下面的注意事项看完。</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重要的事情说三遍!<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有以下这些情况不建议开展以上训练。<br></font><font color="#ed2308">有以下这些情况不建议开展以上训练。<br></font><font color="#ed2308">有以下这些情况不建议开展以上训练。</font></h1><h3></h3> <h1><b>以上都是权威专家的意见,一定要仔细阅读</b></h1> <h1>希望以上这些能够帮助所有出院患者减轻肺炎的有关症状;改善呼吸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心肺活动耐力;预防肌肉骨骼功能退化,增强运动能力;改善身心健康;有利于逐步恢复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h1> <br><div><br></div> 主编:黄晓琳 &nbsp; &nbsp; 陆 &nbsp; 敏<div>副主编: 许 &nbsp; 涛 &nbsp; &nbsp; 黄 &nbsp; 杰</div><div>编辑:陈 &nbsp; 勇 &nbsp; &nbsp; 王盛强 &nbsp; &nbsp;汤智伟 &nbsp;&nbsp;</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柯志钢 &nbsp; &nbsp; 樊 &nbsp; 巍 &nbsp; 史巍巍 &nbsp; &nbsp;&nbsp;</div>

呼吸

训练

吸气

活动

呼气

患者

改善

双手

坐位

放松